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1.4 串并联电路(综合练习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旭***
  • 文档编号:348012974
  • 上传时间:2023-03-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8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1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 1.有三个电阻,R1=2 Ω,R2=3 Ω,R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是(  )A.6∶4∶3        B.3∶4∶6C.2∶3∶4 D.4∶3∶2【解析】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I1∶I2∶I3=∶∶,解得:I1∶I2∶I3=6∶4∶3,故A正确.【答案】 A2.有一只电压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2 V,现要改装成量程为10 A的电流表,电压表上应(  )A.并联0.002 Ω的电阻    B.并联0.02 Ω的电阻C.并联50 Ω的电阻 D.串联4 900 Ω的电阻【解析】 改装前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g==A=2×10-3 A由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需再并联一只Rx的电阻Rx== Ω≈0.02 Ω.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有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2mA,内阻Rg=15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并联1350 Ω的电阻 B.串联1350 Ω的电阻C.并联50 Ω的电阻 D.串联1500 Ω的电阻【解析】 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应在原电流表上串联一个电阻,由U=Ig(Rg+R)须串联的分压电阻R=1350 Ω,故B项正确.【答案】 B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分别采用了内接法和外接法,测得的某电阻Rx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则所测阻值与真实值Rx间的关系为(  )A.R1>Rx>R2 B.R1R2>Rx D.R1Rx,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R2Rx>R2.【答案】 A5.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 μA,内阻为Rg,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μA,则(  )A.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gB.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1)RgC.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D.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解析】 因Ig=,量程扩大n倍即为nIg,则应有(n-1)Ig被分流,故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阻值R==.【答案】 D6.R1=10 Ω,R2=20 Ω,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可以是(  )A.45 V      B.5 VC.25 V D.15 V【解析】 本题中R1、R2串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经计算,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仅为0.5 A,则通过串联电路的最大电流以最小的为准,从而求得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 V,因而选D.【答案】 D7.一电流表(表头)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后就改装成一个大量程的电流表,当把它和标准电流表串联后去测某电路中的电流时,发现标准电流表读数为1 A时,改装电流表的读数为1.1 A,稍微偏大一些,为了使它的读数准确,应(  )A.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B.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C.在原分流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D.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解析】 改装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读数稍微偏大一些,说明改装电流表的内阻稍微偏大一些,要使内阻稍微变小一些,需要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8.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迅速减小,如图所示,将一热敏电阻接入电路中,接通开关后,随温度的升高会观察到(  )A.电流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压表示数减小【解析】 接通开头后,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由I总=得I总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A、B错误.R1中电流I1不变,R2支路的电流I2增大,UR2增大,又U=UR2+U热,则U热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正确,C错误.【答案】 D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电阻不计.那么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  )A.    B.   C.    D.【解析】 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K接通前,通过R2的电流I==.K接通后,通过R2的电流I′=×=×=,=,B项正确.【答案】 B10.如图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不可忽略不计,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当a、b间的电压为4 V时,电流表的指针刚好满偏(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最大值处),当a、b间的电压为3 V时,如果仍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①保持R2不变,增大R1 ②增大R1,减小R2 ③保持R2不变,减小R1 ④增大R2,减小R1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当a、b间的电压为3 V时,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则使G和R1的并联电阻增大或者使R2减小,故①②可以,选A.【答案】 A11.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12 V的直流电源上,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的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 V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D.等于或大于8 V【解析】 当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其示数为8 V,则此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 V,将R1与RV并联后的电阻用R1V表示,则==,即R1V=2R2,由于R1>R1V,则R1>2R2.当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时,将R2与RV并联后的电阻用R2V表示,则R2>R2V.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电压表示数U2V之比为=>>=2.故电压表的示数将小于4 V.选项A正确.【答案】 A二、 多选题12.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x两端真实电压,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D.由于电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解析】 该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通过Rx的真实值,电压表的读数为Rx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的分压之和,大于Rx两端的真实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知,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对,D错.该电路中,Rx的测量值实际上为R测=Rx+RA,故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A错,B对.【答案】 BC13.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表头改装成量程分别为0~5 V和0~10 V的电压表,串联后接在12 V的电压上,则(  )A.两表的电压示数相同,均为6 VB.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C.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不相同D.两表的电压示数不同【解析】 由于两个电压表是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的,当两个电压表串联使用时,通过两表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是相同的,刻度盘上的示数表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所以其示数是不同的.【答案】 BD14.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解析】 当cd端短路时,等效电阻R123=R1+=40 Ω,所以A对.当ab端短路时,等效电阻R123=R2+=128 Ω,所以B错.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根据欧姆定律得I== A=2 A,所以Ucd=IR3=80 V,所以C对.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根据欧姆定律得I== A= A,所以Uab=IR3=25 V,所以D错.【答案】 AC15.有三个电阻的阻值及额定电流分别为R1=10 Ω,I1=1 A,R2=20 Ω,I2=2 A,R3=5 Ω,I3=2 A.它们组成的电路如图中甲、乙、丙所示,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60 VB.图乙中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5 AC.图丙中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7.5 VD.图丙中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解析】 对图甲分析:根据I1=1 A可知,最大电压Umax=I1(R1+R2+R3)=35 V,选项A错误.对图乙分析:先根据U=IR计算出各元件的额定电压.U1=10 V,U2=40 V,U3=10 V.三个电阻最小的额定电压为10 V,10 V就是并联电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即Umax=10 V.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总电流Imax=++=(++) A=3.5 A,选项B正确.对图丙分析:在图甲和图乙的分析中,已经知道,R1、R2的额定电压分别是10 V和40 V,故并联部分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压U′max=10 V,该部分的最大电流I′max=+= A=1.5 A.又知R3的额定电流I3=2 A,故整个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max=I′max=1.5 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max=I″maxR3+I″maxR并=17.5 V,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 BC三、 非选择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R2=4 Ω,R3=6 Ω,R4=3 Ω,U=2.4 V.若在a、b间接一只理想电压表,它的读数是多少?【解析】 在a、b间接一只理想电压表时,原电路可以简化为:R2、R3串联后电阻为R串=R2+R3=4 Ω+6 Ω=10 Ω,R串与R1并联后电阻为R分==5 Ω,再与R4串联后总电阻为,R总=R分+R4=5 Ω+3 Ω=8 Ω,此时干路电流为I总===0.3 A,R4两端的电压U4=I总R4=0.3 A×3 Ω=0.9 V,所以R2、R3串联后两端的电压为U串=U-U4=2.4 V-0.9 V=1.5 V,R2、R3串联后电流I分===0.15 A,R3两端的电压为U3=I分R3=0.15 A×6 Ω=0.9 V,电阻R3、R4两端的电压之和也就是电压表的示数U′=U3+U4=0.9 V+0.9 V=1.8 V.【答案】 1.8 V17.如图所示,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闭合前流过R2的电流为I,求S闭合后流过R2的电流大小.【解析】 设电池两端的电压恒为U,电阻阻值为R,开关S闭合前电阻R1、R2两电阻串联,R2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U=I(R1+R2)=2IRS闭合后R2、R3并联再和R1串联,由欧姆定律得:U=I′R,联立解得:I′=I,R2中的电流是干路中的一半:I2′=I′=I.【答案】 I12.如图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R1=12 kΩ,R2=36 kΩ,A、B两端的电压保持15 V不变,那么(1)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2)如果电压表V的内阻是12 kΩ,当S分别与C、D接触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解析】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R,所以U1=U=×15 V=3.75 VU2=U=×15 V=11.25 V.(2)当S与C接触时,电压表与R1并联,测并联支路电压,并联电阻R并== kΩ=6 kΩU并=U=×15 V= V同理,当S与D接触时R并′== k。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