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与健康.doc
6页化学元素与健康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组成人体的元素有60多种其中有钙、钠、钾、镁、碳、氢、氧、硫、氮、磷、氯等11种属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头20个元素内,另有铁、铜、锌、锰、钴、钒、铬、钼、硒、碘等十余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钠、钾、镁四种元素约占人体中金属离子总量的99%以上它们大多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当膳食中某种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下面是各种元素与其生理功能及日常来源的对照表:元素生理功能来源钠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食盐钾酶的激活剂蔬菜(植物生长需要钾,在植物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骨骼等硬组织不可缺少的元素,还与肌肉的收缩有密切的关系,它参与人体的许多酶反应、血液凝固,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巩固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钙(但要注意不要与会与钙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一起食用):动物骨、鸡蛋、鱼虾和豆类等含钙丰富镁酶的激活剂绿色蔬菜(叶绿素中含有较丰富的镁),豆类,虾蟹锌缺锌会引起营养不良,生殖系统失调,还对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对蛋白质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豆类、瘦肉、米、面铜铜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进细胞成熟、催化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并协同造血,缺铜会引起贫血和发育不良。
铜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协助DNA的复制动物肝脏、绿叶蔬菜、软体动物等都含有较丰富的铜铁铁是构成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并把CO2排出体外,缺铁会引起贫血症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菠菜(吃含铁高的物质忌饮茶)磷磷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牙齿、血液、脑、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仓库肉、虾、鱼、奶、豆等碘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缺碘会引起粗脖子病海带、紫菜、海参氟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氟会引起龋齿,但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含氟牙膏硒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会导致心血管病,还会导致溶血性贫血和克山病海米、肉类、动物肝脏、大米、大蒜、芥菜等下面介绍几种元素在的作用:一、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氮 氮占蛋白质分子重量的16%~18%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主要成分动植物体内的酶也是由蛋白质组成此外,氮也是构成核酸、脑磷脂、卵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由于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将氮称之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时,老器官首先受害,随之整个植株生长受到严重阻碍,株形矮瘦,分枝少、叶色淡黄、结实少,子粒不饱满,产量也降低。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有多种蛋白质的参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续例如,有血红蛋白;有生物体内化学变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酶(一大类很复杂的蛋白质);有承担运动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体蛋白等等各种蛋白质都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氮是各种氨基酸的一种主要组成元素二、生命必需元素——钙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大量金属元素,含量仅次于C、H、O、N,正常人体内含钙大约1~1.25kg每千克无脂肪组织中平均含20~25g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它参与人体的许多酶反应、血液凝固,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巩固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缺钙会引起软骨病,神经松弛,抽搐,骨质疏松,凝血机制差,腰腿酸痛人体每天应补充0.6~1.0g钙三、地球化学元素与健康——硒1、 硒与人体健康: 人体主要通过摄取并吸收食物、水和空气中的硒来满足肌体对硒的需要,但一般情况下通常是膳食中的硒决定人体硒含量水平硒在地表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于硒不富足环境中已有文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约有300多个县、近3亿人口处于低硒或缺硒环境中,仅个别地区处于高硒环境2、硒缺乏会引起疾病 人体摄入硒的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疾病。
当人体硒缺乏时出现肌营养不良,严重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晕气短、恶心呕吐,死亡率较高3、硒过剩会产生硒中毒 1817年瑞典科学院Jon Jakob Berzelius在实验室发现了硒1860年美国Nebraska州首次发现了使马致死的一种疾病碱毒病;另外在中国、哥伦比亚、墨西哥、南科达州等其他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名为“蹒跚病”的家畜病,后来经实地考察与动物实验证实,硒中毒是碱毒病和蹒跚病的病因四、地球化学元素与健康——氟氟缺乏与过剩与人体健康 摄取适量的氟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体从水、食物、空气中摄入氟化物氟在地理环境中属于易迁移元素,其含量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使得有些区域氟对人体供不应求,而有些区域则可能过量 人体缺氟有什么害处?自然环境缺氟的地区,儿童中往往流行龋齿病据文献报道,当饮水含氟量小于0.5毫克/升时,龋齿发病率高达70%~90%;当饮水含氟量为0.5%~1.0%毫克/升时,龋齿发病率为40%左右据我国的经验,在供水中加氟6年,儿童的龄齿发病率降低了50%使用氟化物牙膏也可以降低龋齿发病率 人体氟过量会产生氟中毒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性疾病,世界每个高氟地区,都有地方性氟中毒患者。
主要症状有: (1)氟斑牙: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最明显的体症 (2)骨骼、关节系统症状:疼痛是最普遍的自觉症状通常由腰、背部开始,逐渐累及四肢大关节及足跟等部位,也可遍及全身 (3)神经系统症状:地方性氟中毒神经系统受损约占10%,特点是沿受损神经根走向的放射性疼痛 (4)氟骨症:氟骨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关节的病理性矿化过度,需通过X射线拍片检查才能进一步确诊 地方性氟中毒可以预防吗: 预防氟中毒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氟的摄入量饮水型氟中毒地区,应以改水降氟为原则;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作为预防,不但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氟骨症患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五、地球化学元素与健康——碘 碘是什么? 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的主要原料碘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在地壳的含量位居第47位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 自然环境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和水(不包括海水)中缺碘导致植物(粮食或疏菜)、动物缺碘。
人吃了含碘低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碘不足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碘缺乏,这就是世界上自然环境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此外,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正常人每天需要多少碘? 为保证人类正常生理功能,每日需要的碘量是: a)成年人每日约100~150微克; b)青少年每日约200微克; c)儿童每日约75微克; d)婴儿每日约30微克; e)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则每日需400微克; f)食用碘盐是在原盐中加入1∶20000的碘酸钾,供缺碘地区的居民食用这是最经济实惠、最简便有效和安全的补碘方法因为食用碘盐来补碘经济、简便、有效、安全因此,普及食用碘盐是最好的补碘方法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高碘食物和高碘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若再食用碘盐,有可能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因此,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