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会文化常识.pdf

23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99629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83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汇总(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2.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后世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除此以外,儒家的圣人还有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后圣荀子3.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在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处于贵族的最底层提 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 可 以 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春秋战国时期是“士人”的形成期,当时群雄割据,战乱频繁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 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士则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在宋代,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士人纷纷应举,经科举起家而得官职,成为士大夫大学之道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 是 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经北宋程颍、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 大学章句,最 终 和 中庸 论语 孟子并 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礼记:又 名 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位 居“三礼”之首,是“五经”之一,也 是“十三经”之一3.庶人:平民,百姓,无官爵者,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承担着沉重的义务在一定条件下,庶人有可能转化为贵族等级成员,如以军功晋升为士、大夫等史籍中也常见夺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为“庶人”的记载唐以后,庶人一词使用渐少,逐渐为“民”“百姓”“黎庶”“庶民”等所取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也指已逝的前代君主3.乡党:指乡里、家乡,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乡亲,同乡之人,乡族朋友4.四海:一般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多将五湖四海联系一起,喻指全国各地,天下;也可指世界各地老子四章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 道德经2.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 称 道德真经 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 德经、下 篇 道经,不分章,后 改 为 道经3 7章在前,第 3 8 章之 后 为 德经,并分为81 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3 .古代作为载车部分供人站或坐的车厢叫“舆”古代车轮由辐、桐、毂组成毂,车轮的中心,有孔的圆木辆,车轮的边框辐,车轮的辐条,是一根一根的木棍,用来连接辆和毂,一般每个车轮有三十根辐车轴,一根横梁,上承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轼,车前的横木,车前供人扶、供人踩、供人瞭望的杠子辙,车轮压过的痕迹4 .户牖:门和窗户,本指单扇的门,后亦用以作门的通称;牖 y b u,窗户5 .室:本义是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后来具体是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再后来具有房间性质的场所,都可以称作“室”五石之瓠1 .庄子:又 名 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其 书 与 老子 周易合称“三玄”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3 .M:辄字古与“瓠”通,即葫芦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瓢盛水浆,当然也可以盛酒,故被作为盛酒器具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M(g on 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卮(zh i ),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爵,是一种酒器,爵身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尖状尾,杯身下有三足兼爱1.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2.显学: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隐学,冷僻之学,与显学相对,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3.圣人: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封建时代对帝王的尊称4.在古代汉语中,“疾”是症状比较轻、表层的病,“病”则是重病5.古代汉语中,把偷东西的称为“盗”,抢东西的称为“贼”盗”的本义是盗窃、偷东西贼”本义为损坏,也可以引申为杀害,指犯上作乱的人或杀人越货的强盗6.各诸侯封地叫“国”。

      卿、士大夫的封地叫“家”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 国”或“藩国”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无衣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 初 叫 做 诗,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 称 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 诗经,是由于 汉 武帝以 诗 书 礼 易 春秋为“五经”的缘故诗经现 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 n篇),分 风 雅 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 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雅即正声雅乐,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分 大雅 小雅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2.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进犯的军中乐歌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友爱、同仇敌性、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3.袍:古代外衣泽:古代内衣袍泽指军中的同事袍,长袍,类似于斗篷;泽,贴身穿的衣服;裳,指男女穿着的下衣,通 常 指 代“衣服”4.戈: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直而尖形,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装备,亦指军队,也用作军事的代称5.汀:水边平地,小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浦:表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春江花月夜1.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 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2.鸿雁:本是大型候鸟,因其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己,交还武等九人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鱼传尺素: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就形成了“鱼传尺素”这个成语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将进酒1.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将,请;进酒,饮酒2.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或铁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钟鼓:钟和鼓古代礼乐器借指音乐或权贵人家的音乐钟鼓馔玉:指鸣钟鼓,食珍馍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3.斗酒十千:是化用“陈王”曹 植 作 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一句曹植的“美酒斗十千”,是夸这酒好,一斗值钱十千斗:盛酒器,也指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江城子1.江城子:是一首悼亡词,作于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发对亡妻的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2.乙卯(m方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指北宋熙宁八年3.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高中语文文化常识汇总(选择性必修中册)修辞立其诚1.易传文言:周易有“经”和“传”两部分传”是 对“经”的解说,有七种文辞共十篇,称 为“十翼”文言是“十翼”之一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 诗、书、礼、易、春秋2.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 公 元 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今本实存76篇,其 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3.齐诗:西汉初年传授 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齐诗为汉初齐人辕固所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 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 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4.汉书又 称 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 230年的史事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 中 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 继 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 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为了忘却的记念1.尚书,最早书名为 书,“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分 为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 称 书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合 称“五经”易经 尚书 诗经 礼记 乐经 春秋合 称“六艺”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合 称“十三经”2.偈j i子: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教徒隽永的诗句或言辞3.向子期:即向秀(约 2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