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 周末作业(十六)实用类文本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90142004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32.01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周末作业(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鱼医生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③海洋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大为减少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⑤海洋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有时,一条雄鱼一天中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

      此外,海洋学家还发现,有些雄鱼根本没有负伤,也没有病,但它们仍然频繁地去找鱼医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鱼医给鱼治病,实际上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B.根据海洋学家观察分析,即使遇上敌害,病鱼吃掉鱼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C.实验发现,在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D.雄鱼去找鱼医治病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发生激战,经常负伤D 2.下列关于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海洋学家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B.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C.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让我们清楚、全面地认识事物D.选文中第①段的第一句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有助于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C 3.“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中的“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竟”是表示鱼医医治的鱼数量之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二)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②据法国蒙彼利埃农业与环境工程小组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近年来,法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合作,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纤维素,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过程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法国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基本上是可以焚烧,即燃烧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害气体的塑料袋。

      但是,这些塑料制品体积大,重量轻,给焚烧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法国各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与此同时,法国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法国《费加罗报》最近报道,法国人平均每小时消耗100万只塑料袋和大量的农用塑料薄膜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 ⑤在法国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在包装袋的另一侧,又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商店里,这个袋子为您提供包装服务;最后,您可以把它放到垃圾箱里,让它转化成其他能源 ⑥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如果再知道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全法国家庭垃圾体积的30%,恐怕谁也不会再把还能继续使用的塑料袋轻易随便丢弃⑦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法国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

      B.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C.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D.目前法国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都是可以焚烧的解析】原文是“基本上是可以焚烧的”D 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主要有三种: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本文即是事物说明文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法国解决塑料制品污染的方法,主要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C.本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D.第③段加点的“完全”一词不能删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A 6.为了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法国人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①和国际同行合作,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②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③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④在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写着告诫性的语言 (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也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便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7.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观点鲜明B.作者认为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C.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D.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D 8.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既论证了“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的观点,又引出并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B.“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四是不要过分依赖客观条件C.“闻一多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出了《唐诗杂论》”可以作为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的事实论据D.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A 9.请谈谈你对“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这个句子的理解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有什么优点,你怎样让它成为一种习惯示例:这句话以酵母为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优秀的巨大作用,优秀的人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欢迎,同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许多正能量联系实际谈优点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