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单元—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41142
  • 上传时间:2024-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学案)第三单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期末复习知识小锦 【学习目标整合】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3.从古人歌颂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如何翻译文言语句?六种方法可搞定 阅读文言文,只有先疏通文意,才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疏通文意的一条有效途经就是要学会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文言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其考查主要集中在①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式特殊的句子③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常见的考查题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文言语句,可运用以下六种方法: ①留字法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保留不译。

      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为地名,保留不译 ②对译法 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对译出来可在原来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也可把原来的单音节词换成一个新的双音节词例如:“虽乘奔御风”,将“虽”译为双音节词“即使" 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有时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翻译时要把这两个单音节 ③拆字法 词拆开翻译,不可直接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例如:“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物理"为两个单音节词,“物”译为“事物”,“理”译为“道理、规律"翻译时应拆开 ④增补法 增补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例如:“清荣峻茂”,翻译时应补充省略的主语,即(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⑤删字法 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有的是语气助词,有的表示停顿或补足音节,有的起连接作用,翻译时可删除例如:“久之,目似瞑"(《狼》,其中的“之”补足音节,无实际意义,不译 ⑥调序法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翻译这些句子时,需要把倒装的成分调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如:“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问女所思何”,译为“问木兰在想什么" 例题·重点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负势竟上,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答案:(1)(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地向东或向西漂流 (2)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3)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 二、如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四个切入点供选择 这两篇文言短文,都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描写庭院清幽澄澈的月下美景,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仍乐观、旷达的复杂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自己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情感倾向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1.XX段或X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切入点有以下几种: ①抓住主要内容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答谢中书书》一文,主要内容是描写山川美景,通过写景可体会出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②把握感情基调 有些文章往往在开头就定下感情基调,因此通过分析开头,可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答谢中书书》开头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就奠定了作者歌咏山川之美的感情基调 ③关注议论、抒情句 文中的一些议论、抒情句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或情感,阅读时要细细体会其中的深刻意蕴,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答谢中书书》中“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从“仙都”一词的评价,可体会到作者对所描绘的山川美景的热爱之情 ④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和自身的处境,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景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记承天寺夜游》,可通过了解作者被贬黄州的写作背景进而体会作者赏月的复杂心情 例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①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③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曩(nǎng):从前②鲦(tiáo):一种白色小鱼③雊(gòu):野鸡鸣叫 语段(一)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①对谢灵运的钦佩;②对自己能欣赏山水之妙而自豪,期望与谢公比肩;③对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的惋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这句话是作者写完美景后发出的感慨,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对谢灵运的钦佩;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含有对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的惋惜;而“我”是又一个“能与其奇者”,表现了对自己能欣赏山水之妙的自豪和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据此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三、描绘诗词意境(画面),抓住意象组织语言 《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一只只黄莺争着落在向阳的枝头上,一群群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描绘诗词的意境是中考古诗词阅读的常考内容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 常见的考查方式: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XX"句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作,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现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思路: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十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十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带着猎物满意而归的安逸、闲适的画面 (2)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唯能长啸高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了自己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之感以及隐逸山林之志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可依据“找景物+串景物+修饰"这一思路作答该题要求答出“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故应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串联起景物,并对语言进行修饰,使其生动、流畅最后还要归结出所描绘的画面特点——安逸、闲适注意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答题时,可抓住诗句中所运用的典故进行分析本诗中的“采薇”,即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颈联描绘了美好热闹的乡野之景,反衬了诗人心中的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而诗人身边却没有一个朋友来分担他的这份寂寥,只好拉来远去的伯夷、叔齐,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单元核心素养对接中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跃)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置身其中)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语言特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度纪实性,深刻洞察力 B.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 C.善设悬念,擅长场景刻画 D.语言优美生动、严肃认真 3.下列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但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这样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B.《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有“诗圣”之称,精通书画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渡远荆门外”中“荆门"即荆门山,战国时是楚国的战略门户 D.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6.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蝉则千转不穷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对偶) 8.根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