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广东省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25页广东省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竺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龙一样,蛇在古代也被视为吉祥和延年的象征之物下列与蛇有关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料为金属的是A.伏羲女娲绢画B.鎏金铜玄武C.青瓷蛇俑D.灰陶玄武瓦当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伏羲女娲绢画是蚕丝制品,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B.鎏金铜玄武主要材料是金属,B正确;C.青瓷是陶瓷制品,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错误;D.灰陶是陶瓷制品,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故答案选B。
2. 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成功点火起飞,实现了多个首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采用液氧和煤油为推进剂,其燃烧产物为CO2和H2OB. 采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的贮箱,铝锂合金的硬度和密度均比纯铝小C. 采用与液氧相容的冷氦增压技术,氧分子和氦分子中都含有非极性键D. 火箭发动机以具有极高熔点的金属铼(Re)为材料,Re属于主族元素【答案】A【解析】A.煤油主要是C10~C16烷烃、环烷烃等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B.合金的硬度一般都比各组分的硬度大,所以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故B错误;C.氦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故C错误;D.铼的原子序数为7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ⅦB族,故D错误;故选A3. “硬核科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烯涂料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石墨烯属于电解质B. “华龙一号”的核反应堆以235U为燃料,235U与236U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 “雪龙二号”雷达系统使用碳化硅材料,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我国光量子芯片使用铌酸锂(LiNbO3)晶体调控光子、LiNbO3是共价晶体【答案】C【解析】A.电解质研究对象是化合物,石墨烯是碳的单质不属于电解质,A错误;B.235U与236U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B错误;C.碳化硅硬度高,耐高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D.铌酸锂由阴离子和阳离子通过离子键构成,属于离子晶体,D错误;故答案选C。
4. 自然界的壮丽展现化学之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晶莹剔透酉花飞扬,六角雪花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B. 五彩缤纷烟花灿烂,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C. 萤火虫如繁星点点,萤火虫发光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自然雕琢溶洞奇观,溶洞形成CaC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A.六角雪花的形成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在生长过程中自发形成规则的几何形状,A正确;B.焰火的五彩缤纷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在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跃迁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B正确;C.萤火虫发光是由于体内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C正确;D.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D5. 一种固态氧化物电解池能电解CO2和H2O制备合成气(CO、H2),其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B. O2-从a电极移向b电极C. b电极上CO2的反应为CO2+2e-=CO+O2- D. 生成的O2中的О元素均来自CO2【答案】C【解析】在a电极,O2-失电子生成O2,则a电极为阳极;在b电极,CO2得电子生成CO和O2-、H2O得电子生成H2和O2-,则b电极为阴极。
A.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阳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A不正确;B.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a电极为阳极,则O2-从b电极移向a电极,B不正确;C.b电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O和O2-,则b电极上CO2的反应为CO2+2e-=CO+O2-,C正确;D.在b电极,CO2得电子生成CO和O2-、H2O得电子生成H2和O2-,则生成的O2中的О元素来自固态氧化物、CO2和H2O,D不正确;故选C6. 提纯粗乙酸乙酯〈含乙醇和乙酸)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a为A. 分液 B. 蒸馏 C. 萃取 D. 升华【答案】B【解析】粗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则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后,有机相中主要是乙酸乙酯,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氯化钙,其主要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留的少量水,此时有机相中主要是乙酸乙酯和少量沸点不同的杂质,然后蒸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则操作a为蒸馏A.由分析知,操作a为蒸馏,A错误;B.由分析知,操作a为蒸馏,B正确;C.由分析知,操作a为蒸馏,C错误;D.由分析知,操作a为蒸馏,D错误;故答案选B7.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聚乳酸制作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聚乳酸呈酸性B用FeCl3溶液刻蚀覆铜电路板氧化性:Fe3+>Cu2+C在自行车链条表面涂机油机油可隔绝空气,减缓金属发生吸氧腐蚀D用液氨作工业制冷剂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聚乳酸可降解,且对人体无害,所以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与它具有酸性无关,A符合题意;B.氧化性:Fe3+>Cu2+,可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所以可用FeCl3溶液刻蚀覆铜电路板,B不符合题意;C.机油可隔绝空气,在自行车链条表面涂机油,可减缓金属发生吸氧腐蚀,C不符合题意;D.液氨汽化时可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可用液氨作工业制冷剂,D不符合题意;故选A8. 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SO2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SO2B.收集SO2C.验证SO2的漂白性D.验证SO2的氧化性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用浓硫酸和铜制二氧化硫需要加热,图中未加热,A错误;B.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短管进长管出,B错误;C.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使其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验证漂白性应用品红溶液,C错误;D.二氧化硫可以将硫化氢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D正确;故答案选D。
9. 如图所示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B.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 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1molNaHCO3发生反应D. 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A.该化合物分子中,不管是苯环碳原子、还是取代基中的碳原子,都无孤电子对,且都形成3个σ键,都发生sp2杂化,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A正确;B.该有机物分子中,苯环、酚羟基、羧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碳碳双键都能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该有机物分子中,酚羟基不能与NaHCO3发生反应,只有羧酸能与NaHCO3发生反应,所以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1molNaHCO3发生反应,C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羧基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不正确;故选D10. 以燃煤电厂烟气中的SO3、NH3和H2O为原料可制备化工产品NH4HSO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NH4HSO4晶体中含有离子的总数为3NAB. 1.8g中含有中子的数目为0.9 NAC. pH=12的氨水中含有的数目为0.01 NAD. 标准状况下,22.4LSO2与11.2LO2充分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答案】B【解析】A.NH4HSO4中含有1个和1个,1molNH4HSO4晶体中含有离子的总数为2NA,A错误;B.中含有18-8=10个中子,1.8g的物质的量为=0.09mol,含有中子的数目为0.9 NA,B正确;C.未说明pH=12氨水的体积,无法计算含有的数目,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1.2L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SO2和O2反应生成SO3的过程是可逆的,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2NA,D错误;故选B11. 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挤压装有浓盐酸的滴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处KMnO4换为MnO2也可完成实验探究B. b处纸最终会变为红色,c处变为黄褐色C. 若d、e两处红色纸团均褪色、d处褪色更快D. 若f处为饱和NaCl溶液、实验后将其滴入烧瓶可吸收剩余氯气【答案】C【解析】A.浓盐酸与MnO2制Cl2需要加热,A错误;B.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水分和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b处为石蕊溶液,与氯气反应有次氯酸生成,会先变红色后褪色,c处的KI与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变为黄褐色,B错误;C.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水分,故均产生HClO,d、e两处红色纸团均褪色,因d处为湿润的红色纸团,故褪色更快,C正确;D.饱和NaCl溶液可吸收HCl不与氯气反应,可用NaOH吸收,D错误;故选C12. 如图所示物质烘焙时可生成具有香味的化合物已知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Z原子和基态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