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师随笔以大带小共同成长.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教师随笔以大带小,共同成长 幼儿园教师随笔:以大带小,共同成长 我所处的幼儿园只有一个班级,两名教师,三到六岁的小挚友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混龄班相比大型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全额配置,我们既有羡慕之情又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混龄班看似“鱼目混杂”,时常给人一种错觉:大大小小的混在一起怎么教的好?上课时小班的闹得大班的怎么学?混在一起怎么管得好?大班的岂不是被小班的带着一天到晚只有玩……其实混龄班也没那么“混”!在我园近四年的混龄班教学的摸索和探究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了一些阅历,混龄班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我就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来报告大家 这学期开学初,午睡起床时间到了,岁数大的小挚友体验了两年的磨练,自己已经能够急速地穿好衣物和鞋子,并叠好被子等着老师来检查刚入园的小挚友别说叠被子了,就连穿衣服扣扣子都是麻烦,有的坐在那里无所事事的东张西望,有的自己学着穿衣服,结果扣子扣得上下歪歪扭扭的,有的裤子穿着个反的,引来大家哈哈大笑,甚至还有两个小挚友哇哇地哭着喊爸爸、妈妈我们两个老师只好一人一个娃,帮他们一边穿衣服一边说好话,别哭!别哭!我一声令下:“大挚友教小挚友穿衣服叠被子去。
一下子,一人一个帮扶对象,发扬小雷锋精神,教新生穿衣穿鞋叠被子,他们嘴里还念谈论叨的“你看,扣子和扣眼要对齐”、“被子的两个角要这样折”、“你的鞋子穿的反的,要这样穿才对”,不到特别钟,就明净利索地完成了起床整理的任务 上课的时候,我们把小挚友们按照岁数的大小分成三个组,唐老师就和新生坐一个组,帮我维持课堂秩序我们上课之前就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成三个等次,按照“初始—熟悉—理解”三个阶段分我给每个组发了一盒装有各种外形的纸片,让他们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类低龄组的大多数小挚友把各种外形的纸片在桌子上摆成一条长龙或者摆成一个圆形、三角形或者不规矩的外形;中龄组的把圆形摆成一组,长方形摆成一组,三角形的摆成一组;大龄组的能够运用已学的图形规律来摆放,有的按图形外形分类,有的按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的规律摆放小挚友们摆放好后我让三个组彼此看一看,说说你看到的图形摆放是什么样子的小龄组的温一鸣说:“我是摆着一个圆圈中龄组的李志杰说:“我是按图形的外形摆的大龄组的王玉蝶说:“我是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摆的然后,我把三个小组的成员一打通,混在一起彼此再摆一摆,并说出自己摆放的方法和理由。
结果,小龄组的掌管了几种摆放方法小挚友们彼此扶助,当小老师,真正的老师只是一个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让小挚友在互助互学中既学学识又能感受扶助别人的喜悦 在幼儿的团体生活中,有大量的教导资源,而同伴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教导资源之一在混龄活动中,虽然幼儿的进展水平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给了幼儿更多了解他人、向同伴学习的机遇幼儿是好模仿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就是伙伴,这是成人代替不了的不同年龄的伙伴在一起,可使他们每个人在某些时候成为别人的“老师”教导家艾伦研究察觉:同伴教学对扮演教导者角色的儿童有正面的影响幼儿热爱由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同伴指导,学习效果并不比由教师或其他成人直接指导差混龄模式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空气,使得幼儿相互为师,擅长彼此扶助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