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探究的教学案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3799413
  • 上传时间:2023-1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探究的教学案例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探究的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②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②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中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③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贯彻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②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①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设计;②中和反应的实质③通过实验建立直观印象,感受研究过程教具准备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小烧杯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们的认识是在科学家拉瓦锡的基础上认识的,其实在拉瓦锡之前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究,但都没有得出相关结论,而拉瓦锡对空气又没有认识,可是他通过自己的猜想与实验,在前人的基础上来得出了空气的组成。

      那么我们的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但学习手段是什么呢?学生答:以实验为基础可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里,有一类反应是很重要的——酸碱的中和反应,同学们能有科学家意识来对酸碱的反应完成探究及知道酸碱反应的实质吗?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对它们的反应进行探究引入新课:[板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而对于很多可溶性的酸和碱的反应我们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它们反应的实质所在,所以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到底能否发生反应如果能反应,发生的是什么反应?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探究的一般步骤(p13)[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探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并为这个探究目的积极思考[问题]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猜想]1、氢氧化钠和盐酸不会反应? 2、氢氧化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 3、如果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可能有那几种组合? ①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②盐酸有剩余:有氯化钠和盐酸;③盐酸不足: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将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混合,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和盐酸不会发生反应;实验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逐滴滴加盐酸,观察现象;红色逐渐消失;氢氧化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拓展]对于反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我们通常怎样进行探究(教材上怎样进行,我们可以怎样进行)。

      比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在我们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了酸碱能发生反应,那么现在我们对实验1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情况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观察现象;②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a、投入一小块活泼金属镁;b、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加入碳酸钠粉末加入,观察现象;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滴加到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观察现象;①溶液PH=7;②a、金属的表面产生大量气泡b、溶液PH<7;c、产生大量气泡③溶液PH>7;①溶质只有氯化钠;②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2HCl+Mg=MgCl2+H2↑2HCl+Na2CO3=2NaCl+H2O+CO2↑③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不能只根据有没有明显的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说反应不进行,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面, 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个趋近完美的过程试着书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找出书写这个方程式的特点[板书]HCl+NaOH=NaCl+H2O [总结]酸+碱=盐+水HCl+NaOH=NaCl+H2O 实质:H+ + OH-=H2O 练习:一、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1、盐酸和石灰水反应; 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3、硫酸和石灰水反应;二、氯化钙中混有盐酸,我们怎样得到纯净的氯化钙?三、盐酸中混有氯化铜,我们加入氢氧化钠来探究中和反应时,用坐标的形式绘制出来。

      提示:横坐标代表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纵坐标代表生成沉淀的质量)[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通过让学生小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也初步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科学家对化学的贡献,引入科学探究的重要性二)活动探究,获得新知      层层递进,探索出新知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体会到化学的重要四)交流讨论,归纳小结  学生回顾、反思、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酸和碱之间反应的探究一、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HCl+NaOH=NaCl+H2O 实质:H+ + OH-=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良土壤酸碱性; 2、处理废水;3、用于医疗; 4、用于日常生活酸和碱之间反应的探究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教育局和我们学校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科学探究”专题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我的落脚点是围绕着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课题2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来引导学生对探究题的解题。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课题2的内容教材编写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PH及其应用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联系,教材安排了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本课继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之后,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这就更体现了其重要性一方面这部分知识为升入高一级学习作准备;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为学生进入社会具备必要的化学知识作准备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②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②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中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③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贯彻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②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①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设计;②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通过实验建立直观印象,感受研究过程二、说教法本课题内容紧密联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引导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猜想、实验,适当结合教师讲解,不仅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形成从我做起,关注社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三、说学法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但还需要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更需要发展和提高本课题根据生活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实践,让学生猜想解决的办法,从而实践验证假设这样采取引导探究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以利于学生长足发展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体验成功四、说教学设计1、问题情境引入:复习科学家对化学的贡献及化学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为新课知识作铺垫,设问: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同时也为本课新知学习作引子2、探究:酸与碱会发生什么反应?让学生亲身做稀HCl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实验,观察其现象,进一步分析、讨论,认识中和反应,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使让学生感受认识物质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同时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体验成功3、探究: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何应用?通过前面问题的探究,学生已获得了新的知识这个问题的探究有利于这些知识形成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部分由学生猜想、实验、思考、讨论后小结形成结论其猜想及实验设计尽量让学生说,以鼓励性评语加以激励,由老师对应每一部分板书要点,从而强化印象,突出要点最后由学生总结,以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通过练习和作业进一步巩固,使书上的知识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以设问:你还可以举出中和反应的事例的问题结束本课题引发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在学生已有基础之上,使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的生长,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教学,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模拟科学探究真理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这种“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1.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如果要发生反应,发生的又是什么反应?这样层层递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通过实验充分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有些反应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的发生2.学生从较不完善的实验设计到较完善的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设计的推敲,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需要缜密的思维,同时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3.在学生实验中强调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