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帅的故事》教学设计[3].doc
3页《元帅的故事》教学设计 太平庄九年一贯制学校 黄玲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两位元帅尊重人民、平等处事的优秀品质2、.阅读课文,品析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两位元帅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教学难点:体会两位元帅尊重人民、平等处事的优秀品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简介朱德、彭德怀,导入新课1.回顾单元主题,导入并板书“元帅的故事”2.介绍朱德、彭德怀两位元帅二、字词复习1、读词语2、巩固多音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填空)三、新授(一)学习《朱德的扁担》1、师:以前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运送一些物品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幅图片拍摄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图片中的这根扁担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元帅的故事》中的第一篇《朱德的扁担》再读课题2、了解课文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1928年,当时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的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对根据地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
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3、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红军将们在挑粮时遇到了那些困难?用“—”画出来.山高路险 (学生从文中找对应句子:井冈山山高路险,来回五六十里,就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肩上挑着百十来斤的粮食就更困难了多媒体展示当年红军挑粮小道的图片,展示路况,让学生感受挑粮的困难情景想象: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挑粮会……刮风下雨时,红军战士挑粮会……(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①作为军长的朱德和普通战士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难?你从文中的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年龄大(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繁忙(大家看到朱军长经常开会到深夜,白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劳动)②你从文中那个词可以知道朱德军长挑粮不是偶然的?他是怎说的?(总是,他笑着说’:“吃饭有我,挑粮也应该有我啊!”)师小结: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德认为自己和战士是平等的,就应该这样做,不因为自己是军长,也不因为自己比别人负的责任大,就可以享有特权面对这样执著的军长,战士们想到了一条妙计,就是把扁担藏起来3)读课文的4—7自然段,思考:①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从这个“藏”字你能体会到战士们对朱德怎么样的感情? (“藏”体现了战士们对他的关心、爱护;“不藏”体现了对他的敬爱。
②朱德为什么在扁担上刻字?从文中你感受到朱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4、师:通过这根扁担,让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位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共和国的元帅二)、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1.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位革命前辈的故事板书课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请大家一起来读读题目2.你们说说这篇文章是关于那位革命前辈的故事 (学生:彭德怀)3.引导学生观察本课的课题与以往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 (学生:这是彭德怀说的一句话)4.感知课文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思考:( 1 )、彭德怀是个什么人呢?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师:彭总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怎么突然想去逛公园呢?(听说北海公园很热闹,游人很多)彭总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图的就是-----人多,图的就是------热闹 2 )、彭总去公园玩,警卫人员是怎么做的?彭总又 是怎么做的?(生分角色朗读)(3)、“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4)、从文中你感受到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画完后小组交流汇报四、阅读链接链接文章《飞机遇险的时候》出示自学提示:1、飞机遇险的时候,大家怎么做的?周恩来同志怎么做的?画下来,说说你的感受。
2、你认为周恩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