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215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4318239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14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歙版三年级数学歙案 上册)学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三年级1 班教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时间:2 0 1 6 年 9月教学计戈I/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第一单元:测量.-9-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10-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13-第三课时:亳米、分米的换算.-16-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18-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22-第六课时:吨的认识.-25-第七课时:练习课.-28-第八课时:单元综合练习.-30-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31-第一课时:连续进位加法.-32-第二课时:进位加法.-36-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练习.-39-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42-第五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的退位减法.-47-第六课时:加法的验算.-50-第七课时:减法的验算.-53-第八课时:练习课.-56-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57-第三单元:四边形.-59-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6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62-第三课时:周长的初步认识.-64-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67-第五课时:练习课.-69-第六课时:估计.-71-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72-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73-第二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及练习.-76-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79-第四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80-第五课时:练习课.-82-第五单元:时、分、秒.-84-第一课时:秒的认识.-86-第二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89-第三课时:练习课.-92-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95-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97-第二课时:乘法的估算.-101-教学计划/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106-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107-第五课时: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110-第六课时:连续进位笔算乘法.-112-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115-第八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117-第九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20-第十课时: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练习课).-123-第H 课时:整理和复习.-124-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27-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128-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儿.-133-第三课时:巩固练习.-137-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39-第五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练习.-141-第八单元:可能性.-143-第一课时:可能性.-144-第二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49-第三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51-第四课时:练习课.-153-第五课时:活动掷一一掷.-154-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55-第一课时:简单的组合.-157-第二课时:简单的排列.-162-第三课时:两两组合.-171-第四课时:掷一掷.-177-总复习(共5课时).-184-(-)复习课:万以内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184-(二)复习课:四边形.-193-(三)复习课:多位数乘一位数.-196-(四)复习课:时、分、秒、毫米、千米、吨.-198-(五)复习课:分数的初步认识.-205-2-教学计戈”教 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教这两个班的孩子已经两年了,对孩子们的性格、爱好都比较了解。

      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制定这个计划,在以后的工作中再相应地不断调整!二、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儿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 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 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 是 根 据 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3-教学计戈”教 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

      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

      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4-教学计划/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与前儿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 算 是 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 “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5-教学计划/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儿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 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 母 小 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 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6-教学计划/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主要教学措施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7-教学计戈I/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五、教学进度表及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测量4二测量4单元测试三万以内的加法5四万以内的减法4单元测试五国庆假六四边形5七四边形1单元测试有余数的除法3八有余数的除法2单元测试时、分、秒3九时、分、秒单元测试期中复习期中测试十多位数乘一位数5多位数乘一位数5十二多位数乘一位数1单元测试分数的初步认识3十三分数的初步认识2单元测试可能性2十四可能性3单元测试十五数学广角4单元测试十六到十九总复习5二十期末测试-8-教学计戈”教 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学主要是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简历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后面学习建立千米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中对分米也作了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公 里)作 单 位,计量较重的和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这两个计量单位,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千米和吨都是较大的计量单位,学生建立1千 米 长,1吨重的初步概念很困难因 此,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单位间的换算,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千米、吨的认识,使学生记住进率,重点不是讲复名数和单名数的换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 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