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小学生的减负.doc
7页浅谈中小学生的减负华侨小学 黄丽英摘要:针对现时中小学生学课业负担过重,为升学而读书,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等等的问题, 而提出了为学生减负,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关注并致力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有所帮助关键词:课业 负担过重 减负 减负:顾名思义,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能让他们有健康快乐的童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降低厌学的情绪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向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个性与特长,因此,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动起来,拓宽学生视野,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素质然而,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带来的危害性极其重大那么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就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中小学生如何“减负”谈几点体会: 一、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原因及其表现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是教育问题,也有社会问题,非常复杂。
因为涉及到我们国家的国情,发展阶段,我们的就业形势、招生制度、教育体制,是教育内部和外部多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到教育宏观 、结构与教育体制、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及教育观念等诸多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减轻中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太少……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首先表现在:作业量过大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晚上过晚睡觉据调查,初中生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85%以上,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的占80%以上,作业量大,学生拼命完成它;有的学生实在完不成,就受到教师的惩罚作业过多,不少学校的升学考试科目的配套练习都是两套以上,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更多,据报道,小学二年级的书包达12斤,北京的初中生的书包都带轮子作业量大确是学生的一个沉重负担其次是考试次数过多,中学还有分:单元测试、期中考、期末考等等,学校追求高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衡量教师,教师用分数衡量学生分,分,学生的根”就是其真实生活的写照更有甚者,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就一切都差。
在这种严重失衡情况下的教育,就更不用谈什么育人了最后,教学要求过高,学习时间过长有的学校延长复习时间,有的学校到现在还“双休日”排课,让学生到学校上课补习上述情况严重超出了“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规定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负面影响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最大危害在于它影响我国“普九”的巩固和提高正如真理跨出一步即成谬误一样,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一旦越出“适度”范围就会产生严重危害 1、过重课业负担,超越中小学生的承受极限,其结果却舍得其反,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毁灭了他们天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失去了自主支配时间的可能性,他们也只能为完成老师家长下压的作业而疲于奔命,除了学习之外,别无所长有的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有的中小学生甚至不会自己整理书包这种死读书的结果造成了他们兴趣单一、意志脆弱、感情冷漠、性格孤僻、疏于交友等不良品格而这些不良品格的形成,往往使他们形成个人主义、唯我独尊的人生观这就背离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2、过重的课业负担,只能使青少年为升学而读书,为谋求好的职业而读书,丧失了获得适应社会其他生活的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在遭受生活挫折之后,便失去了生活的坐标,有的人还因此而轻生,报纸、电视此类新闻层出不穷。
青少年时代是人的社会适应力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与之相适应,才不失为成功的教育 3、过重的课业负担,对学习兴趣的影响有的学生以各种借口逃学,出现厌学情绪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中小学生“减负”呢?我认为:1、正确理解“减负”的意义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减负的目的、意义和作用针对部分学校和学生对“减负”的片面认识和简单做法,必须对“减负”进行重新的正确认识减负”并非是要减去沉重所有的学业负担,科学的、合理的负担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重复的、机械的学习负担则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应该彻底从学生的课业中清除出去2、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改变现有的评价观念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都是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依据也就是学生的成绩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有不是重点看成绩的?所谓“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社会需要各层次的人才,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家长在许多家长看来,升学率就是教育质量。
来自家长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抓升学率,学校也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样老师负担轻了,学生压力也小了,作业少布置了,家长意见很大,认为学校管得不严,好多家长不乐意如果学生评比还是以分数,学校评比还是单一的升学率论,考试制度和方法不去改革,那么“减负”就变得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应逐步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让家长和孩子轻松起来3、加强宣传,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观 对于减负的宣传,不仅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更要加强对社会、校长、教师的宣传,应该说,学校只是一种培育方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改造世界,随着就业的市场化,考上大学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技校、高职都是选择,何况现在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在日常的执行中,社会、学校、教师、都要在日常中加以注意,社会一定要形成“分数不能代表一切”理念,学校要加强对科学人生观、学习观的宣传,教师要加强正确的分数观的宣传,都从我做起,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学生减负提供良好宽松地环境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提倡快乐学习,不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艰苦就会觉得乐在其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4、教师通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苏联教育家认为:“课外作业数量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是相关的,有些学生作业少,学习成绩并不差这就要求教师优选作业,讲究作业的质量和科学性,需要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应该探求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及策略,才能为小学生减负,让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做,促进课程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把握住有效的时间才能做到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真正的做到“减负”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的综合素质都要达到素质教育要求,把提高教学质量寄予优化课堂教学中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宣传推广优秀教师和学校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只有抓住了提高教师素质这个突破口,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5、学校与家长要双向交流学生“减负”,家长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推进素质教育,家长必须转变观念,通过家长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承担的负担到底有多重、过重负担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等等,从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正确引导孩子利用好大量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即减轻了孩子学业负担,又让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同时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切不可把家长意愿强加给孩子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父母不惜财力、物力、人力,去培养孩子,周末和假日、假期家长为让孩子“不虚度时光”而调制的家教补课,剥夺了孩子的节假日去上音乐班、美术班,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班的学习,使孩子累得够呛,结果是很多孩子怕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最后,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超出了中小学生的承受能力,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造成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下降、视力减退;心理压力沉重,使学生厌学,进而上升到逃学、辍学等等,给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带来困难,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扭曲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最终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我期望中国的教育有新的改观,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生能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