第一节 中国北方地区学案(2)..doc
3页地理【文科】学案 序号 58 教师 高 二 年级 班 学生 ___区域地理复习---第二章 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 北方地区(二)【考纲要求】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主要工业基地2、理解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学习过程】 三、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二) 、华北平原的四大自然障碍与中低产田的治理1、华北平原的四大自然障碍成因及治理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区域地理 P113 和地图册 P177】(1)中低产田的形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危害导致华北平原广泛分布中低产田①旱涝灾害:形成涝洼地;②风沙灾害:形成沙荒地;③盐碱:形成盐碱地2)中低产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3)低湿地的治理:鱼塘----台田模式(4)盐碱地的治理:根据土壤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生物和工程等综合措施,调控土壤的水盐运动三)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 【区域地理 P114 和地图册 P176】1、位置和范围:位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和太行山以西。
即包括陕、晋、宁大部分,青、甘、内蒙古、豫一部分2、地理位置具有过渡地带特征: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3、水土流失的原因-----脆弱的生态系统,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和遭到破坏后,环境恢复困难(1)自然原因(内因):------ 生态系统脆弱性之一,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①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起伏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②气候: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即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土壤:黄土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即抵抗流水侵蚀作用差) ;④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2)人为原因(主因):------生态系统脆弱性之二,遭到破坏后,环境恢复困难人类的不合理开发表现在:①过度开垦(如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及轮荒) ;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如滥砍滥伐) ;④开矿等这些表现根本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垦殖历史悠久,人口增长快,导致人地矛盾尖锐4、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1)地貌特征: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千沟万壑,支流破碎的地貌特征;(2)土壤贫瘠: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3)气象灾害:河流含沙量加大,河湖淤积严重,旱涝灾害频繁;(4)地质灾害:加剧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5、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1)治理的根本目的:水土保持 (2)治理的基本原则:开发与治理并重3)治理的具体措施: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如 a 压缩农业用地,b 扩大林地草地面积等) ;②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③大力开展矿区复垦工作4)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的基本模式①小流域: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②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③具体措施: 【地图册 P176】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培育良种,轮作套种等)6、黄土高原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1)有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不利:①位于半湿润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形成春旱;④水土流灾害 发生季节 成 因 治理解决措施干旱 春未夏初(4、5 月)①年总降水量较少,地表径流少;②春季升温快,多晴天,蒸发旺盛;①修建水库;②打机井,适量开采地下水;③跨区域调水;④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洪涝夏 季(7、8 月)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排水不畅。
①修建水库等蓄洪工程(上游) ;②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游) ;③加固河堤,增加入海通道(下游) 盐碱 春、秋季 ①人为: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②自然: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①合理灌溉;②调控土壤的水盐运动,如引淡水淋盐;③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风沙春 季(3、4 月)①春季降水少,多大风,气温上升快,蒸发旺;②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天然屏障①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沙林;②防止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失严重,土壤贫瘠;⑤地貌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3)可持续发展对策: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课后作业】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 1~3 题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C.高粱和谷子 D.油菜和花生2、A 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A.玉米和小麦 B.大豆和甜菜C.水稻和小麦 D.高粱和小麦3、B 区域与 A 区域相比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C.机械化程度高 D.作物熟制高(2008 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4~5 题。
4、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5、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即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的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中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2010·安徽卷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 的美称下 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 6~7 题6、 “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7、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8、读“我国某区域 图” ,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中主要地形区的突出地貌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2)、指出该区域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3)、甲地的西北正是渭河以北的被称渭北黄土高原区,过去渭北黄土高原区是常年种粮,常年薄收, 如今这里已成为“陕西苹果”这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
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区适宜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9、读“气候、地下水与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某地区气候、地下水埋深与水盐垂直运动示意图(1)、3~6 月份,月干燥度过程线、潜水位过程线及积盐(脱盐)线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8 月份,潜水水位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10 月份,地表积盐与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关系对我国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参考答案(1)千沟万壑(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流水侵蚀2)沿河流(河谷)分布;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 ①渭北黄土高原区海拔较高,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②土层深厚,土壤的矿物养分与微量元素含量高;③远离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清洁,无污染;④地广人稀,土地辽阔9、 参考答案(1)均呈下降趋势(或走势吻合)(一致)(2)潜水位上升 雨季降水多,地下水位上升(3)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干燥度大,潜水位下降,则积盐多(4)合理排灌,防止潜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渍化。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