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国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实战演练题(附答案).docx
28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编号 :_________________地区 :_________________省市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检验类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均在试卷末尾〕一、选择题1、L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学特征是 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B.核染色质较粗,每例结构较一致 C.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 D.胞质量较少 E.胞质嗜碱性轻或中度 2、引起DIC的常见病因是 A.肿瘤转移 B.严重感染 C.免疫性疾病 D.病理产科 E.广泛性手术 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糖原染色积分值增高 B.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增加,有较多环形铁粒幼细胞 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酶活性可被氟化钠抑制与下列疾病相符合的细胞化学染色 D.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E.酸性磷酸染色强阳性 4、1mg链霉亲和素的最高活性可达 A.15单位 B.18单位 C.20单位 D.25单位 E.30单位 5、纤溶酶原的内激活途径是 A.某些人工制剂注入体内激活纤溶酶原的过程 B.由凝血因子〔ⅫAK〕裂解纤溶酶原的过程 C.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PA裂解纤溶酶原的过程 D.因子Ⅻ的激活到FⅨa-Ⅷa-Ca -PF 复合物的形成 E.组织因子的释放到TF-Ⅶa-Ca 复合物的形成 6、协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的交叉凝集试验是 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C.肥达试验 D.外斐试验 E.冷凝集试验 7、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 B.布鲁菌 C.肉毒芽孢梭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产气荚膜杆菌 8、肾脏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 D.集合管 E.肾小球 9、凝血酶原酶应除外下列哪种物质 A.FⅩa B.FⅠV C.PF3 D.FⅤa E.FⅧa 10、一名27岁男青年因心悸、严重头痛、过度疲劳与不适,游走性肌肉关节痛,以及周围神经根神经症状来就医,他自述已患病6周,丝毫没有缓解迹象,因不能工作而感到很沮丧;病历记录显示他以前有过相同病史;他3个月前有过一次野营旅游,回来2周后腿上出现红疮,但他记忆中未被硬蜱叮咬过;红疮微微隆起,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圆形皮损,外缘鲜红,中央呈退行性病变,发热,直径大约5cm,约3周后消退;在皮损刚出现后,检测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阴性;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医生决定让病人住院治疗,对他进行脊椎穿刺和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中有淋巴细胞,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 A.ELISA法检测病原体抗体的存在 B.在特殊培养基上分离培养该病原体 C.直接镜检 D.用凝集实验检测脑脊液或尿液中病原体抗原 E.通过皮肤试验检测病人对病原体产生的细胞免疫 11、()患者男,因左下肢化脓性骨髓炎入院,骨科手术切开排脓,送脓液培养,实验室报告培养出一株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该菌属于下列哪一类细菌?( ) A.假单胞菌属 B.肠杆菌科细菌 C.弧菌科细菌 D.不动杆菌 E.艾青菌属 12、关于幽门螺杆菌生物化学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酶阴性 B.过氧化氢酶阴性 C.产生H S D.尿素酶试验阳性 E.尿素酶试验阴性 13、Vn受体是 A.ⅤnR、GPⅣ、整合素相关蛋白 B.GPⅠc/Ⅱa、GPⅡb/Ⅲa C.GPⅠa/Ⅱa、GPⅡb/Ⅲa、GPⅣ、GPⅥ D.GPⅡb/Ⅲa E.ⅤnR 14、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PNH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5、尿液pH值升高见于( ); A.酸中毒 B.痛风 C.糖尿病 D.频繁呕吐 E.慢性肾小球肾炎 16、属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诊断标准的是 A.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20% 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10% 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D.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E.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17、经输血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是( ); A.丝虫 B.疟原虫 C.血吸虫 D.隐孢子虫 E.肺吸虫 18、下列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 ); A.肺炎支原体 B.衣原体 C.真菌 D.葡萄糖球菌 E.链球菌 19、补体经典激活途径起始成分中具有识别作用的亚单位是 A.C1q B.C1r C.C1s D.Ca E.抗原抗体复合物 20、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 A.外膜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E.脂多糖 21、两个月前接种过伤寒沙门菌菌苗,而既往又无伤寒沙门菌感染,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与O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 B.H与O凝集价均低于正常值 C.O凝集价高于正常值,而H凝集价低于正常值 D.H凝集价高于正常值,而O凝集价低于正常值 E.以上都不对 22、关于大细胞未分化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较大,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长形 B.胞浆量较多,嗜酸性 C.癌细胞在涂片中多呈单个、散在 D.核大,大小不等,呈不规则圆形,核畸形明显 E.核染色质减少,粗颗粒状 23、细胞因子检测的 H-TdR掺入法属于 A.免疫学定性 B.免疫学定量 C.生物学检测 D.原位杂交 E.斑点杂交 24、以μm为最大分辨能力的是 A.荧光显微镜 B.肉眼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25、可直接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A.半抗原 B.超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可溶性抗原 E.颗粒性抗原 26、胞质中含大量嗜天青颗粒,表面标志为CD3 CD56 CD16 的细胞是 A.B 细胞 B.吞噬细胞 C.γδ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27、男性,30岁,贫血已2年;有肝炎史;体检:皮肤有散在性少量紫癜,肝、脾肋下未及;检验:红细胞0×10 /L,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5×10 /L;骨髓检查示细胞增生活跃,红系及粒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缺如;HBsAg〔+〕,Ham试验(-);最可能诊断为 A.PNH B.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型) C.脾功能亢进 D.急性白血病 E.ITP 28、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2岁;头昏、乏力、贫血,不能坚持工作;7年前开始感乏力、头昏、食欲减退,久蹲直立时眼前发黑,就医发现贫血;口服铁剂,因胃部不适,未能坚持;改用利血生,叶酸,复方肝浸膏片(力勃隆)及中草药,并注射VitB 12 ,病情时好时坏;半年来症状加重,心悸,气急,吞咽时肠内烧灼感,不能坚持工作;婚后三年,未妊娠;发育良好,面色黄白,皮肤黏膜无出血,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65g/L,RBC2.85*10 12 /L,WBC5.2*10 9 /L,网织RBC0.01,尿常规(-),大便潜血(-),HCT0.22,MCV77.4fl,MCHC29.4pg,ESR26mm/h,血浆蛋白38g/L,球蛋白24g/L,血清铁4.4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88.4μmol/L,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A.骨髓增生活跃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C.骨髓增生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 D.粒红比值增高 E.红细胞系统增生以晚幼红细胞为主 29、与Ⅰ型超敏反应有关的Ig是 A.IgE B.IgG C.Ig D.IgM E.sIgA 30、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胆固醇的常规方法是 A.硫酸葡聚糖-酶沉淀法 B.GPO-PAP法 C.高效液相层析法 D.二氯甲烷/硅酸/变色酸法 E.CHOD-PAP法 31、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32、O157:H7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现 A.红色 B.蓝色 C.淡黄色 D.无色 E.深灰色 33、骨髓中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占5%~30%的白血病是 A.AML-Mq4a B.AML-M4b C.AML-M4c D.AML-M4E0 E.AML-M5a 34、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血细胞时,计数压线细胞的原则是 A.压线的细胞不计数 B.压线的细胞全部计数 C.压在双线里边线上的细胞计数,压在外边线上的细胞不计数 D.计数压在上线及左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 E.压在双线里边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外边线上的细胞计数 35、参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B 细胞 B.吞噬细胞 C.γδT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36、随机血糖测定的取血时间 A.从吃第一口饭时开始计算时间,2小时取血为餐后2小时 B.定量摄入葡萄糖,饮第一口糖水时计时,2小时后测定血糖 C.禁餐禁饮8小时以上取血 D.与摄入葡萄糖时间无关,取血测定 E.与进餐时间无关,取血测定 37、以下关于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与慢性肝病的演变及预后,说法错误的是( ) A.慢性迁延性肝炎γ-球蛋白可正常 B.暴发性肝炎γ-球蛋白升高 C.慢性活动性肝炎γ-球蛋白升高 D.早期肝硬化γ-球蛋白升高 E.γ-球蛋白升高达40%示预后不佳 38、AML-M 的红血病期骨髓象出现"红血病裂孔"现象是指 A.早幼红细胞阶段阙如 B.晚幼红细胞阶段阙如 C.原始红细胞阶段阙如 D.早幼粒细胞阶段阙如 E.中幼红细胞阶段阙如 39、下列自身抗体与SLE的活动性相关性最强的是 A.抗dsDNA抗体 B.ANA C.ANCA D.抗Sm抗体 E.抗核RNP抗体 40、血液分析仪计数红细胞的体积大小范围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