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个高尔夫球杆的迷思.ppt
22页高爾夫球體驗 Golf Experience,,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 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 教授:許壽亭 學生:黃心心,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 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報告大綱一、作者簡介二、前言三、高爾夫球桿的十二個迷思四、結語,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 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作者簡介Tom Wishon & Tom Grundner,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 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二、前言放棄高爾夫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挫折感太重”很多人停滯在某個瓶頸,每次打球都好像在當眾丟臉,像做了一場惡夢他們認為自己所用的球桿設計既精良又合適〈畢竟,他們花了很多錢買這些球桿〉,因此把罪過全都怪到自己頭上,怪自己無能,最後乾脆放棄高爾夫球。
第一個迷思 和幾年前的球桿相比,現在的球桿能把球打得更遠,決定球距的三個主要因素1.第一個:桿頭的桿面角度2.第二個:桿身的長度3.第三個:揮桿速度 24/38法則一般球友不能用桿面角度小於24度 或長度大於38英吋的鐵桿第二個迷思 開球桿越長,球打得越遠,球桿越長,越難打43英吋和45英吋打出的球距差別在1.5碼 短的開球桿比較好打它不但能把球打得更精準,也打得更遠 決定球桿長度第一步先看手臂長度,然後再看揮桿平面和擊球能力 球桿能常常讓你打到甜蜜點的那一支,就是最適長度 木桿最適合你的長度一定比你現在用的木桿還短,球桿長度初步建議〈英吋〉,第三個迷思 開球桿的桿面角度越小,球打得越遠,唯一的方法是請專業的技師幫你測量女性球友:時速65英哩 男性球友:時速85英哩 女性巡迴賽選手:時速97英哩 男性巡迴賽選手:時速110英哩 男性長距離大賽選手:時速135- 155英哩,,起飛角度對開球距離的影響表,第四個迷思 桿頭越大越好,桿頭越大,重力重心就越向後移,離桿身也越遠 要控制球的方向(也就是控制左曲或右曲球的能力),完全要靠球桿的設計第五個迷思 我知道我用的硬桿身,因為桿頭上面有標示,桿身的強度應該配合你的揮桿速度和方式,如果桿身太僵硬,那麼很可能你的球會飛的不夠高,因此也飛得不夠遠。
而桿身的彈性過高,球會飛得較高一點,也可能飛得遠一點第六個迷思 桿式越新的球桿,甜蜜點就越大,甜蜜點正式名稱叫作重力中心只是一個和圖釘尖端一樣大小的點而已它不可能變”大”,也不能變”小”轉動惰性MOI低的轉動惰性就是低的扭轉阻力高的轉動惰性就是高的扭轉阻力,第七個迷思 女用球桿是為女性而設計的,對揮桿數速度在時數65英哩的女性來說,那些被測試的桿身都太硬了,尤其是在切割組裝成最後的長度之後更是明顯第八個迷思 要把我這套球桿給我的小孩,只需把球桿切短就行了,適合小孩的球桿其桿面品質較高,桿身比較有彈性,重量比較輕,握柄也比較小 球桿太長的話,會影響揮桿的方式,你不等於逼他們養成不正確的揮桿方式嗎?常常使用過長的球桿,以後很難改掉錯誤的揮桿習慣第九個迷思 我的球桿和老虎伍茲的球桿一樣,不要做夢了!,第十個迷思 凡是不知名品牌的球桿都是爛球桿,區分優良廠商的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設計的品質第二個因素:設計球桿時所用 的心思和技巧在任何一個行業裡,大量的行銷費用和產品品質是無關的高爾夫球業也是一樣第十一個迷思 我可以在練習埸或量身訂做球桿,訂製球桿四級核對表,第十二個迷思 只有真正高手才需要訂製球桿,大錯特錯事實,正好相反學習和調整正確的揮桿基本動作是進步的關鍵,買新球桿無法取代這個過程球桿不只是一支”桿子”,要能用一種揮捍方式來產生14個完全在你控制下的結果,而不是14種揮桿方式和144個不知去向的球。
十二個高爾夫球桿的迷思 12 Myths That Could Wreck Your Golf Game,結語高爾夫球是一種困難又令人挫折的運動不過,這也是它迷人有趣的地方無論如何,如果運動裝備不足而導致你總是輸球,這個運動可能就不再那麼迷人有趣了謝謝您的教導,謝謝您的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