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PPT教学课件: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ppt
35页古代诗歌鉴赏 之虚实结合,知识目标: 1.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 2.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力目标: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规范答题情感目标: 体悟诗歌抒情委婉含蓄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知识,精准鉴赏,规范答题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虚),(虚),(虚),(虚),(虚),(虚),(实),(实),“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 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 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 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 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 同一样的情感是古诗词中重要的艺 术手法之一一.明辨概念,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当前景象为实,已逝景象为虚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二.具体表现,“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者塑造了三国时周瑜风流儒雅、才华出众、英俊伟岸的形象,再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时的场景,这是虚写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歌颂,正包含了诗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虚实结合,相反相成,在古今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实结合,以虚衬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是虚写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作者本是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偏想象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这种写法比单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来得委婉,但却达到情感双面交代的效果因而感情更加深沉,更加真挚动人,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诗人自己望月思念亲人,却说妻子望月独自思念自己,小儿女不懂得思念自己3.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在一些抒情诗中,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因这种设想着眼于对方,故有人称之为“对写法”严格地说,写过去、写未来、写对方都是主观之景,这里为了阐释的方便,我们用“主观之景”来特指诗词中所描绘的梦境、仙境、誓愿等等。
想象),4.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江城子,1.梦境为虚,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上下片各分为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是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是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是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虚实结合,把对亡妻的思念写得凄切动人,感人至深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仙境为虚,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诗上邪,3.愿望为虚,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并以此为誓言,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突出表现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用虚写的手法有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诗词中虚实结合具体表现,1.当前为实,过去为虚 2.当前为实,将来为虚 3.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4.客观为实,主观(梦境、仙境、愿望等)为虚小结:,虚实结合的作用,1、虚实结合能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诗人情感(感慨)如越中览古) 3、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人情感的如雨霖铃),“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清代唐彪读书作文谱,“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金圣叹评水浒,1.命题方式: 请从“虚与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简要分析 请指出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三.高考解题指导,2.答题步骤: 亮出虚实结合手法; 分析虚写、实写内容,简要描述; (诗中实写或是实写) (诗中虚写或是虚写) 点出此手法的艺术效果及所表现 的诗人的情感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下面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明手法: 阐运用: 析效果:,虚实结合,虚写凯旋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实写王城故址鹧鸪乱飞的眼前之景。
虚景实景相反相成)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3.鉴赏示例,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析其精妙之处2005年全国卷),4.小试牛刀,【答题要点】 明手法: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阐运用: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 而三四两句 “家中夜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析效果: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宋)饶节偶成,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鉴赏下面这首诗答题要点】前三句实写:松阴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四.布置作业,2013年天津卷,【答题示例1】 “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点明时令、环境和被送者的衣着;“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答题示例2】 “又携书剑路茫茫”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春花只待一日繁,1.当前为实 过去为虚,二.掌握常见形式,2.当前为实 将来为虚,3.己方为实 对方为虚,4.客观为实 主观为虚,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达的时候,诗人常常不是空洞地抒情,而是借助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法化虚为实,使表达的情感易于捕捉5.借助修辞化实为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愁”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然而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却把这“愁”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让愁有了数量、有了重量、有了长度,让我们可感、可见、可闻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题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