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docx
4页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使用推拿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3.2%,优于普通针刺组(48.8%)(P 【关键词】 推拿结合针刺疗法;腰肌劳损;普通针刺 通讯作者: 关春林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慢性腰痛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常见腰痛反复发作,主要是一侧或两侧疼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多因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为主西医治疗多给予消炎止痛药为主,但常有消化系统不适反应传统疗法以推拿、理疗、针灸治疗为主,治疗效果较好本人主要对传统治疗进行综合治疗以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腰肌劳损病患者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最大的62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8.129.46)岁均经西医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后,按就诊先后顺序随即分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组及普通针刺组,每组41例。
所有患者X线检查均无腰椎病变,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直腿抬高实验阴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钝性胀痛,夜间尤甚,腰背部僵硬,时轻时重,或晨起、天气变化时家中,劳累后易发,休息后可减轻检查:①腰背部压痛范围广泛,压痛点多在竖脊肌、腰椎横突等部位②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③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20~70岁,符合腰肌劳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风寒湿邪偏胜者,腰部疼痛因阴雨天或寒冷节气加重为特点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提示有腰椎间盘病变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体质虚弱者;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组 2.1.1 推拿治疗 ①嘱患者俯卧,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沿患者腰部两侧膀胱经用较重的滚法上下往返治疗5~6遍使腰部痉挛的肌肉放松②用较重的刺激按、揉肾俞、大肠俞、八、秩边等穴位③再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
④医者拍击腰背部两侧骶脊肌,以皮肤微红为度 2.1.2 针灸治疗 取穴:肾俞、关元俞、腰阳关、委中操作方法:使用直径为0.3 mm、长25~40 mm华佗牌针灸针针刺得气后有提插捻转平补平泄法,留针30 min1次/d 2.1.3 疗程 1次/d,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普通针刺组: 取穴、操作均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组疗程同上:1次/d,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腰背痛消失,无复发;显效:腰背痛消失,劳累后有腰背部酸累感;有效:腰背痛减轻;无效:腰背痛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由上表可见,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10,P 4 讨论 腰肌劳损属于中医“腰痛”的范围,本病往往病势缠绵,反复难愈,治疗棘手[2]因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3]腰为肾府,是肾之精气所溉之域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带、冲诸脉,亦布期间,故腰肌劳损内伤则不外乎肾虚,而外感风寒湿邪,易痹着腰部,阻滞筋脉,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闭阻。
《诸病源侯论》曰:“肾主腰脚……劳伤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气血相搏,故腰痛也”因腰痛与肾、膀胱、督脉关系密切,取穴应以足太阳经、足少阴经及督脉穴 为主,以通络止痛,舒筋通络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疗效已得到证实,针灸治疗的报道也很多将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最终达到调整经气,通络止痛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腰肌劳损的作用,是局部组织细胞代谢增加,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是肌肉结缔组织的伸展性提高,加速炎性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解除患者肌肉紧张痉挛状态[4]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201. [2]樊莉,蒙昌荣,米建平,等.毫针火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05,27(10):759-761. [3]何天有,王玉明.华佗夹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77-78. [4]户玫琳,张润萍.温通针法治疗腰肌劳损.中国针灸,2011,7(31):622-624.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