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理数活动单2.doc
8页课题: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16~P17.1.将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观察所得到的7个加式中的加数的符号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再从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观察它们的结果,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小组讨论,交流).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活动二阅读课本P18例1,例2后,完成下列各题.1.计算: (1); (2); (3); (4); (5). 小组交流本题答案并思考:运用加法法则计算结果时,应先确定结果的 ,再确定结果的 .2.某日某地早晨的温度为-4℃,到了中午上升了6℃,求该地中午的温度. 自我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把困惑在小组内交流.【课堂练习】1.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3)+(+8); (2) 6.18+(-9.18);(3)16+(-25); (4)十24+(-35); (5)(-2.48)+(+4.33); (6)+(-7.52)+(-4.33);(7)(-10)+(+6); (8)(+12)+(-4);(9)(-5)+(-7); (10)(-0.9)+(-2.7).2.某仓库原存货物840吨,六天中每天货物运进运出的情况如下(运进记为正,运出为负):+46.5吨,-25.8吨,+34.8吨,-18.4吨,+75.2吨,-9.3吨,现在仓库中存货多少吨?课题: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运用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加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过程】活动一1.复习(1)有理数加法法则:(2)小组内每人互出三题交换完成.2.阅读课本P19例3以上的部分,结合小学所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思考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是否也满足?3.阅读P19例3,计算:(1)23+(-17)+6+(-22); (2)(-2)+3+1+(-3)+2+(-4);(3)16+(-25)十24+(-35); (4)(-2.48)+(+4.33)+(-7.52)+(-4.33).思考:上面4题你是怎样简便运算的,用到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律(小组交流).活动二阅读课本P19~P20例4,并完成:某班1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数,记录如下:-7,-10,+9,+2,-1,+5,-8,+10,+4,+9求他们的平均成绩.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12-(-18)+(-7)-15 2.5.6+(-0.9)+4.4+(-8.1) +(-0.1) 3. 4.5.一天,甲乙两人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甲在山顶测得温度是 -1ºC,乙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ºC,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ºC,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6.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 +8、-9、+4、+7、-2、-10、+18、-3、+7、+5.回答下列问题: (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 (2)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及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21的问题,观察③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合作完成P22的探究后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 ,用符号语言表示减法法则为: .容易发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质是把减法运算转化成 法运算.活动二阅读P22的例5后(注意例题的书写格式),完成下列运算.(1)18-(-3); (2)(-3)-18; (3)(-18)-(-3); (4)(-3)-(-18); (5)(-3)-[6-(-2)]; (6)15-(6-9).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所得到的答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计算:(1)15-21; (2)(-17)-(-12);(3)(-2.5)-5.9;2.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3.某地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并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2.掌握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方法,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3.理解两数之差的符号与这两数的大小关系之间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并完成课本P23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1.若>,则 0; 若=,则 0; 若<,则 0.上述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2. 运用1中的结论,化简:(1)如果<4,那么 ;(2)如果,那么 .活动二阅读课本P23例6,并完成本页归纳后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1);(2).思考:(1)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上面两个式子中的括号和加号能省略吗?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8 ~ P29 剩余的内容.2.将式子(1);(2).写成不含括号和加号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来并进行计算.(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从知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小结).【课堂练习】1.计算(1)1-4+3-0.5;(2)-2.4+3.5-4.6+3.5;(3)(-7)-(+5)+(-4)-(-10);(4)-5.13+4.62+(-8.47)-(-2.3);(5)(-20)+(+3)-(-5)-(+7);(6)(-32)-(+17)-(-65)-(-24).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1)x= -3,y=-2,z=0,w=5; (2)x=0.3,y= -0.7,z=1.1,w=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