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单元-单元测试卷(合集)-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3份打包含答案).docx
26页第3单元-单元测试卷(合集)-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3份打包,含答案)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单元测试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④共来百越文身⑤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柳宗元与韩泰、韩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后被召回,之后再度遭贬②飐(zhǎn):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连④九回肠;愁肠弯曲缠结⑤百越;泛指岭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南方少数民族风俗,在身上刺刻花纹图案。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甲】诗中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悼念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B.【乙】诗首联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表现自己的“愁思"茫茫不断 C.【甲】【乙】两诗颈联都运用比喻的修辞,借自然之景表现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D.【甲】诗的首联与【乙】诗的尾联,都写了被贬地点的荒远,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心酸和悲凉 3.古诗文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泉香而酒洌( ) (2)杂然而前陈者( )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乙】 某再拜启:山州穷绝,比① 乏水泉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②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③宠示芍药十种, 岂胜欣荷④ ! 山民虽陋亦喜遨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愧刻!愧刻! (选自欧阳修《与韩忠献公》) 【注】 ①比:都,到处。
②州: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一带欧阳修写此信时,任滁州知府③辱:谦辞,承 蒙④欣荷:欣喜和感激之意,书信用语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州穷绝/哀转久绝 B.时集州兵弓手/四时俱备 C.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时时而间进 D.方惜此幽致/方七百里 7.请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山 民 虽 陋 亦 喜 遨 游 自 此 得 与 郡 人 共 乐 实 出 厚 赐 也 8.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1)小语:我发现【甲】【乙】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有相同之处: (2)小文:你说得对,我还发现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也有不同之处: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拥毳衣炉火( ) (2)上下一白(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乙】 楼船 家大人造楼,船之;造船,楼之故里中人谓船楼,谓楼船,颠倒之不置是日落成,为七月十五,自大父以下,男女老稚,靡不集焉以木排数重搭台演戏,城中村落来观者,大小千余艘午后飓风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楼船孤危,风逼之,几覆以木排为戙①,索缆数千条,网网如织,风不能撼少顷风定,完剧而散越中②舟如蠡③壳,局蹐④篷底看山,如矮人观场,仅见鞋靸⑤而已,升高视明,颇为山水吐气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八》) 【注】①戙(dòng):木船上系缆绳的木桩②越中:指会稽,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③蠡:(lí),贝壳④局蹐(jú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⑤靸(sǎ):小孩的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船之/及下船 B.故里中人谓船楼/故不为苟得也 C.是日落成/斯是陋室 D.靡不集焉/沙鸥翔集 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午 后 飓 风 起 巨 浪 磅 礴 大 雨 如 注 楼 船 孤 危 13.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小南:我发现这两篇选文都有乘船的情节,但乘船的情形不同:(1)( ) 小粤:你说得对除此以外,我还发现这两篇文章的思想感情不同:(2)(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诗歌颈联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请从情感和哲理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6.下面选项中对该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以形象的描述、丰富的意象、梦幻的色彩抒发诗人情感 B.诗歌以欢乐的宴饮起笔,接着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词,形象写出诗人情感的激荡变化,表现内心的郁闷 C.姜太公在渭水垂钓等待周文王,伊尹梦日终受到商汤重用,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对政治前途仍抱有幻想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苦闷、惆怅、悲壮、失望等情绪,情感一波三折,极具艺术感染力 17.请你从该诗选出适合印制在毕业文化衫上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8.分析两首诗歌内容,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词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甲词作者写人世不可避免地有“悲欢离合”,因此提倡大家要及时行乐,痛快一生 C.乙诗首联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是“月夜"的背景 D.乙诗颔联的“月是故乡明”,既写景,也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19.《水调歌头》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_______ 20.两首都是对月怀人之作,请比较在诗词结尾处情感表达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1.颈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2.赏析首联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中“悲"字的表达效果 第三部分 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四五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C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4.清 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