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x
30页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X县地处AAA山区,面积4441.22平方公里,人口97.6万,下辖40个乡镇(现有镇18个、乡20个、民族乡2个),822个村现有农村中小学校115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中学42所、小学79所,教学点29个寄宿制中小学校共82所在校中小学生4.3余万名,其中普高4079人,初级中学14364人、小学25285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779人;高中专任教师329人,初中教师1776人,小学专任教师2174人普通高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12.3,初中实际师生比例为1:8,小学实际师生比例为1:11 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默默奉献;社会各方支持有力,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浓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1、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有所改善从年龄结构看,2022年——2022年,我县共招聘新教师158人,绝大多数都安排在农村中小学,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教师比例平均为22.4%,小学教师35岁以下比例也达到了13.7%;从学科结构看,2022 1 ——2022年,我县共招聘紧缺的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共计82人,改善了农村教师学科结构 2、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到2022年底,全县农村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教师92.4%,初中教师99.8%,小学教师达100%农村高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50%,初中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63.3%,小学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达79% 3、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近年来,通过逐步落实绩效工资全县统筹,我县农村教师待遇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实现农村教师工资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目前,全县已形成了“经费统筹、工资统发”的机制,教师工资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学校办公经费和人头经费上对农村边远地区学校进行了一定倾斜,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 二、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的农村学校师生比,我县农村初中和小学是严重超编的但是从实际教学工作测算,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还需要补充大量教师。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学生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数量多,班额小,班级多比如XXX镇,学生数为1303人,共有各类学校7所,教学班级55个,配备教师总数为98人,如果每所学校只设1个管理及后勤人员,则每个班级平均配备专任教师只有1.6人,教学人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 2、老弱教师相对集中,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农村初中教师50岁以上人数比例达到12%,小学更为严重,达到30%近年来教学课程不断改革,中小学课程数目不断增加,以前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人员由于能力和年龄的原因,对于新的课程根本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些人员又没有到退休年龄,占用大量的学校编制,使得新教师补充困难重重 3、近年来已经进入教师退休高峰,每年退休教师都在200人左右,2022年将退休教师350人,这些退休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没有建立正常的教师补充机制,新的“代课教师”又在全县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目前,这些人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而这些资金也是学校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这些代课教师有的无教师资格证,加上待遇极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结构不优 我县农村小学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主学科为多,计算机、英语、音体美学科教师奇缺,近年来数理化教师也出现奇缺现象。
在全县79所农村小学中,音乐、美术、计算机三科专 3 任教师只有4人,有的乡镇只有一个物理或化学教师由于农村学校分散,成班率不高,限于配编比例,首先只能保证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其他科目由语数教师兼任很多农村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英语教师,专业音美体教师更是严重短缺有的年龄大的教师兼教体育,哨子一吹,就让学生自已玩为了保障开设英语课,有的中心完小的一个英语教师要负责几所村小的教学,每天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教,被称为“摩托车教师” (三)素质不高 1、知识老化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所占的比例较大,他们中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虽说有的后来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获得了文凭,但实际水平提高不大,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和现代教学的需要 2、教师培训落实难,效果差新课改对教师知识更新要求高,教师培训显得尤为迫切,虽然县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有培训指标下达,但由于工学矛盾和年龄、能力、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培训往往难以落实目前进行的远程培训方式对于这一批老教师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四)流失严重 1、城镇化使农村地区生源的数量日益减少。
由于农村 4 学校办学条件、农民工进城务工、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向城镇流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造成校舍、设备、师资的浪费,并形成恶性循环,生源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差,教师教学难度越来越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最后导致教师队伍水平不断下降 2、“精英教育”陈腐观念的恶劣影响使农村教育难以得到社会认可由于长期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影响,社会观念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成为社会精英,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挑选和培养社会精英,以至于应试教育的意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农村学校由于先天条件差,生源质量差,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和升学率的压力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效果差,难以得到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造成优质师资不断流失3年来,流失的农村教师达到182人,这些流失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业务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 3、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小,最小的只有9岁,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担负学生生活管理任务,从早到晚全天候跟踪,责任重大; 4、留守学生问题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给青少年成长造成诸多问题全县农村学生留守儿童比例达到52.1%,问题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管教难度大。
5、安全问题农村学生上学、回家,大多数乘坐农用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和教师忧心仲仲 (五)农村教育经费短缺 1、地方政府投入不足义务教育全免费后,我县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学校仅靠上级拨付有限的生均经费(小学生300/人,初中生500/人)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如学校规模小、学生数在400人以下的就难以为继,而目前农村中小学规模大多数在400人以下,部分学校学生人数甚至只有100多人维持运转相当困难 2、学校债务沉重普九时期,我县城乡各级各类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顺利通过“两基”迎“国检”,投入很大,再加上受自然灾害破坏、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造成许多学校欠帐较多,负债总额巨大 3、经费拨付滞后上级经费的拨付往往要到期末才能到位,而学校却在开学之际需要开支的项目较多,因而影响了教学工作 三、加强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兴衰成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着力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略、均衡城乡发展的具体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惠民工程的重要任务。
为此,建议: (一)、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1、创新农村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教师考核机制,采取差别化评价的方式肯定农村教师的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弱化分数论和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使农村教师的教育工作得到认可 2、增加和优化农村中小学生源在重点高中招生政策中适当采用划区分指标的方式鼓励学生向生源地回流,减少优质生源向城镇的盲目流动,增加农村中小学的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 3、严把教师入口关,今后招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和选用本土人才,优先录用师范毕业生,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队伍切实落实新招聘教师在农村服务的最低年限制度,制定鼓励新教师长期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政策 (二)、建立均衡城乡师资的全新机制 1、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核定编制农村中小学校小、散、多,成班率不高,在教师的配备上要给予优惠要根据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重新核定编制,并根据减员情况定期补充农村教师对于不能胜任教学、年纪偏大的教师可以制定政策让其提前离岗休息,或者调剂到乡镇一级的政府或“七站八所”工作,福利待遇不变,以空出编制补充新教师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
教师流动可实行类似球员的“转会费”制度,在目前不可能控制农村教师流向收入高、条件好的城镇学校和县区学校的情况下,允许流出学校 7 向流入学校收取一定的培养费,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的利益今后,县城学校要自行从毕业生中招考教师,尽量少从或不从基层选调教师缓解农村学校教师严重不足的现象 3、研究城乡教师岗位强制性轮换制度实施的可能性教师在一所学校的任教时间达到一定年限时,可以在县级范围内进行强制性轮换,逐步弱化教师向县城等条件好的学校流动的愿望,以从根本上均衡城乡学校的师资差异,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三)、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教师待遇,鼓励优秀教师在农村从教 1、弱化重点学校的观念,均衡城乡学校差异要研究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可行性,使城镇和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达到相同的标准,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孩子也能得到优质教育政府的教育经费应主要投入薄弱农村学校,并在生源流动和经费投入上限制县城优质学校的盲目无序扩张 2、强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物质待遇要制定吸引教师到农村任教的配套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补助标准,对在一线工作的农村教师工龄15年以上的,可考虑提高一到两级工资待遇;对在条件艰苦地区任教的,要采取发放生活、交通补贴等特殊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3、大力增加对农村优秀中小学教师表彰的力度和范围,提高农村教师的荣誉感和价值感。
对农村教师职称评聘采取 8 更加优惠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农村教育,使之愿进来、稳得住、长得高 基础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搞基础教育不是办企业,不能把市场经济中办企业的那一套用在办基础教育上在基础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公平第一,效率让步的方针否则,如果任凭占尽天时地利的优质城镇学校盲目扩张,任凭精英教育的思维不断强化,农村教育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边缘化和荒漠化,农村弱势人口也将不可避免的永远留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没有翻身的机会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势必造成城乡之间社会成员的割裂与板结,从而形成社会持续动荡的根源 第二篇: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公办中小学14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395所,占全市总数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学生388 968名,其中农村中小学生249 294名,占全市总数的64.1%可见,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头在农村 现在,全市实有公办教师22 367人,其中农村15 937人,占全市的71.25%其分布情况是:全市小学12 649人,其中农村10 225人,占全市的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