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的效果及优选研究.docx
5页火龙灸灸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的效果及优选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表现为腰部及患侧下肢部位的剧烈疼痛、麻木、无力等[1],发病率日益增高,并朝低龄化方向发展[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3]火龙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借助火的温热力,改善病变组织微循环,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4],能有效消除病灶及周围软组织水肿,通过促进分泌β-内啡肽减轻患者的疼痛[5]该技术在我院中医护理门诊开展多年,课题组前期临床研究表明火龙灸能有效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6]然而灸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灸量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镇痛效应,探索灸量与临床疗效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灸量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火龙灸治疗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30min治疗组、40min治疗组及50min治疗组,每组24例30min治疗组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5.87±12.69)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5.38±4.45)个月;40min治疗组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3.29±11.92)岁,病程5~19个月,平均病程(14.21±3.50)个月;50min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58±9.37)岁,病程6~20个月,平均病程(14.83±3.45)个月。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证属寒湿型中医辨证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有腰部慢性劳损、外伤或受寒史;经CT或MR确定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排除标准: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皮肤红肿、破损或过敏;妊娠或经期等不适宜做火龙灸患者1.2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选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其组成为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独活10g、羌活10g、木瓜10g、透骨草15g、海桐皮15g、牛膝15g、细辛5g、甘草5g,将上药碾细末打成药粉备用治疗过程:①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和保暖②取药粉15g加入蜂蜜及热水,搅拌均匀成糊状,放入长24cm、宽17cm、厚1cm的药饼模具中压平整,取出药饼贴敷于患病部位③药饼四周先铺四条双折的干毛巾,再覆盖四条双折的湿热毛巾,并取一湿热毛巾盖于药饼上,沿药饼边缘1cm处略按压成环状凹陷④用注射器抽取95%乙醇30mL,沿着环状凹陷及内表面均匀滴洒,之后点燃,待药饼发热至患者自觉不耐受时,取另一条湿毛巾盖灭火焰,直至灸处温热感消退后再次点燃施灸。
根据对应分组,每次治疗时间分别为30min、40min及50min施灸过程中要时刻询问患者的感受,防止烫伤1次/d,5次1疗程,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1.3观察指标1.3.1VAS评分在0~10cm刻度的线段上,让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段上标明相应的点,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重其程度分级标准为: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1.3.2M-JOA评分由日本骨科学会制定,总分为30分,包括自觉症状(6分)、客观体征(12分)、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2分)总分越低,其功能障碍越严重1.3.3临床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患者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70°以上,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接近70°,基本恢复工作;有效: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受限,可担任较轻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不能胜任工作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治疗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T3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VAS评分比较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7.713,P<0.001);3组间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40min治疗组仍低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0min治疗组与50min治疗组相比,VAS评分虽降低,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2.2M-JOA评分比较组别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4.203,P<0.001);3组患者治疗前M-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3个月后,M-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3个月后,M-JOA评分均有所下降,但40min治疗组仍高于其他2组(均P<0.001),30min治疗组与50min治疗组相比,M-JOA评分虽升高,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3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比较2.3总有效率比较火龙灸30min治疗组与40min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火龙灸50min治疗组与40min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min治疗组、40min治疗组、50min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100.0%和87.5%,表明40min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见表3表33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例)3、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痹症”范畴[8]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及其相应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和反射的改变[9]本病以感受寒湿之邪多见,风邪少见,治则为散寒行湿,温经通络[10],其中医治疗原则包括温经、散寒、祛风传统疗法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1]腰椎间盘突出病因内伤与不内外因、不外乎外感年久不愈则累及下肢不可转侧行走,病势堪笃,甚至卧床不起[12]本质为本虚标实,外感、跌仆闪挫为标,多以肾虚为本;外因乘虚而入,或为瘀血阻滞经脉、或为湿热、或为寒湿,气血通行不畅则痛;肾虚者或为阴津亏虚、或为肾阳不足[13,14]。
寒湿型临床症状畏寒、喜温及肢冷,因此应从散寒、助阳与温肾入手,寒邪客于腰府则凝滞不通,不通则痛[15]火龙灸属温热疗法,通过大面积、大剂量渗透的温热方式使经络畅通,激发经气,内达脏腑,外通肢节,从而达到温通气血、通络开痹、活血化瘀、引邪外出等作用[16],改善了神经根受压状态与促进了受累神经的修复,有助于增加病灶组织血液灌注量[17],临床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诸多研究[18,19]表明,不同的灸量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并不是灸量越强,疗效越好亦有研究[20]表明,一定的施灸时间后,灸量的疗效就达最高值呈饱和状态,继续施灸并不能使疗效增加,反而降低疗效因此,最优灸量的选择,对于规范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灸量的积累是火龙灸起效的前提,合理控制灸量是疗效与安全达到平衡的关键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得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40min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30min治疗组与50min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作出推论,火龙灸施灸时间>40min时,则疗效趋于稳定,不随时间延长而增长;若继续延长施灸时间或可再次出现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后证实。
基于目前临床观察结果,考虑到若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引起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而增加不适感,及存在皮肤烫伤的风险综上所述,应用火龙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治疗40min组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远期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故治疗40min组为优选的火龙灸治疗时长参考文献:[2]孙钰,江文文,王鹍,等.不同针刺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184-188.[3]黄裕,姚文凤,李哲琳,等.中药蜡疗护理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63-166.[4]施培华,朱炜.四子散火龙灸联合痛点贴敷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6):732-733.[5]陶志东,陈智能,吴祥宗,等.中医火龙铺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1):79-80.[6]周小芳,庄素芳.加味乌头散火龙灸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OA及SF-36评分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04-108.[7]张华,贾龙,徐斌.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证型的手法治疗时间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8):25-28.[8]孙明亮,高翔,李黎,等.圣愈汤加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56-1359.[9]高翔.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4):683-686.[10]庄金刚,王圆圆,钱旭,等.益肾蠲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7):148-150.[11]杨海龙,张永臣,贾红玲,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9):86-90.[12]李柏鹃,俞翔英.联合式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9):2417-2420.[13]赵波,李召政,朱良勇.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9):2997-3001.[14]王林伟,张建新.经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9,59(22):86-88.[15]郭清华,黄鹏.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脊柱生物力学改变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13):74-77.[16]李耀新.火龙灸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2):134-136.[17]杨丹,王亚丽,张婷.平衡火罐配合火龙灸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04-2406.[18]周亚锋,严伟,殷建权.正交设计优选肾阳虚型前列腺增生症隔附子饼灸灸量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642-645.[20]田岳凤,贾翠娜,翟春涛,等.隔药饼灸小同灸量对免疫抑制兔体质量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0):1200-1203.周小芳,方群,章旭萍,骆寒冰,顾敏洁,郭芳芳.基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评价的火龙灸灸量优选研究[J].中华全科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