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乙卷)(含答案)解析.pptx
14页20222022 年高考理年高考理综综物理真物理真题题试试卷(全国乙卷)卷(全国乙卷)一一、选选择择题题: :本本题题共共 8 8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6 6 分分,共共 4848 分分在在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第第 1 15 5 题题 只只有有一一项项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第第 6 68 8 题题有有多多项项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全全部部选选对对的的得得 6 6 分分,选选对对但但不不全全的的 得得 3 3 分分,有有选错选错的的得得 0 0 分12022 年 3 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圆轨道上飞 行的“天宫二号”中,航天员可以自由地漂浮,这表明他们( )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为零B.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两者的合力近似为零 C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答案】C【解析】【解答】宇航宇受到地球的引力提供其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 以航天员可以自由漂浮,故 A 错误;当航天员与飞船不接触时,飞船对航天员无力的作用,故 B 错误;航天员跟飞船一起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所受地球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C 正确;根据可知,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大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故 D 错误;故选 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万有引力基础问题,首先对宇航宇的运动及受力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做圆 周运动可知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初始时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 L一大小为 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时,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均为( )ABCD【答案】A【解析】【解答】对轻绳中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三角形几何关系可知,上下两段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 53,根据每根绳子的拉力均为,根据可知两球的加速度大小为.故选 A分析】首先对其中点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数学几何关系求出角度,根据正交分解或者力的合 成求出每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3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 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速率正比于( )A它滑过的弧长B它下降的高度C它到 P 点的距离D它与 P 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解析】【解答】设大圆环的半径为 R,P 点正下方与圆的交点为 A,小环下落到 Q 点,下落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连接 PQ,PA,AQ,过 Q 做 AP 垂线,根据数学几何关系可知,联立两式解得,所以小环的速率与小环到 P 点的距离成正比.故选 C。
分析】首先根据动能定理求出速度表达式,然后作图根据几何关系求出下落高度的表达式,最后求出速率与距离的关系4.一点光源以的功率向周围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波长约为离为 R 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个普朗克常量为 为 ( )A.BC的光,在离点光源距R 约D【答案】B【解析】【解答】每个光子的能量为,光的光速与频率的关系为子数为,半径为 R 处的面的面积为,所以 故选 B光源每秒发出的光解得,【分析】首先写出每个光子能量及光速与频率波长关系,然后表达出每秒发出的光子数合面积,最后联立进行求解5安装适当的软件后,利用智能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B如图,在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显示屏所在平面为面某同学在某地对地磁场进行了四次测量,每次测量时y 轴指向不同方向而 z 轴正向保持竖直向上根据表中测量结果可推知( )测量序号102120321040A测量地点位于南半球B当地的地磁场大小约为C第 2 次测量时 y 轴正向指向南方D第 3 次测量时 y 轴正向指向东方【答案】B,C【解析】【解答】地磁场如图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z 轴场强竖直向下,所以测量点位于北半球,故 A 错误;磁感应强度是矢量,根据表格可以算出,故 B 正确;根据地磁场图像可知,在北半球,磁场可分解为竖直向下和水平向北,根据图标可知,第 2 次测量 时 y 轴正向指向南方,故 C 正确;第 3 次测量时,根据题表可知,x 轴指向北方,所以 y 轴正向指向西方,故 D 错误; 故选 BC。
分析】首先可以画出地磁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测量点的位置,磁通量是矢量,根据矢量 合成法则,可以计算测量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最后可以判断其方向6如图,两对等量异号点电荷、固定于正方形的 4 个顶点上L、N 是该正方形 两条对角线与其内切圆的交点,O 为内切圆的圆心,M 为切点则( )AL 和 N 两点处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BM 点的电场方向平行于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向左 C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 M 点移动到 O 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 L 点移动到 N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答案】A,B【解析】【解答】两个正电荷在 N 点产生的场强由 N 指向 O,两负电荷在 N 点产生的场强由 N 指向O,N 点的合场强方向由N 指向 O,同理,两个负电荷在 L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 O 指向 L,两正电荷在 L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 O 指向 L,L 处的合场方向由 O 指向 L,所以L 和 N 两点处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故 A 正确;正方形上方的一对等量异号电荷在M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向右,正方形底边的一对等量异号电荷在M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向左,因为 M 点离上方一对等量异号电荷距离较远,所以 M 点的场方向向左,故 B 正确;由题图可知,MO 两点为等势点,所以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 M 点移动到O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C 错误;由题图可知,L 点的电势低于 N 点电势,所以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 L 点移动到 N 点,电场力做负 功,故 D 错误;故选 AB。
分析】首先先判断四个点电荷在 N 和 L 处的场强方向,根据场强方向就可以判断 M 和 O 点的电 势关系,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最后判断 L 和 N 点的电势,判断电场力做功情况7质量为的物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 与时间 t 的关 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则 ( )A.时物块的动能为零B.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C.时物块的动量为D时间内 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答案】A,D【解析】【解答】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设向右为正方向,0-3s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可以算出 3s 时物体的动量为,故 C 正确;设 3s 后经过时间 t 物块的速度减为 0,根据动量定理可得,解得t=1s,即 4s 时物体的速度为 0,所以 4s 时物体的动能为零,故 A 正确;根据上述情形做出运动时间图像,根据时间图像可以算出 0-4s 物体向右的位移为 12m,4-6s 根据动量定理可以算出 6s 末物体的速度为 4m/s,方向向左,故 4-6s 物体位移为 4m,所以 6s 时物块不能回到初始位置,故 B 错误;0-3s,F 对物体做功为,3-4s,F 对物体做功为功为,所以 0-6s,F 对物体做功为 40J,故 D 正确; 故选 AD。
4-6s,F 对物体做【分析】本题可以根据动量定理算出每个时间点物体的速度,然后可以做出速度时间图像算出每个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最后根据做功计算公式进行计算8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由两个同轴的半圆柱形带电导体极板(半径分别为 R 和)和探测器组成,其横截面如图(a)所示,点O 为圆心在截面内,极板间各点的电场强 度大小与其到 O 点的距离成反比,方向指向 O 点4 个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从极板间通过,到达探测器不计重力粒子 1、2 做圆周运动,圆的圆心为 O、半径分别为、;粒子 3 从距 O 点的位置入射并从距 O 点的位置出射;粒子 4 从距O 点的位置入射并从距 O 点的位置出射,轨迹如图(b)中虚线所示则( )A.粒子 3 入射时的动能比它出射时的大B.粒子 4 入射时的动能比它出射时的大C.粒子 1 入射时的动能小于粒子 2 入射时的动能D.粒子 1 入射时的动能大于粒子 3 入射时的动能【答案】B,D【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两个同轴的半圆柱形带电导体极板中电场方向是从外侧极板指向内 侧极板,根据题图可知,粒子 3 进入电场后电场力做正功,入射时动能大于出射时的动能,故 A 错 误;同理,根据题图可知,粒子 4 进入电场后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粒子 4 入射时的动能比它出射时的大,故 B 正确;在截面内,极板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其到 O 点的距离成反比,设,粒子 1 和粒子 2 都是电场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故粒子 1 与粒子 2 入射的动能相等,故 C 错误;粒子 3 有,所以粒子 1 入射时的动能大于粒子 3 入射时的动能,故 D正确;故选 BD。
分析】首先根据粒子 1 和粒子 2 可以判断出来场强方向,粒子 3 在做向心运动,粒子 4 在做离心运动,根据向心及离心运动进行列式计算二二、非非选择选择题题:9用雷达探测一高速飞行器的位置从某时刻()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012345605071094175925053329423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判断的理由是:;(2)当时,该飞行器速度的大小 ;(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1)相邻 1s 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547(3)79【解析】【解答】(1)根据题表中数据可知,第 1s 内的位移 507m,第 2s 内的位移 587m,第 3s 内的位 移 665m,第 4s 内的位移 746m,第 5s 内的位移 824m,第 6s 内的位移 904m,观察数据可以看出相 邻 1s 内的位移之差接近x=80m,可以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2)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即;(3)根据逐差法,即。
分析】(1)首先算出每一个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然后观察数据即可判断该飞行器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做匀加速运动;(2)根据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进行计算;(3)根据逐差法即可计算加速度的大小10一同学探究阻值约为的待测电阻在电压表 V(量程为,内阻很大) , 电流表 A(量程为 动势约为,内阻不计) ,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可选(阻值可选或) , 开关 S,导线若干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可用器材有:,内阻为) , 电源 E(电 或) , 定值电阻(1)要求通过的电流可在号连线,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范围内连续可调,在答题卡上将图(a)所示的器材符(2)实验时,图(a)中的 R 应选最大阻值为(填“”或“阻器,应选阻值为(填“”或“”)的定值电阻;”)的滑动变(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两端的电压为 V,流过的电流为 ,此组数据得到的的阻值为(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1)(2);(3);【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表从 0 开始测量,满足题中通过的电流从连续可调,即可做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法为分压法,所以图(a)中的 R 应选最大阻值为主要是为了进行电表的改装,需要与电流表并联,如图的滑动变阻器;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所以(3)根据题图可以读出两端的电压为 2.30V,流过 值为 548。
分析】(1)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的电流为,所以的阻(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选择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