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语文-唐宋散文选读课时复习课件32.ppt

57页
  • 卖家[上传人]:一****茶
  • 文档编号:189358336
  • 上传时间:2021-08-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1M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欧阳修 教学目标:学.科.网 1、掌握“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 和用法,及本文的词类活用、特殊 句式 2、体会本文平淡自然,婉曲有致 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重极其高尚 的精神境界 欧阳修: (1007-1072),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 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 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嘉 佑五年(1060),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 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熙宁四年 ( 1071)六月, 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 忠 欧阳修一生博览群书,以文章冠天下他文史兼通 ,造诣很深,对宋代文风的改革颇有贡献,名列唐宋古 文八大家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 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 风改革,欧阳修就是这场革新运 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要切合实 用,反对空谈猎奇;文章应当反 映现实生活,为政治服务如 醉翁亭记他的诗也开创了北 宋的诗风,特点是“以文为诗”, 诗中抒发议论,很多诗反映人民 的痛苦,有现实意义,词风也清 新 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 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 年(1036)秋这一年尹洙 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 仲淹,先被贬至郢州。

      其 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 获罪,被贬夷陵县这 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 尹师鲁,欧阳修 的挚友,一生怀才不 遇,郁郁而终 他们是好友,两 人同是被贬,尹洙在 欧阳修被贬后,对欧 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 ,就写信询问于是 欧阳修便写下这封信 回复他的询问 水浒传第一回,京师瘟疫盛行,宋仁宗 向百官问计,有人提议请张天师来,“就京师 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 以禳保民间瘟疫”,这才引出洪太尉误放天罡 地煞一百八星之事还记得那个向仁宗启奏请 张天师的人是谁么?书中说得明白,乃是参知 政事范仲淹当然,这是小说家言,写出岳 阳楼记的范仲淹大概不会荒唐到出这种主意 据宋史记载,某年闹蝗灾旱灾时,范仲 淹受命安抚江、淮一带,他采取的首要措施便 是“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禁民淫祀”的人 ,想来不会对张天师有多大信心 宋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知开封府,当时丞 相吕夷简执政,想升官得重用的多出其门为 人正直的范仲淹看不过去,就上了一份百官 图给吕夷简,指着百官名单一一指正说:“ 如此这般是合乎程序的,如此这般是不合乎程 序的,这么办理是公平的,这么办理就有私心 了升职降职这种事情,不应该完全由宰相您 一个人做主呀!”吕夷简听了当然很不高兴。

      后来两人又在别的方面政见不合,范仲淹 上帝王好尚论等四论讥切时政,他对仁宗 说:“汉成帝一味相信张禹,结果是发生了王 莽篡国的祸事我害怕今天也有个张禹,会坏 掉陛下您的家法 吕夷简知道这话后大怒,在仁宗面前反咬 一口说:“范仲淹离间陛下和我的君臣关系, 他所推荐引用的人,都是他的朋党 为了坐实范仲淹勾结朋党的罪名,他与开 封府的某些人达成同盟,这些人本来就嫌范仲 淹太清廉、太直言无忌,使他们做起手脚来很 不方便,有了吕夷简这个后台,马上跑出来指 证范仲淹确实有“离间大臣,自结朋党”的问题 最后终于由殿中侍御史韩渎出头,要求把 范仲淹的“朋党”名单公布在朝堂之上宋仁宗 架不住吕夷简等一再鼓噪,就把范仲淹贬至饶 州 处分决定公布后,本来和范仲淹关系一般 的秘书丞余靖第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范仲 淹只不过是因为得罪了吕宰相,就匆忙加以 贬窜,这是不妥当的,请追改前命吕夷简 马上把他归入范党,于是余靖也遭到贬职 太子中允尹洙听到这个消息,也上了一道 奏章,在其他人看来,这道奏章写得很怪, 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尹洙是这样说的:“余靖 和范仲淹只是泛泛之交,我就不同了,我跟 范仲淹可是义兼师友,而且他还推荐过我, 既然余靖都算范党,那我就更不用说啦,请 陛下您把我也一块儿贬黜了吧。

      这么着,尹 洙也被贬为郢州税监 自投罗网的还不止余靖、尹洙时任馆阁校 勘的欧阳修才30岁,还是个热血青年,他看到左 司谏高若讷也跟着吕夷简一伙儿诋毁范仲淹,便 写了封信去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不但不替无辜 的范仲淹等辩白,反而落井下石 高若讷这人学术上很有成就,特别是精通医 学,但人品实在不怎么样,他收到信后恼火极了 ,把这封信当作罪证上交朝廷,于是欧阳修也被 贬为夷陵县令 欧阳修写信给尹洙,愤激地说:“五六十年来 ,这批人就是这样沉默、怕事、畏缩在世间,忽 然看见我们这样行事,怎能不大惊小怪呢?其见 识,顶多也就相当于灶下烧火煮饭的大婶吧 书法家蔡襄(字君谟)是个风雅之士,还写过 一本流传后世的荔枝谱他对高若讷这事看不 惯,就写了一首四贤一不肖诗并抄写了多份散 发出去 所谓“四贤”即范、余、尹、欧,所谓“一不肖” 即高若讷人们争相传抄,形成了有利于范仲淹等 人的舆论 蔡襄这首诗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因 为他的书法非常出名,所以有些商人就把他手写的 这首诗买下之后,转手卖出去,有一份居然被辽国 派来的使者偷偷收购走了这样一来,诗的内容也 就传到了辽、西夏等地他们大概已经有所预感, 这个姓范的将来会是他们的一个强硬对手。

      其实,“四贤”之外至少应该再加一 贤,那就是待制王质当范仲淹黯然离 京时,没人敢去送行,唯有王质抱病前 往饯别 有人指责他说:“您是前辈,怎么 自甘陷身朋党呢?”王质回答说:“范公 乃是天下贤者,我想当他的朋党还当不 了呢假如蒙您照顾,把我打进范党名 单,那我可要感谢您的大恩大德啦 对方一听,吓得缩着脖子溜走了 见绐( ) 君贶( ) 惶( )迫 沿汴( ) 绝淮( ) 郢( ) 柚( ) 茶荈荈( ) 老婢( ) 鼎镬( ) 烹( )斩 愚懦( ) 枕藉( ) di kunghung binhuiyng yub hupng jinu chun zhn砧 ( ) 俟 ( ) s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 书记.前在京师相别 时,约使人如河上. 既受命,便遣白头奴 出城,而还言不见舟 矣.其夕,及得师鲁手 简,乃知留船以待,怪 不如约.方悟此奴懒 去而见绐. 第一段 约:约定; 如:到 既:已经 乃:才 怪:责怪; 手简:亲手写的便条 如:按照、依照 见绐:被骗 顿首:用于书信开头, 表敬言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 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 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 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 修意以西. 始谋陆赴 夷陵,以大暑,又无马, 乃作此行.沿汴绝淮, 泛大江,凡五千里,用 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 .在路无附书处,不知 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第二段 是以:因此 托:嘱托;因:凭借 西:向西出发(走) 以:因为; 凡:一共,总共 如: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 史记陈涉世家 乃:于是 催:催促;苛:苛刻; 百:众多;端:方面 长者:指有德行 及来此问荆人, 云去郢止两程,方喜 得作书以奉问.又见 家兄言:有人见师鲁 过襄州,计今在郢久 矣.师鲁欢戚不问可 知,所渴欲问者,别后 安否 ?及家人处之 如何,莫苦相尤否? 六郎旧疾平否? 第三段 去:距离; 以:连词,表目的, 可译为“来” 过:经过 计:计算 戚:忧愁、悲伤 莫:没有谁,不定代词 相尤:相互怨尤 处之如何:如何看待这件 事 平:痊愈 修行虽久,然江湖 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 留连,又不遇恶风水. 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 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 ,面,鱼,如京洛;又有 梨栗,桔柚,大笋,茶壃 ,皆可饮食,益相喜贺. 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 , 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 皆如昔时. 第四段 往往:处处、常常 用:采纳,相信 以:介词,把 为:当作 作庭趋:行了下级 对上级的参拜礼节 身:自己 师鲁简中言,疑 修有自疑之意者,非 他,盖惧责人太深以 取直尔.今而思之, 自决不复疑也.然师 鲁又云暗于朋友,此 似未知修心. 你给我的便条中说, 担心我对自己的行为有些 怀疑,其实倒没有别的事 ,(只是)害怕(落个) 责备别人太重,以博取忠 直的名声。

      现在我想清楚 了,不再怀疑自己的所作 所为但是,你又说我对 朋友不了解,你的这种看 法好像不了解我的心 第五段: 盖:连词,承接上文,表示解说原因 当与高书时,盖已 知其非君子,发于 极愤而切责之,非 以朋友待之也 其所为何足惊骇 ?路中来颇有人 以罪出不测见吊 者,此皆不知修心 也.师鲁又云非忘 亲,此又非也.得 罪虽死,不为忘亲 ,此事须相见,可 尽其说也 第五段 当我给高某写信的时候,大概 已经知道他不是一个有道德的 人,我从极度的愤怒出发来严 厉责备他,并没有把他当朋友 看待的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还 有什么值得惊慌害怕的?沿途 有不少对于我获罪感到意外并 加以安慰的人,其实他们都不 了解我的心意你又说我此举 不能称作不孝,这又错了获 罪即使死了,也不是不孝,这 事须等到见面后,才能详尽地说 给你听 趋、就: 几席: 枕藉: 傍: 当然: 所以: 盖: 以为: 诧: 走向、靠近 赴宴 睡觉 旁边 应该这样(与下文同) 的原因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论原因 把当作使惊诧 相师: 下至: 但: 当否:当: 否:相: 互相模仿(学习) 不对 仅仅 以至 对(恰当)我 第六段 使:就: 及:日: 进道:以: 处之: 第六段: 假使趋向 谈,谈及 提升自己的道德 每天 对待这次贬官 认为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 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门老婢,亦相惊怪, 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 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

      可嗟世 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 五六十年来,上天造就了这么一批人,怕事谨 慎,(这些人)遍布全国,互相模仿(学习)形成 风气忽然见到我们做这种直言的事,以至就连做 饭的老妪,也感到很惊异,互相议论却不知道这 种事古人天天都在做,(他们)仅仅关注是对(恰 当)还是不对罢了还有人深深地赞叹我的行为, 这也是见识不多的人可叹如今世人不能见到像古 人那样的所作所为很久了 第六段: 所幸的是现在朝廷用刑很仁慈,不再用这类刑具,假 如有,有一个人敢于去受刑,不知大家要惊奇到什么 地步然而我们这些人也应当绝口不再谈以往的事了 我)住在清静偏僻的地方,每天注意提高自身的 道德修养这些事本不必说,不过你信中认为我对自 己的行为有所怀疑,需要了解我如何对待这次贬官, 所以略微说说 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 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 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 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第六段: 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 ,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 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 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 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过去,砧板、斧头、大鼎、大锅都是用来烹煮杀害人的 东西,但那些正直敢言的人宁可死也不牺牲道义,他们 走向这些刑具和去赴宴、睡觉没有不同。

      坚持正义的人 在旁边看到有人慷慨就义,知道他们应该这样,并不十 分感叹史书记载他们的原因,只是想要警戒后世愚蠢 胆小的人,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这样做而不能逃避罢了 ,并不是把它当作奇事而使人感到惊诧 第六段: 以为:然: 俟: 心: 感激: 不堪: 穷: 虽: 累:察: 第七段: 我为大不为小: 愈:惩: 认为对,对的 等态度 感动发愤不能忍受 穷困即使 考虑 只为大事而不拘小节 痊愈、好 惩戒 毛病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 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 ,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 ,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 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 戚之文. 安道和我在楚州(相遇),较详尽地讨论了人生的福 祸,安道也认为(我的看法)对等到夷陵后再写信给你 ,然后你就能知道我对这件事的态度我又常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