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地理(新高考专用) 人口、资源、环境 (解析版).pdf
15页热点0 6人口、资源、环境热点导航一、热点话题(热点话题追踪)(1)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2)敦煌光热+120MW光伏发电(3)青海隆宝滩湿地(4)甘肃省盐碱耕地综合治理二、热点解读(从热点中解磷地理信息)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2.光伏发电的区位因素3.光伏电站对环境的影响4.盐碱地的治理措施5.湿地的作用三、限时检测(6 0 分钟喔时检测)对学生的综合性思维的考查、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是高考试题的组成主体主要是选取当前具有突出成就、重大意义的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如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港珠澳大湾区建设、瓜达尔港建设等)来考查相关领域的知识点,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点追踪(1)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含义: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 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 6 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进入老龄化成因: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平均寿命延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低我国的老龄化: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发展迅猛;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高龄化趋势加剧;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养老服务服务内容生活照料类:托老、购物、家政服务、特殊照顾等医疗保健类:健康体检、疾病防护、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等文化教育类:安全教育、老年学校、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图书阅览等其他类型:法律维权、体育健身、志愿服务、应急救援服务等服务模式名称基本内容家庭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保障老年人的需求,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机构养老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建立养老机构,为老年人集中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2)敦煌光热+120MW光伏发电龙源电力甘肃敦煌“光热+”项 目12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再添绿色动力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2.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68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助推地方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光伏科技,绿动未来该项目助力能源结构优化,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3)青海隆宝滩湿地作为湿地大省,青海省湿地面积为712.39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居全国前列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2023年,青海省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层面湿地保护和公益司法协作机制,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玉树隆宝滩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新增泽库泽曲、曲麻莱德曲源、乌兰都兰湖3处国家重要湿地,填补了我省国家重要湿地空白4)甘肃省盐碱耕地综合治理a盐碱化形成过程: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进入到土壤;后随着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b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势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或只 灌 不 排)c主要措施是先行先试、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轻度盐碱耕地重点采用“培肥控盐”技术,中度盐碱耕地重点采用“节水阻盐”技术,重度盐碱耕地重点采用“灌水降盐”技术;探索“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为主的“适种抗盐”技术,筛选特色耐盐碱作物12个;建立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12套,强化科技、水资源、资金等保障,加快特色耐盐碱作物筛选与应用,为全省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探索可复制模式沿海地区盐碱化成因自然原因: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人为原因: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水入侵(海水倒灌)d 危害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附近表土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腐蚀各种港口设备。
f执 占 经 透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缺点优点:清洁可再生;分布广;可就近供电;建设周期短;操作维护简单缺点: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大;能量密度低;占地面积广;储能难;系统建设成本高;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过程中不环保2.光伏发电的区位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的地区: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的地区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低、素质高的地区国家及当地政策支持力度大;与光伏产业基地距离近3.光伏电站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地表植被:表土裸露,易产生扬尘;减少地表光照,降低土壤温度日较差;减弱风速:减弱水分蒸发;减少风沙灾害:产生光污染,影响鸟类生存光板定期请洗消耗水资源,易产生水污染;零件维修更换,易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4.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种植耐盐碱作物;深耕深翻;鱼塘一台田模式;增施有机肥;农田覆盖5.湿地的作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限时检测一、选择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指由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待自己需要时再取出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养老模式1998年我国引入“时间银行”,2018年将其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
下图 为19982020年我国“时间银行 的发展过程及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萌芽探索期60-快速发展期创新增长期1001998 2003 2008 2011 2014 2017 2020/年份城镇 乡 村1.我国引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初衷是为了()A.充实老人退休生活 B.减轻社会养老压力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发挥老年人余热2.创新增长期,驱动我国“时间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金融服务业发展 B.劳动力供给过剩C.经济水平的提高 D.政府的支持力度3.与乡村相比,城镇的“时间银行”发展更快,主要原因是()志愿者数量多居民邻里亲近养老建设水平高社会养老需求大A.B.C.D.【答案】1.B 2.D 3.A【解析】1.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平均年龄越来越大,社会养老压力大,“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通过年轻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并将服务时长换算成时间币存入“时间银行”,待自己需要时再取出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的这种养老模式,有利于减轻我国社会养老压力,故B正确;“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并不是为了丰富充实老年人的生活,主要由年轻人和低龄老年人参与,故A错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故C错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并不是为了发挥老年人余热,而是为了让老年人老了有人帮忙养老,故D错误。
故选B2.结合材料可知,创新增长期“时间银行”呈现爆发式增长,“时间银行”爆发式增长说明增长速度极快,能跟爆发式增长对应的,也只有政府政策,故D正确;金融服务业发展促进的是普通银行的增长,与“时间银行”关系不大,故A错误;老龄化程度一直在加剧,劳动力供给不足,不会导致某一年“时间银行”呈现爆发式增长,故B错误;经济水平的提高无法促进“时间银行”爆发式增长,故C错误3.城镇年轻人、低龄老人思想更进步,城镇志愿者数量多,为老人服务的时间总量多,导致城镇时间银行发展快,正确;乡村居民邻里关系应该比城镇好,即邻里关系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错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社区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社区通常更加发达,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机构,养老建设水平高,而农村地区的社区资源相对较少,正确;农村的青年人外出打工较多,留守老人比例较大,对时间银行的需求大,错误故正确,故选A点睛】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或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
q 值为驱动力指标,取 值 范 围 为 值 越 大 表 明 因 子 对 人 口 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 值)中游地区(q 值)下 游 地 区 q 值)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4.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A.劳动人口流入B.劳动人口流出 C.出生率低 D.死亡率低5.“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A.环境优美 B.未富先老 C.自然增长快.D.工资水平高6.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 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答案】4.A 5.B 6.A【解析】4.由材料可知,q 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从表中可知长江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相比,人均GDP的 q 值大,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使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减轻。
故 A 选项正确,B C D 错误5.“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说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养老机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其老龄化反应了本区未富先老故 B 选项正确,ACD错误6.通过对上述题的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人口流动而产生的,故 A 正确,BCD错误点睛】未富先老是一种社会现象未富先老”通常被看作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一般指我国在经济不 够 发 达、人民生活不够富裕的条件下,6 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7%,提前步入老龄社会即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进入三峡工程为综合性水利枢纽,2006年正式运营,长江汛期时,库区水位控制在145米,枯水期时为175米小 江(三峡大坝上游长江一级支流)受三峡库区水位变化影响,形成65平方公里消落带,引发多种生态问题为此,2007年当地政府在小江(开州段)修建水位调节坝,坝上水位常年保持在170米左右,形成汉丰湖,并在湖岸引种中山杉(湿地乔木),图为小江及调节坝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三峡水库水位运作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水位为145米,B.夏季水位为145米,C.冬季水位为175米,D.冬季水位为175米,其目的是防洪排浑是因为上游来水少是因为上游来水多其目的是观光旅游8.在湖岸引种中乔木的主要目的是()A.调蓄径流 B.固土护坡 C.防风固沙【答案】7.A 8.BD.净化空气【解析】7.长江汛期时,三峡库区水位为145米,为可能发生的洪水腾出一定的库容量,A 正确。
夏季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降水多,上游来水多,B 错误冬季为当地旱季,降水少,上游来水少,C 错误冬季将水位维持在175米的较高水位,可以储存一定的水量,为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保障,D 错误8.中山杉种在湖岸,调蓄径流的作用微弱,A 错误因三峡库区水位季节变化形成的消落带,在湖岸引种中山杉,目的是固土护坡,减少消落带的水土流失等问题,B 正确当地位于湿润地区,风沙活动较少,无需防风固沙,C 错误净化空气的需求主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湖岸原为消落带,人口分布较少,D 错误点睛】不同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的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