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消费文学文学消费.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63928144
  • 上传时间:2022-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论消费文学文学消费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消费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形态,日益受到重视畅销书、时尚杂志、明星般的写,令人们目不暇接这些写手及其作品深深混杂在市场运行的流水线上,参与并促进社会生产,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力这一状况令人们喜忧参半关注消费文学,解读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渊源,机警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文学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保持清楚、冷静的头脑,应对好时代的挑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番探析     一 “消费”观念的转变    消费文学的大行其道,它不仅自己在商业战场上大获全胜,而且它还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群众的审美情趣,反映甚至代表着时代的审美趣味所以,消费文学席卷而来,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现象,还是一个社会现象它折射出了目前这个时代观念与精神的转变,这个转变概括落在“消费”观的转变上早期,“消费”这个词语被认为是滥用、挥霍,被理解为是一种经济损失或一种政治、道德价值的沦丧这种思想究其根本是来源于西方在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它提倡俭朴、节制,激励人们通过努力工作、俭朴而致富。

      这种清教徒的禁欲的观点,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形成一种类宗教情结,也为资本主义的初期进展做出了巨大付出到18世纪后期,伴随着物质的丰富,社会开头了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消费这一词语开头作为一种中性的、技术性的术语被使用①国家政策开头含蓄地“强调个人消费”②在争议中,人们对于消费的认可逐渐地确立了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不但不是一个贬义词,反而成为一个褒义词,人们不以消费为耻,而以消费为荣,认为提高消费水平是自己才能的实现,是对自己人生与个人价值的断定消费者成了现代社会里的英雄  消费观念的转变,引发了学者们的斟酌与研究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文化举行了考察,代表者有罗兰・巴特、玛丽・道格拉斯、布尔迪厄等在这些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当代法国出名思想家鲍德里亚,著有《消费社会》等代表作他认为我们现在所消费的都不是物,而是在消费符号,生活在一个拟像的、复制的社会里,并被这些复制出来的拟像所操纵鲍德里亚的思想在后现代文化研究中影响深远  消费文学正是在这消费观念变革、消费文化确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可以说,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文化的形成,正是孕育消费文学成长、成熟的温床在如此的温床之中,作家们也开头了“像游手好闲之徒一样逛进市场,貌似只为四处瞧瞧,实际上却是想找一个买主”③。

      于是乎,消费文学的形成到这里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 与经济拜把子    或许,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如此精细现在,文学,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到文学实现,都与经济、商业、金钱有着纠缠不清、错综繁杂的关系文学与经济貌似成了拜把子的异姓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相连  概括表现为:1.在文学创作(或生产)上创作动机上的利润先行,不但使作家追求产量,追求字数,而且使创作成为一种职业,成为一种谋生、养家糊口的途径功利性的创作,使文学写作成了批量生产,这难免导致作家对于非功利的恬静观照的创作体验的疏忽2.在文学作品(或艺术价值)上由于迁就群众口味,过调配合群众的审美情趣,导致了文学的快餐化快餐文学以一次性、无深度为显著特征从强调作品的意义、审美价值转向了强调作品的消遣、消遣功能同时,当禁忌成为卖点,当隐私成为卖点,当身体写作成为卖点,这些,其实已经使失去了其本来关于文学题材的突破、创新上的虔诚恳态,文学的神庙就必然骚乱起来3.在文学实现(或采纳)上销售量成为衡量文学作品告成与否的重要标准作家、书商关注的重心都由创作环节转移到销售环节上不关注消费,不关注市场的文学日益失去话语权。

      而与市场经济搞好了关系的,深谙市场规律的作家,如海岩,那么是如鱼得水,名利双收市场或金钱的高速运行,必然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含金量然而,历史确定会在滚动中沉淀下一些厚重的作品这些经受了考验的作品在后代人的眼中将是这个时代文学中的明珠,为人仰慕这是文学的必然也是大多数在真诚的、辛勤写作着的人们心中埋藏的最大心愿  不过,话说回来,文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唐宋、魏晋时候,文学那么与文人仕途是否亨通有着精细的联系在“学而优那么仕”的风气下,文章写得好,就可以入仕、为官,步步高升这些,就是当时文人的敬仰,标志着告成、人生得意,被认为是人生价值的高度表达而现在,文学那么与经济精细联系,同荣共辱它们其实理出一辙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一下消费文学的写们的苦衷,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付写手与市场、文学与消费之间的合谋    小结:行走在边缘与主流之间    由于消费与文学之间的缠绕,消费文学显得更加另类假设说传统文学像一个害羞、内敛、温柔的处子,消费文学那么像一个花枝招展、眼波流转的妇人它在边缘与正统之间摇摆一方面,消费文学通过市场、媒体的霸权优势,塑造社会群众的审美情趣,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俨然成为这个时代文学的民间老大。

      这些都表达出了消费文学的过人之处,积极参与文学的市场化操作,与时代俱进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大批量生产、复制,导致价值的减退,诗意的被扼杀,对文学正统造成冲击,使文学面临着解构的危机人们发出疑问,消费文学,这毕竟是文学的进步,还是文学的妥协、放弃我们毕竟是在拯救文学、坚守文学,还是在毁坏文学、放弃文学  总之,在文学的市场化过程中,务必高度机警、防止文学的庸俗化在边缘与主流之间找到一个不偏不倚的支点,使其既能发挥消费文学的时代精神,又能最大化的守住文学性、诗性同时,促进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健康进展,使文学既能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需要,又能留存其诗性风流    解释:  ①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1页  ②[英]弗兰克・莫特著,余宁平译:《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页  ③[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兴隆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页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