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理科综合.doc
5页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6.在pH=1含Ba2+ 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C ) A. B. ClO- C. Cl- D. 解析:在含有Ba2+ 的酸性溶液中,弱酸根阴离子、ClO- 和不能大量存在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C ) A. Na2CO3、NaHCO3、NaCl、NH4Cl B. Na2CO3、NaHCO3、NH4Cl、NaCl C. (NH4)2SO4、NH4Cl、NaNO3、Na2S D. NH4Cl、(NH4)2SO4、Na2S、NaNO3 解析:碳酸正盐的水解程度大于对应的酸式盐,NH4Cl、(NH4)2SO4水解呈酸性,水解呈碱性,NaCl、NaNO3不水解 8.已知: (1) H2(g)+O2(g)=H2O(g);DH1=a kJ·mol-1 (2) 2H2(g)+O2(g)=2H2O(g);DH2=b kJ·mol-1 (3) H2(g)+O2(g)=H2O(l);DH3=c kJ·mol-1 (4) 2H2(g)+O2(g)=2H2O(l);D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C ) A. a<c<0 B. b>d>0 C. 2a=b<0 D. 2c=d>0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其热量之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2)式热量数值是的(1)式两倍,(4)式热量数值是的(3)式两倍,。
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热量数值大于0, 9.将0.1 mol / 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少 B. 溶液中c(H+)增加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pH增大 解析:一般弱酸稀释时,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加大,酸浓度减小,溶液中的H+ 和酸根离子数目增加,但由于溶液体积的增大,离子浓度不一定增大相对来说,c(OH-)会增大,即溶液的pH增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 1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 解析:A只适用于气态物质C无条件,无法比较D涉及酸分子中的可电离的氢原子数,比如,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二元酸是一元酸的两倍 11.若1 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2,则 ( B ) A. x=2,y=2 B. x=2,y=4 C. x=3,y=6 D. x=3,y=8 解析:按照烃燃烧的耗氧量可知:x+=3,4x+y=12,只有当x=2,y=4,此式成立。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C ) A. C2H2 B. CS2 C. NH3 D. C6H6 解析:NH3为三解锥形,N原子和三个H原子处于这个四面体的四个顶角上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D ) A. MnO2、CuO、FeO B. (NH4)2SO4、K2SO4、NH4Cl、 C. AgNO3、KNO3、Na2CO3 D. Na2CO3、NaHCO3、K2CO3 解析:A可以用酸区别,B可以Ba(OH)2溶液区别,C可以用盐酸区别 26.(16分) 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 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 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 / L盐酸中,得溶液C; ③ 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 L(标准状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 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 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B是 (2) 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 L,则该溶液中c(Mg2+)为 ,c(Fe2+)为 26. (1) 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Fe (2) 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 (3) Fe+2H+=Fe2++H2↑;Fe+2Fe3+=3Fe2+ (4) 0.67 mol / L;2.3 mol / L 27.(14分) 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
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8%、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 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M的分子式为 (2) 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C2H5OH+HO—NO2 C2H5O—NO2+H2O 硝酸 硝酸乙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 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4) 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 g金属钠。
27. (1) C3H5O9N3;NO(2) (3) , (4) 6.9 28.(14分) 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 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 原上层液体是 (4) 原下层液体是 (5) 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6) 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金属离子,其方法是 ,现象是 。
28. (1) 2I- -2e- =I2 (2) 2H+ +2e- =H2 (3) KI(或NaI)水溶液 (4) CCl4(或CHCl3等) (5)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6)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其它合理答案同样给分例如,若(3)中答NaI水溶液,这里答火焰呈紫色) 29.(16分) 抗击“非典”期间,过氧乙酸( )是广为使用的消毒剂,它可由H2O2和冰醋酸反应制取,所以在过氧乙酸中常含有残留的H2O2测定产品中过氧乙酸浓度c0涉及下列反应: ① + H2O2+ H+ = Mn2+ + O2+ H2O ② H2O2+2I- +2H+ =I2+2H2O ③ +2I- +2H+ =CH3COOH+I2+2H2O ④ I2+2=+2I-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配平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化学计量数填入以下方框内); (2)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反应④)选用的指示剂是 。
(3) 取b0 mL待测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a1 mol / 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耗用的KMnO4溶液的体积为b1 mL(反应①,滴定过程中KMnO4不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b0 mL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使溶液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能跟KI反应生成I2(反应②和③)再用浓度为a2 mol / 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用Na2S2O3溶液体积为b2 mL 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过氧乙酸的浓度(用含a1、a2、b0、b1、b2的代数式表示) (4) 为计算待测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c0,加入的KI的质量已过量但没有准确称量,是否影响测定结果 (填是或否) 解析: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宜采用化合价升降法加以配平由于I2与淀粉能互检,故可用淀粉来检验I2的存在与否由于待测液中含有过氧乙酸和H2O2,通过H2O2和KMnO4的反应可测得的H2O2量;通过待测液与KI反应可测知乙酸和H2O2的总量,从而可求得过氧乙酸的量,最后得到溶液中过氧乙酸的浓度因为用溶液滴定的是反应生成的单质碘,加入过量的KI能保证过氧乙酸和H2O2反应完全,但无须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