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指导意见.docx
28页X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掌握效果评价报告应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方法》(总局令51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掌握效果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并参考本指导意见进行编制一、报告的组成报告分为报告正文与资料性附件二个部分文本格式见附件A二、报告正文内容1(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1.1说明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及项目组成1.2说明主要工程内容,与“预评价”时的变化与差异和评价范围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状况1.3说明项目试运行以及生产负荷状况2(第二章)布局与建筑设计评价2.1总体布局评价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分析评价包括下列二方面内容:2.1.1建设项目的功能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以及各功能区内建筑物名称及其方位2.1.2建筑物内各层功能分区布局参考例表2.1建筑物内功能分布表建筑物名称层次功能布置区域位置面积(m2)2.2生产设备布局评价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等相关要求进行符合性分析评价。
参考例表2.2生产设备分布表编号单元名称区域内位置单元面积(m2)设备名称设备数量2.3建筑卫生学评价依据建筑物的建筑结构特征,对照《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等相关标准要求,分析评价其防尘、防毒、防高温柔防噪声等设计、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等运行参数的符合性其中需留意强噪声、高温、高湿、大量使用强腐蚀性或高毒性化学物质、产生高危害性粉尘、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等的特别建筑卫生要求的分析评价包括下列四方面内容:2.3.1自然通风:建筑物结构特征、朝向、空间大小、通风面积、窗墙比例、屋顶气楼形式、内部建筑隔断及相邻建筑物间距等状况参考例表2.3建筑物自然通风参数表建筑物名称朝向长度(m)宽度(m)层高(m)可开启外窗面积(m2)窗墙比例(%)屋顶通风形式内部建筑隔断相邻建筑物间距(m)2.3.2全室机械通风:通风设备类型、数量、总风量、换气次数、人均面积、人均新风量及气流组织等参数参考例表2.4全室机械通风设置状况表单元名称通风设施数量总风量(m3/h)换气次数(次/h)人均面积(m2)人均新风量(m3/h)气流组织2.3.3空气调整:空调设备类型、服务区域、人均新风量及新风口与四周污染源(指有害气体逸散点或抽风排毒/除尘装置排风口)距离等参数。
参考例表2.5空气调整设备设置状况表单元名称空调类型服务区域人均新风量(m3/h.人)新风口与四周污染源距离2.3.4采光照明:各区域采光照明的方式、设备类型以及运行参数3(第三章)职业病危害评价3.1生产过程及原辅料的使用列出生产工艺方框简图,按顺序说明从原料到成品的工艺过程,建议结合有害因素存在和作用环节的工人作业方式、接触方式、设备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作出描述与分析说明原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产物、废弃物中化学物质的量、成分、物质形态、储存方式及储存场所等状况参考列表3.1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单元名称原辅料(产品、中间产物、废弃物)物质形态成分年用量最大储存量储存方式储存地点3.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接触状况依据各评价单元生产制度、岗位设置、设备状况、使用物料(包括原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产物、废弃物)、作业接触人数、作业接触方式、作业接触时间以及生产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说明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3.2.1生产制度、岗位设置状况参考例表3.2岗位设置状况一览表单元名称岗位工作地点人数班制每班工作时间备注3.2.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状况参考例表3.3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状况表单元名称岗位人数工作地点设备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注:设备状况分为全密闭、设备局部开口有负压、设备局部开口无负压、放开作业;接触方式分为自动化巡检、机械设备结合手工作业、手工作业;接触时间分为h/d、h/w。
3.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评价根据各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对照《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或《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等标准,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参考例表3.4化学因素检测结果分析表单元名称岗位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推断CMac(mg/m3)STEL(mg/m3)TWA(mg/m3)STEL/PC-TWA物理因素检测结果按各物理因素单位特点列表汇总3.4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程度及关键掌握点分析在3.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接触状况基础上,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发生(散)特点、毒性特点、对人体健康影响以及现场检测结果,作出危害程度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程度(风险)重点单元或岗位,即关键掌握点参考例表3.5关键掌握点分析表单元名称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状况毒性特点与对健康影响所致职业病检测浓度/强度作业方式接触时间频率人数3.5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5.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状况说明各单元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掌握、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等防护设施设立与运行状况,并附图表合理表述。
建议附影像资料参考例表3.6防护设施设置一览表单元名称作业点名称生产设备(台)防护设施(台)名称总数量运行数量名称总数量运行数量防护形式3.5.2局部通风设施检测与评价对局部通风设施的防护效果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包括罩口风速、掌握风速等内容依据局部通风设施调查结果与检测结果,评价其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参考例表3.7防护设施检测结果汇总表单元名称作业点防护设施罩口设置方式罩口风速(m/s)掌握风速(m/s)备注名称数量运行状况3.6应急救援设施评价对可能发生化学品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设置的各类应急救援设施,尤其是泄险沟(堰)、报警装置、事故通风、冲洗设备及急救用品等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状况等作出符合性评价参考例表3.8应急救援设施汇总表单元名称应急救援设施名称总数量运行数量完好数量3.7个体防护用品评价根据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依据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结果,对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或《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与维护》GB/T18664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所配备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参考例表3.9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状况序号岗位名称配置品种型号发放周期现场岗位人数现场佩戴人数备注3.8辅助用室评价在确定评价单元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的基础上,依据对辅助用室的调查结果对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等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所设置的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用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符合性。
参考例表3.10辅助用室一览表建筑单元楼层辅助用室名称面积设施配置备注3.9职业卫生管理评价依据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对照相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内容的符合性3.9.1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查阅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资料,核实人员培训持证上岗状况,依据单位规模、职业病危害状况、接触人数等分析评价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的合理性3.9.2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查阅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状况资料,分析评价计划方案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执行有效性3.9.3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查阅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以及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以及执行各类记录资料,分析评价制度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执行有效性3.9.4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查阅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及历年检测资料的记录与保存状况,分析评价完整性和合理性,并核实计划落实有效性3.9.5职业病危害告知查阅合同告知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及其可能的危害、防护措施及福利待遇等内容核实公告栏告知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浓度等状况,分析评价完整性和合理性3.9.6职业卫生培训查阅培职业卫生训制度以及培训教材、经费、培训记录以及考卷等资料,核实制度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计划执行落实的有效性。
3.9.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及执行查阅培职业卫健康监护制度以及计划、经费以及体检记录等资料,核实制度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计划执行落实的有效性3.9.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查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预案执行部门及演练状况记录资料,核实预案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演练有效性3.9.9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参考例表3.11警示标识、警示说明状况一览表单元名称区域/岗位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名称数量3.9.10职业病危害申报状况查阅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工作并取得行政管理部门的申报回执3.9.1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查阅各类职业病危害防治活动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保存形式、保存地点等状况3.9.12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查阅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包括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应急救援设施配置以及防护设施维护保养等费用的预算及其落实状况,评价其执行有效性3.10职业健康监护评价3.10.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依据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核实健康监护种类、项目、对象、周期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核实健康监护单位资质,并对体检率、检查项目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项目、对象及周期应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要求参考例表3.1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一览表健康监护类别岗位/工种危害因素应检人数实检人数目前正常其他健康损害复查人数禁忌证人数3.10.2职业禁忌证、需复查人员、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跟踪职业健康检查发觉的禁忌证、需复查人员、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复查状况,并分析评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4(第四章)建议4.1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运行阶段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