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职数学中专数学第一册完整知识点归纳复习.pdf
13页2020 中职数学中专数学第一册完整知识点归纳复习 数学第一册 ( 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集合 一:集合及其表示 1. 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2. 集合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 集合的表示 :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 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 示集合如: xR| x-32 ,x| x-32 4. 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 2=5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 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6. 常用数集及其记号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 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 R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 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称集合 A是集合 B 的子集。
记作:BA(或 B ) 注意: BA有两种可能( 1)A是 B的一部分,; (2)A与 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 B 不包含集合 A,记作 A B或 BA 2 “相等”关系: A=B (5 5,且 55,则 5=5) 实例:设 A=x|x 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真子集 : 如果 A B,且 A B 那就说集合 A是集合 B的真子 集,记作 AB(或 BA) 或若集合 A B,存在 x B且 x A ,则称集合 A是 集合 B的真子集 如果 AB, BC , 那么 AC 如果 A B 同时 BA 那么 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 n 个子集, 2 n-1 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四:充要条件 1. 当“如果 p,那么 q”正确时,我们就说p 可推出 q, 记作:pq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 由所有属于A 且属 于 B 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 , 叫做 A,B 的 交集 记作 AB (读 作 A 交 B ) ,即 AB=x|xA,且 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 于集合 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 A,B 的并 集记作: AUB(读作 A 并 B ) ,即AUB =x|xA,或 xB) 全集:一般,若一个集合包含我们所 研究的所有元素,我们就称这个集合 为全集,记作: U 设 S是一个集合, A是 S的一个子集, 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 合,叫做 S中子集 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ACS, CSA=,|AxSxx且 性 质 A A=A A = A B=B A A B A A B B AUA=A AU=A AUB=B UA AUB AUB B (CuA) (CuB)= Cu(AUB) (CuA) U (CuB)= Cu(A B) AU(CuA)=U A (CuA)= 读作“ p 推出 q” 。
此时我们称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又称q 是 p 的必 要条件 2. 如果 pq 且 qp, 那么称 p 是 q 的充要条件,记作: pq, 读作 “p 与 q 等价”或“ p 与 q 互为充要条件” 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一:一元二次方程 判别式 2 4bac 000 二次函数 2 yaxbxc 0a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2 0axbxc 0a的根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 1,2 2 b x a 12 xx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12 2 b xx a 没有实数根 一元二次 不等 式的 解集 2 0axbxc 0a 12 x xxxx或 2 b x x a R 2 0axbxc 0a 12 x xxx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 一般式: )0.( 2 acbxaxy (2) 顶 点 式 : )0.()( 0 2 0 ayxxay其 顶 点 为 :),( 00 yx; a bac y a b x 4 4 , 2 2 00 (3) 交点式: ))(( 21 xxxxay)0(a 其04 2 acb,顶点横坐标 2 21 0 xx x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0.()( 2 acbxaxxf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对称轴垂直于x轴的抛物线,当 0a时开口向上,当0a时开口向下。
它的性质: (1)定义域: ),( (2)值域 : 当0a时 为), 4 4 2 a bac ; 当0a时 为 4 4 ,( 2 a bac (3)对称性:对称轴为 a b x 2 (4)单调性:当0a时,减区间是 2 ,( a b ,增区间是), 2 a b ; 当0a时,减区间是), 2 a b ,增区间是 2 ,( a b 二:不等式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ba,abba (2)cacbba,,cacbba, (3)cbcaba,故bcacba 推论:dbcadcba, (4)bcaccba0,,bcaccba0, 推论 1:bdacdcba0,0 推论 2: nn baba0 推论 3: nn baba0 2.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原理: 0baba0baba0baba (1)作差比较法:BABA0 作差比较的步骤: 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 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 (或式)的完全平方和 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3.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一般情况下,当 m0时, x 2 m 2 |x| m x 2 m 2 |x| m 4. 一元二次不等式 形如 ax2+bx+c0或 ax2+bx+c0或 ax2+bx+ct 或 (x+s)20)的形式。
3、等价于 | x+s | t或| x+s |1 0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 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 EDCBAABCDE或用 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 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 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 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 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EDCBAP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 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 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 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 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EDCBAP 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侧面是 梯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 其余三边旋转 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底面是全等的圆;母线与轴平行;轴与 底面圆的半径垂直;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 旋转一周所 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底面是一个圆;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 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侧面母线交于原圆 锥的顶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 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球的截面是圆;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 的距离等于半径 2.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 h 为高, h 为斜高, l 为母线) chS直棱柱侧面积rhS2 圆柱侧 2 1 chS正棱锥侧面积 rlS 圆锥侧面积 )( 2 1 21 hccS正棱台侧面积 lRrS)( 圆台侧面积 lrrS2 圆柱表 lrrS圆锥表 (3)特殊几何体的体积 VSh 柱 2 VShr h 圆柱 1 3 VSh 锥hrV 2 3 1 圆锥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球= 3 4 3 R ; S 球面 = 2 4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