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doc
28页初中历史知识点(全)第1课祖国境内的太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距今年代元谋人170万年(最早)北京人70-20万年山顶洞人3万年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知道用火群居生活原始人群使用天然火,并保留火种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血缘氏族氏族公社会人工取火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氏族原址距今年代生活地域生产情况生活情况河姆渡原址约七千年长江流域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址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第3课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今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缔盟,形成往后的华夏族2、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建筑宫室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曲谱)3、尧、舜、禹的传说:1)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2)优秀传统美德﹕尧﹕生活朴实,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3)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启成立夏代,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建都阳城2、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成马上间国都成立者暴君名臣备注夏约前207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殷汤纣伊尹殷朝西周约前1046年镐京武王幽王、厉王姜尚——3、★★西周分封制( 1)目的:牢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老百姓、奴隶,分给家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一定遵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常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西周经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域,增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兴盛的国家第5课绚烂的青铜文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绚烂时期(特色: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商周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中原地域的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代表有举世出名的“三星堆”文化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五谷”已齐备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周时代绚烂的奴隶制文明——青铜文明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东周的历史分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二﹑春秋争霸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主要争霸战争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大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吴越争霸----休养生息3﹑争霸战争的影响给人民带来灾害在必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一致。
三﹑战国兼并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主要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第7课大改革的时代一﹑经济上的大改革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升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获取推行,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2﹑都江堰建筑﹕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理地址﹕长江支流岷江中游作用﹕使水灾不停的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启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二﹑政治上的大改革——各国的变法运动1﹑根本源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行,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2﹑目的︰为了确定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3、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4﹑★★典型——商鞅变法( 1)时间和人物﹕前356年秦孝公和商鞅( 2)主要内容﹕内容单项作用(★)认可土地私有,同意土地买卖确定了封建土地全部制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提升了劳动者的踊跃性,促奖励役)进了经济发展耕战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和田宅)(触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利,增强犯了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了军队的战斗力成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成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县制世影响深远( 3)意义(影响)﹕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今后一致六国确定了基础( 4)成功原由: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颠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所以,它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②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使国非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吻合秦国国情,适应民心(主若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且执行起来又特别果断③从外面要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果断支持5)启示﹕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仅需有有勇气和气魄,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时间商商周西周后期战国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篆书小篆书写工具龟甲、兽骨青铜器竹、帛竹、帛竹、帛3、农历:今日的农历,又叫“农历”,听闻本源于夏代,到商朝时历法逐渐齐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添一个月4、扁鹊和“四珍法”: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叫“四诊法”,向来被中医沿用,扁鹊被看作是中医的鼻祖5、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采纳楚国方言,创办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当今端午节的相关民俗,听闻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人1、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括全部美德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孔子对“仁”有好多解说,如“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友好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都要爱惜民力,守信于民,成为今后统治者“民本”思想的基础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名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过去官府垄断教育的场面因材施教,创办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系统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的道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的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学的方法),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3、孔子的地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致使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据有重要地位二、★★“百花怒放”场面的出现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巨变化,众多思想家对好多社会问题睁开辩论,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布言论,出现了“百花怒放”。
2﹑“百花怒放”主要门派及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代表主要思想主张备注学派人物政治“仁”是核心,“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思想意刑杀教育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诚实谦虚,温故知贡献新,孔子文化开创人《论语》(弟子整理),编纂《春秋》儒家成就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致使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据有重要地地位位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德政”治国,孟子轻徭薄赋,主张保护生态均衡道家老子以为事物有对峙面并且能互相转变开创人庄子主张自然而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受”、“非攻”开创人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倡议法治;提出成立君主是秦国中央集权政子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治的理论基础《孙子兵法》是世兵家孙子提出“知彼知己者,战无不胜”界上最早的兵书第10课“秦王扫六合”1、秦一致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代,定都咸阳2、秦代牢固一致的措施:措施秦创办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政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央设“三公”丞治相(掌管行政)、太尉(主持军事)、御史医生(负责督查),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P.57经一致钱币(圆形方孔钱)和胸怀衡P.57济思一致文字,使用小篆,推行隶书P.57,想“焚书坑儒”(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文书)化影响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先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沟通和保护国家一致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秦代国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北击匈奴,抢夺河套,修筑长城﹙西起临洮,军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东到辽东﹚,移民戍边,一致东南,岭南地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