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文言文单元教学设计(最全).pdf

103页
  • 卖家[上传人]:geb****qin
  • 文档编号:324115642
  • 上传时间:2022-07-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68MB
  • / 10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教学设计大赛单元教学设计大赛 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分门别类积累文章中丰富的词汇2.了解古代的一些写作手法,学习文章对比、衬托的写法,以及剪裁得当的叙事技巧3.感知文章大意,能正确、流畅的朗读文言文,能准确的翻译疑难语句4.赏析各课鲜明的人物形象5.体会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单元学习重点单元学习重点:1.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2.对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并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的意义和历史局限,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单元文言文阅读要求本单元文言文阅读要求:1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的诵读,能正确、熟练地处理浅易文言文节奏的停顿、语气的把握、感情的表达,继续背诵积累相关的优秀篇章,培养较强的文言语感2.能凭借自身的积累、工具书及必要的注释,正确理解句、段的意思,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3.继续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能辨析常用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4初步感受诸子百家经典篇章优美的语言风格;进一步学习对文中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感情倾向等作出历史、辨证、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本单元写作要求本单元写作要求 1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训练2.“作文如何求新”专题阅读与训练(内容求新、结构求新、表达求新)3“如何开好头”专题阅读与训练4对优秀范文与考场作文的点评与修改课时分目标课时分目标 2020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3.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2121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背会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特点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4.认识除敝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2222出师表出师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疏通文义,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品析文章谨言善谏、情辞恳切的写作特点4结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忠臣形象2323诗词曲五首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结合作者生活经历及作品创作背景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3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诗歌,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4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蕴及其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020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3.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重点重点 梳理、区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难点难点 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左传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记录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启发二、文本链接文本链接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背景知识本文所叙的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 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此前两年,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其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称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结果齐胜鲁败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然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

      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3.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纂的“二十四史”用的大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小惠未遍,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四、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选几个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评点,可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如下补充: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虽不能察请见战则请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2)在准确翻译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做到全文翻译通顺3)在翻译过程中,当原句缺少某些成分的时候,应补充出来2.“十年春”指哪一年?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4.曹刿是什么身份?5.贯穿全文线索的是哪个词?全文按事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情节?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7.鲁庄公认为打胜仗的条件有哪些?曹刿是如何评价的?8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你是怎样看待的?五、五、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和_。

      2.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4.这段文字写的重点是什么?答:_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描写人物的方法是()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 D.侧而描写6.读完这段文字,曹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答:_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 立有间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六、六、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理清第 1 自然段的思路,同时,由于第 1 自然段以人物对话描写为主,可以采用二人对话的方式当堂练习并背诵第二课时一、一、复习提示复习提示 齐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前面是战前的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部分二、二、巩固理解巩固理解 1.分别概括第 2、3 自然段的内容第 2 自然段:写战中,在曹刿的指挥下,鲁军击溃齐军的经过第 3 自然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2.曹刿选择了哪一有利时机进军的?又是选择哪一时机追击的?3.指挥作战的过程,展现了曹刿的哪些优秀品质?4.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5.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7.分析鲁庄公的形象,通过师生共同的分析讨论,最后归纳。

      8.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9.本文主要塑造了曹刿作为爱国的军事指挥家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体现的?10.疏通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三、三、文章脉络文章脉络 小组合作,组长反馈四、四、文章主旨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五、五、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史料剪裁得当2.详略安排得当3.对比手法的运用六、六、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2.曹 刿“下 视 其 辙,登 轼 而 望 之”的 原 因是用原文回答)3.读了曹刿论战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 字)4.用原文语句回答1)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2)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5.鲁庄公先要追击齐军,刿曰:“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6.文中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性格?答:六、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左传求信于臣战前准备求信于神取信于民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以我想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2121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2.背会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特点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民弗从也神弗福也不可以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认识除敝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重点重点 1通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2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

      难点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多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