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5018932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2、 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3 、探究身边的声现象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教  具:音叉、扬声器教学过程:引入:播放《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手语,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自然界也有许多声音,既美妙又神秘问:自然界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答: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问:那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演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面的小人跳舞总 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引出:声源的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过渡:有声源,有物体正在发声,但是有声源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时候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为什么?学生发言: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

      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提示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大家看课本后讨论学生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结论: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总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活动: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课桌的一端,另一位同学在课桌的另一端轻敲一下,可以听到敲击声;学生利用器材制作土:例1、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总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把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引出:介质的定义: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讨论:百米赛跑时,小明先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听到枪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学生讨论结果: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讨论总结: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过 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大家首先看课本上声速的定义,然后看一下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声速的定义:声每秒钟传播的速度为声速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本节总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本节内容与生活非常贴近同学们家庭作业 探究声是否有能量)板 书 设 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声音的产生: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水源 、声源二 声的传播 :1 、水波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2 、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3、 声速: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 声速的两个决定因素:介质的性质,介质的温度4 、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课后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