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房屋建筑学(第二版)房屋建筑学第三章.ppt

115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282669026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3MB
  • / 1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房屋建筑学Fngwu Jinzhuxue( 第二版)第二版)赵研主编赵研主编赵研主编赵研主编王志军苏炜参编王志军苏炜参编王志军苏炜参编王志军苏炜参编第三章墙体与地下室第三章墙体与地下室学习目标和要求学习目标和要求 、掌握墙的作用、分类、构造要求和承重方案了解砌块墙的技术指标、尺寸和组砌方式; 、掌握墙体常见细部构造并能在实际工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了解墙面装修的种类、作用和常见的墙面装修构造; 、了解地下室的一般知识及防潮和防水层的常见构造 墙体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耗材、造价、自重和施工周期在建筑的各个组成构件中往往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由于墙体的技术和经济性能对建筑的施工和使用状况影响极大,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围绕着墙体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墙体材料和构造的改革也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墙体墙体与地与地下室下室3.1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3.2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的承重方案3.3墙体构造墙体构造墙体构造墙体构造3.4隔墙构造隔墙构造隔墙构造隔墙构造3.5墙面装修墙面装修墙面装修墙面装修第三章 目 录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体的作用 墙体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三个作用: 1、承重作用。

      墙体承受着自重以及屋顶、楼板(梁)传给它的荷载和风荷载 2、 围护作用墙体应能遮挡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辐射、噪声干扰及室内热量的散失,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 3、分隔作用通过墙体将建筑内部划分为若干个房间和其他空间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二、二、墙体的类型墙体的类型 根据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受力情况、材料选用、构造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将墙体分为不同类型 、墙体按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又称外围护墙;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又称山墙另外,窗与窗、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洞下部的墙称为窗下墙,屋顶上部的墙称为女儿墙,首层窗下的外墙通常称为勒脚( 图.)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图.墙体各部分名称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类 墙体根据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凡直接承受楼板(梁)、屋顶等传来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不承受这些外来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 在非承重墙中,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墙体自重并将其传至基础的墙称为自承重墙;仅起分隔空间作用,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在结构构件之间的墙称为填充墙,内填充墙是隔墙的一种;悬挂在建筑物外部的轻质墙称为幕墙,有金属幕墙、玻璃幕墙等。

      幕墙和外填充墙虽不能承受楼板和屋顶的荷载,但承受着风荷载并把风荷载传给建筑骨架结构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墙体按材料分类 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墙体有用砖和砂浆砌筑的砖墙、利用工业废料制作的各种砌块和砂浆砌筑的砌块墙、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石块和砂浆砌筑的石墙以及各种材料的隔墙等 、墙体按构造形式分类 按构造形式不同,墙体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三种实体墙是由普通实心砖及其他实体砌块砌筑而成的墙空体墙内部的空腔可以靠组砌形成,如空斗墙;也可用本身带孔的材料组合而成,如空心砌块墙等复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如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其中混凝土起承重作用,加气混凝土起保温隔热作用 、按施工方法分类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墙体可分为块材墙、版筑墙和板材墙三种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砌块等组砌而成的,如实砌砖墙版筑墙是在施工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如现浇混凝土墙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在施工现场安装、拼接而成的墙体,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三、三、墙体的设计要求墙体的设计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墙的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的材料、材料强度等级、构造和施工方式有关。

      作为承重墙的墙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墙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及纵横向墙体间的距离有关墙的稳定性可通过验算确定可采用限制墙体高厚比例、增加墙厚、提高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设置墙垛或构造柱和圈梁、墙内加筋等办法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的要求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要求外墙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量损失墙厚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控制好外墙内表面和室内环境的温差,避免出现凝结水现象,构造上要防止热桥的产生可通过增加墙体厚度、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设置复合墙体等方法提高墙体保温性能和耐久年限,适应建筑节能的要求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设计中除考虑朝向、通风等因素外,外墙应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可通过选择浅色而平滑的外饰面、设置遮阳设施、利用植被降温等措施提高墙体的隔热能力目前空调在建筑中已经广泛应用,墙体的热工性能也同样需要得到保证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满足隔声要求 为保证建筑的室内有一个良好的声学环境,墙体必须具有一定的隔声能力设计中可通过选用容重大的材料、加大墙厚、在墙中设空气间层、在墙表面做吸声处理等措施提高墙体的隔声能力。

      、满足防火要求 在防火方面,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的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规定当建筑的占地面积或长度较大时,还应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墙,划分出消防要求的防火分区,防止火灾蔓延 、满足防水防潮要求 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用水房间的墙体以及地下室的墙体应满足防水防潮要求通过选用良好的防水材料及恰当的构造做法,可保证墙体的坚固耐久,使室内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满足建筑工业化要求 在大量民用建筑中,墙体工程量占相当的比重,同时其劳动力消耗大,施工工期长因此,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是墙体改革,可通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来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应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墙体的承重方案墙体的承重方案 墙体有四种承重方案: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内框架承重 、横墙承重 横墙承重是将楼板或其他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如图所示,楼面及屋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同时间距较密,因此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且由于纵墙只承担自身质量,因此在纵墙上开门窗洞口限制较少。

      但是横墙间距往往受到水平构件跨度的限制,建筑开间尺寸不够灵活,而且墙体在建筑平面中所占的面积较大这一布置方案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开间尺寸变化小、横墙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宿舍、旅馆、住宅等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纵墙承重 纵墙承重是将楼板或其他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如图 所示楼面及屋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 梁)、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由于纵墙承重,故横墙间距可以增大,能分隔出较大的空间在北方地区,外纵墙因保温需要,其厚度往往大于承重所需的厚度,可以利用较厚的外纵墙发挥承重作用但由于横墙不承重,这种方案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比横墙承重差,其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而且承重纵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有时受到限制这一布置方案适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建筑,如办公楼、商店、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等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图墙体承重方案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纵横墙承重 纵横墙承重方案的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组成,又称为混合承重如图3.2c、d 所示纵横墙承重方案平面布置灵活,两个方向的刚度都较好这种方案适用于房间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医院、幼儿园等。

      、内框架承重 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承重,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称为内框架承重,如图 所示房屋的刚度主要由框架保证,因此钢筋和混凝土用量较多这种方案适用于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如大型商店、餐厅等由于该结构体系的内框架和外墙结构刚度不一致,故其抗震能力较低,不宜在地震区采用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3、3墙体构造墙体构造 一、一、组砌方式组砌方式 、砖墙 砖墙是由砖和砂浆按一定的规律和组砌方式砌筑而成的砌体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及保温、隔声等要求,砌筑时砖缝砂浆应饱满,厚薄均匀;并且应保证砖缝横平竖直、上下错缝、内外搭接,避免形成竖向通缝,影响砖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外墙面做清水墙时,组砌还应考虑墙面图案美观 在砖墙的组砌中,长边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称为顺砖,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砖称为丁砖实体砖墙通常采用一顺一丁、多顺一丁、十字式(也称梅花丁) 等砌筑方式,如图所示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图砖墙的组砌方式、砌块墙 由于砖具有自重大、热工性能差、施工效率低、占用耕地的缺点,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目前普通粘土砖正逐步退出建筑市场,新型砌墙材料日益走向成熟。

      现阶段采用较多的是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蒸压砖以及蒸压砌块等 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这些新型砌墙材料在组砌墙体时仍然要遵守“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由于中小型砌块体积较大、自重也大,不易随意搬动,经常要使用专门设备进行吊装砌筑、安装,而且不像普通红砖那样可以随意砍断,因此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建筑空间和门窗洞口尺寸的实际,事先绘制墙体的砌块排列图,用来指导施工由于许多新型砌墙材料是空心的,因此在墙体阳角、门窗洞口处往往需要“镶砖”为了增加墙体的强度和整体性,有时需要在灰缝中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 新型墙体材料通常使用普通砂浆砌筑,少数采用特殊砂浆或粘结剂砌筑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二、二、墙的尺度墙的尺度 、砖墙 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 115mm 53mm,包括10mm厚灰缝,其长宽厚之比为4:2:1标准砖砌筑墙体时以砖宽度的倍数(115mm 10mm125mm)为模数,与我国现行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枠中的基本模数M100mm不协调,这是由于砖尺寸的确定时间要早于模数协调的确定时间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标准砖的这一特征 砖墙的尺度包括墙体厚度、墙段长度和墙体高度等。

      () 砖墙的厚度 砖墙的厚度习惯上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等工程上以它们的标志尺寸来称呼,如12墙、24墙、37墙等常用墙厚的尺寸规律见表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表3.1砖墙厚度的组成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 () 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由于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数为125mm,所以墙段长度和洞口宽度都宜用该尺寸为递增基数,即墙段长度为(125n-10)mm,洞口宽度为(125n+10)mm这样,符合砖模数的墙段长度系列为115mm、240mm、365mm、190mm、615mm、740mm、865mm、990mm、1115mm、1240mm、1365mm、1490mm等,符合砖模数的洞口宽度系列为135mm、260mm、285mm、510mm、635mm、760mm、885mm、1010mm等而我国现行的枟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基本模数为100mm 房屋的开间、进深采用了扩大模数3M的倍数,门窗洞口亦采用3M的倍数,1m内的小洞口可采用100mmm 的倍数这样,在一栋房屋中采用两种模数,必然会在设计施工中出现不协调现象;而砍砖过多会影响砌体强度,也给施工带来麻烦解决这一矛盾的另一办法是调整灰缝大小。

      由于施工规范允许竖缝宽度为812mm,使墙段有少许的调整余地但是,墙段短时,灰缝数量少,调整范围小第三章 墙体与地下室故墙段长度小于时,设计时宜使其符合砖模数;墙段长度超过时,可不再考虑砖模数另外,墙段长度尺寸尚应满足结构需要的最小尺寸,以避免应力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