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29页广西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文言文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今人诚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通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辟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别分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正;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
《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节选自西汉·刘向《说苑·建本》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标识出来3分)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辟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 11.下列对原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诚,文中指如果,与《六国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B.本,文中指根本,与《礼记·大学之道》“皆以修身为本”的“本"字含义相同 C.殆,文中指危险,与《项脊轩志》“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殆"字含义不同 D.疾,文中指快速,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指出学习可以医治愚昧,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在幼小的时候,一定以勤学好问来修养自己的本性。
B.读书人想要察深见广,留下荣耀的名声,却又不喜好提问请教的方法,那就是毁坏、堵塞智慧的本源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是人经常与贤人朋友交游相聚、请教学问,可以增进德行、相互促进 D.鱼凭借水流游动,鸟凭借风力飞翔,草木依照时令生长,说明人也应有所依凭,借助学习增长才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4分) (2)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4分) 14.《说苑》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说理形象、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3分) 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救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送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
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部;微社稷之神灵,则部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部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B.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C.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D.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与《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意思相同。
B. “畔学者”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中的“畔”意思不同 C. “使者报王"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意思相同 D. “五伯不同教而政”与“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中的“伯”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 B. 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 C. 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 D. 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亡叔,请服焉 (2)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 14.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广西南宁三中、柳州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语文试卷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函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选自司马迁《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 材料二: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师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群卿[A]以下至[B]于众庶[C]人怀[D]自危[E]之心[F]亲处穷[G]苦之[H]实[I]咸不[J]安其位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期,译为“约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虽欲言”的“期"意思不同 B.乃,译为“才”,与《鸿门宴》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的“乃"意思相同 C.蒙,译为“蒙受、遭受”,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蒙”意思不同 D.虽,译为“虽然",与《劝学》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的“虽"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材料一概括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而这些又都是在短促的时间内发生的事。
B.材料一回顾了历史上虞、夏、汤、武至秦以德政统一天下的艰难历程,结尾以多次发问来分析刘邦称帝之因,颇有余味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秦二世虽然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但却没有用对挽救局势的方法,自身难免被杀戮 D.材料二用铺陈的手法渲染秦二世统治时的种种过失,最后揭示国家倾覆的原因,让人感到文章气势充沛,笔锋锐不可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 ②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 1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秦朝盛衰的原因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宪宗与杜黄裳论及藩镇,黄裳曰:“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上深以为然 西川节度使韦皋薨支度副使刘闘自为留后使诸将表求节钺朝廷不许征刘闘为给事中,刘闘不受征,阻兵自守。
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讨,以为知节度事刘闢志益骄,求兼领三川,上不许闢遂发兵围梓州推官林蕴力谏,闘怒,引出,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蕴叱之曰:“竖子,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 "闢顾左右曰:“真忠烈之士也乃黜为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