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3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69537954
  • 上传时间:2024-07-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29.01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整合提升篇专题三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走上富强道路本专题总结中外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使我们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秦国主要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加强刑罚;建立县制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需要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为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与汉族通婚3.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戊戌变法: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广开言论,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校,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这次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同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查理·马特改革:8世纪,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一改革奠定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2.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沙俄的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是明治天皇时期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5.罗斯福新政: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打击下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统治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6.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掌握党政大权后,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未突破斯大林模式,取得的成就不大8.匈牙利改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改革的代表改革取得一定成就,但最终停止了前进的步伐9.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领导人,先后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改革,但未取得成效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苏共逐渐失去对党和国家的控制和领导,各加盟共和国独立的趋势加强。

      三、改革启示录1.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不同结局及认识(1)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也留有封建残余,但是经过武装倒幕,在肃清了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2)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情况下,单纯的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认识:三者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态度不同 2.中国邓小平改革和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巨大成功,戈尔巴乔夫改革脱离本国实际,全盘西化,结果导致失败2)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首先保持稳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起步晚、底子薄,如果激进冒险,将导致国家迅速动乱,甚至全面崩溃3)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必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方向错误,必然失败,所以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作斗争。

      4)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3.罗斯福、列宁、邓小平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启示罗斯福新政的“新”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实施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都可以拿来利用从罗斯福、列宁、邓小平等这些改革者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4.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抓住历史机遇,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努力发展我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5.对改革的总体认识和启示(1)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具有远见卓识、坚定的政治魄力、坚决的斗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2)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改革3)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用人必须得当4)改革的模式没有固定不变的,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例1】(2016年黄石)《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县制 C . 确立行省制 D.推行郡国并行制考点1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解析】 “商君”即商鞅,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废分封,行县制”,材料正是对商鞅在秦国推行县制的反映答案】B 【例2】(2016年南京)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A.废除君主专制 B.摆脱民族危机 C . “废藩置县” D.发展资本主义考点2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解析】两大改革都没有废除君主专制,B是明治维新的任务,C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排除A、B、C。

      两大改革都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答案】D 【例3】 (2016年海南)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解析】由“罗斯福”“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等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答案】C考点2 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例4】(2016年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俄国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遭遇到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1914年俄国陷入战争泥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材料二材料二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材料三(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摘编自《大国崛起》《世界上下五千年》 (1)写出俄国为解决材料一中“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的改革名称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战争”和“震动世界的革命”的名称3)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写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战役4)材料三中“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指的是什么事件?(5)俄国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俄国为解决……‘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的改革”,可判断是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战争”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中时间“1917年11月7日”,再现基础知识可知“震动世界的革命”是十月革命 (3)回顾基础知识直接作答即可 (4)根据时间“1991年”“年轮……74圈……”“红旗悄然落下”等,可判断是指1991年苏联解体 (5)可依据上述问题思考得出启示,如由第(1)问得出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1861年改革。

      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2)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3)新经济政策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答出其中一项即可)(4)苏联解体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生搬硬套,照搬别国模式;革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面对危机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伤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霸权主义害人害己,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抵制西方和平演变;等该问题可从改革、革命、政策调整、反战、反霸权主义、反个人崇拜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即可) 谢谢观看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