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公害枇杷的栽培与经营.doc
5页无公害枇杷的栽培与经营 枇杷为亚热带地区的常绿果树,栽培历史已有2000余年果实被誉为果中珍品,于4—6月成熟,富含营养又具保健作用,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罐头、果汁、果酱、果冻、果酒等,在出口创汇中呈现明显优势,是目前我国在世界水果市场上不受冲击的几种极少数水果之一 通过无公害栽培与经营方法来保护和改善生产园区生态环境,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果品 1 枇杷的生态习性 1.1 对温度的要求 枇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在年均气温12℃以上的地区才能生长,而以年均温18~20℃,≥10℃的年积温5000~6500℃,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6~10℃,日最低气温≤-3℃天数10 d以下的地区为最适宜其次,为年平均温度15~17.9℃,≥10℃的年积温4500~4999℃,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4~5.9℃,日最低气温≤-3℃的天数为11~20 d的地区 枇杷对低温较敏感,树体的耐寒性较柑橘强,成年树可耐-18℃,幼苗在-7℃时即发生冻害,花蕾生长最低温度不能低于-7℃,幼果生长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但枇杷不耐高温,夏秋高温干旱土温超过35℃时,根系停止生长,成熟果实易萎缩。
果熟前如遇浓雾烈日,果实易发生日烧病 1.2 雨量 枇杷性喜空气湿润,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 mm以上果实膨大期雨水过多,则易裂果,风味变淡果实成熟期如久不下雨,空气湿度小,果实又易发生皱果 1.3 光照 幼苗期喜散射光,忌阳光直射和暴晒成年树结果期要求阳光充足,但在果实由绿转黄时如遇烈日,则易引起日灼 1.4 土壤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较,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pH值6~6.5最好 2 嫁接苗的培育 以常规育苗法培育本砧,2~3月枝接,6—9月芽接待嫁接芽萌发后,对新梢进行选优去劣,只留1个健壮的新梢生长当春梢长达12~15 cm时摘心,促新梢老熟夏梢萌发后,同样选留一个健壮的新梢,使其集中养分加速主干生长当主干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剪顶定干,定干高度一般为50 cm左右定干后,在顶端以下20~30 cm主杆段,选留生长方位好、分布均匀的壮梢3~5条,培养成主枝并初成骨架 3 造林园地的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好、交通方便、无上风口、上游水域无污染源地段坡地造林宜选择南坡、东南坡、西南坡气候、土壤等条件应与枇杷的生态习性相适应。
4 栽植技术 4.1 栽植时期 :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 4.2 栽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行株距5 m×4 m或6 mX5 m 4.3 授粉株配置 部分枇杷品种白花授粉能结实,也有一些品种白花授粉不能结实或结实少因此,定植时须对主栽品种配植授粉树授粉品种应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亲和力强,花粉量多,授粉率高,授粉种与主栽种的种植比例为1:3~4 4.4 栽后护理 (1)苗木栽植后,在旁边插杆绑缚,防风吹折2)为减少水分蒸发,可剪去部分叶片3)林地覆盖稻草、秸秆,保持土壤湿润4)浇水防旱,成活后可适施薄粪水促新根生长5)注意毛虫、蚜虫和叶斑病的为害 5 施肥 5.1 幼树期(栽后3年内)施肥 第1年以勤施稀粪水为主,第2~3年可逐步增加施肥量,一般经3 a管理就能进入结果期 5.2 结果期施肥 年内于8月施基肥1次;分别于2、5、9月追肥3次注意氮、磷、钾的比例必要时可另行根外追肥 6 整形修剪 生产中多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定干高度为50 cm左右常规法选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配备2~3个副主枝,副主枝上选留2~3个侧枝。
6.1 幼龄树的修剪 可分3个时段(1)2月下旬(春梢抽发前),重点围绕培养树冠而进行剪枝、拉枝,促发健壮充实的春梢,使树冠迅速扩大修剪程度宜轻2)5月中旬,修剪目的是促发夏梢,使树冠迅速扩大修剪程度稍重,以短截为主3)8月下旬,修剪目的是促发秋梢,使树冠扩大,逐渐形成结果树冠修剪程度宜轻 6.2 结果树修剪 可分3个时段进行(1)3月下旬,修剪重点是剪除枯枝、病虫枝、徒长枝,按3去1、5去2的方法疏去密集枝,并按叶果比要求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小果修剪程度不能过重,剪下的枝叶量不得超过树冠总量的10%目的是促发春梢,防止大小年结果,改善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2)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果后修剪),重点剪除枯枝、病虫枝,疏去过密枝,短截交叉枝、回缩或疏删徒长枝目的是恢复树势,促发夏梢,一般大多夏梢当年就能形成花芽并开花结果3)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初现花蕾时),重点剪除枯枝、病虫枝、下垂枝、密生枝、徒长枝,并疏去过多的花穗和花朵目的是调节花果量比例,减少树体消耗,提高座果率 6.3 衰老树的更新修剪 可根据衰老程度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修剪宜在3—4月间进行。
1)露骨更新修剪(轻度更新),树势十分衰弱的可采用此法,保留主枝,剪除重叠、密集、交叉的副主枝和侧枝,回缩4~5年生枝组,注意保留树冠中下部有叶片的衰弱枝组和枝梢一般当年能抽生健壮新梢,恢复树冠,第2年可以恢复树势和产量2)轮换更新修剪(局部更新或枝组更新),适用于局部衰退树短截枝干衰老部分,同时在2~3 a内有计划地轮换更新衰老的3~4年生侧枝,注意保留强壮的中庸枝组采用这种方法,在更新期内每年能保持一定的产量,2~3 a内能迅速恢复树势和产量 7 促花促果技术 枇杷树的花芽分化,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先后形成胚珠和花粉粒;10月下旬开花须根据花芽分化特点采取相应的促花促果技术措施 7.1 控制肥水 适当控制速效氮肥,增施磷钾肥,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肥同时在6—7月间保持果园土壤的适度干燥,迫使枝梢生长充实,完成好从叶芽向花芽的转变 7.2 拉枝、开张角度,缓和树势 枇杷树顶端优势强,直立枝营养消耗多,不利于花芽形成应在6—7月间花芽开始时,通过拉枝开张骨干枝基角,抑制夏梢生长,增加结果枝比例拉枝1月后可松绑。
7.3 环割、环扎 : 6—7月花芽开始分化时在主枝、副主枝上施行 7.4 根外追肥,补充微量元素 通过6—8月拉枝后仍无法抑制旺枝生长时,可使用磷酸二氢钾0.167%溶液加水溶性硼酸0.167%溶液喷施树冠叶面,每10 d 1次,连续3次 7.5 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夏秋梢生长 枇杷树以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对不结果树在其夏梢抽生5 cm长时,叶面喷施600 ㎎/L的多效唑液1次,能抑制顶芽生长另可于7月间喷布1500 ㎎/L多效唑液加500 ㎎/L多效唑液加500 ㎎/L乙烯利液控制秋梢生长 8 保花保果技术措施 8.1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1—12月花期中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可喷布50~100 ㎎/L的赤霉素或50 ㎎/L防落素液1—2月幼果期喷布10 ㎎/L的赤霉素液或40 ㎎/L的2·4·5—T液 8.2 叶面追肥保果 开花期和幼果期,分别对叶面喷布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或0.2%硼砂液,每20 d 1次,连喷2~3次 8.3 防冻保花保果 11月寒潮来临前进行树干涂白,并加施有机肥、培土、搭棚和束枝等防冻措施。
8.4 花期环割、环剥 10—11月头花时,对主枝和副主枝等骨干枝进行环割和环剥,能显著提高座果率 9 疏花疏果技术措施 、 9.1 疏穗 将整个花穗从基部剪掉,留下结果枝上的叶片,称为疏穗1)疏穗时期冬季温暖无冻害的地段宜于10—11月间进行,有冻害的地区应适当推迟2)疏穗方法按结果枝与营养枝4:6比例疏去40%~50%的花穗,即维持全树枝梢总数中有50%~60%带有花穗的结果枝幼树及生长衰弱的树要多疏,盛果树及长势强的树可少疏;花穗多的要多疏,花穗少和易冻害区域应少疏或不疏 9.2 疏蕾 枇杷树疏去部分花穗后,所留下的每1个花穗上的花蕾仍然很多时,应继续做好疏蕾工作,才能达到优质丰产1)疏蕾时期宜在疏穗结束后,支柱(小花梗)刚分离时进行在无冻害产区宜选留早开花,有冻害产区宜选留迟开花,有严重冻害的北缘产区不提倡疏花蕾2)疏蕾标准掌握每穗保留4~6个支轴(中小果型品种4~5个,大果型品种3~4个) 9.3 疏果 经过疏蕾后每个花穗上仍有40~50朵花,通常有10~20朵能结成幼果在幼果量过多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疏果。
1)疏果时期应在座果基本稳定后能分辨出果实发育好坏,幼果已长成花生米大小时进行无冻害产区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有冻害产区宜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2)疏果方法依据果型大小树势强弱确定每穗的留果量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个果,中型品种每穗选留4~6个果,小果型品种每穗选留6~8个果 为节省人工疏果的劳力,可于幼果期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10 ㎎/L的萘乙酸液其效果较好,并兼有促进枇杷单性结实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