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4页《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是较早的词调之一,形式与七言绝句同,内容则多借江水流沙以抒发人生感慨,属于“本意”(调名等于词题)一类皇甫松此词抒写人世沧桑之感,表现得相当蕴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借鉴与赏阅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解释 浪恶:形容浪翻腾很猛 罾(zēng)舡(chun):渔船罾,鱼网 宿鹭眠鸥:这里指欲睡的水鸟鸥,一作“洲”飞:一作“非” 沙觜(zuǐ):谓岸沙与水相接处 翻译: 滩头的细草连接着稀疏的林木,渔船在恶浪里欲沉欲浮 沙鸥白鹭在江上飞来飞去,还在查找宿眠的旧浦岂知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 赏析: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这首小词的前两句是说,滩头细草茸茸,遥接岸上一派疏林;波浪险恶,罾船时时有被弄翻的危急 首句写沙滩远景,细草初生,可见是春天,也约略示意那是一带新沙。
次句写滩边近景:春潮带雨,挟泥沙而俱下,水昏流急,是扳罾捕鱼的好季节两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浪涛等景物,呈现出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虽然没有一字点出时间,却能表达一种暮色苍茫之景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小词的后两句是说,沙鸥白鹭在江上飞来飞去,还在查找宿眠的旧浦,岂知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 天色既然已经暮色苍茫,三句写到“宿鹭眠鸥”就显得特别自然大江有小口别通为“浦”浦口沙头,乃水鸟栖息之所三句初似客观写景,而联系末句读来,“旧浦”二字则大有意味今日的“沙嘴”就是“去年”的“江心”,可见“旧浦”实为新沙沙嘴虽新,转瞬以目之为旧,言外就有这层意思根据散文的语法,末句应为“沙嘴去年是江心”这里语序倒置,不仅音韵和婉协律,而“沙嘴是江心”的造语更有奇警,言外之意更加明显恰如汤显祖所评:“沧海桑田,一语破的红颜变白发,美少年华为鸡皮老翁,感慨系之矣 如此感慨,词中并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咏风浪之恶,沙沉之快而写沉沙之快也并没有直接说出,却通过飞鸟归宿,错认新沙为旧浦这一戏剧性的情节来表现手法迂曲,读来颇有情致前三句均为形象画面,末句略就沧海桑田之意一点,但点而未破,读者却不难参悟其中遥深的感慨。
也就觉得那人世沧桑的大道理被它“一语破尽” 名家评价 汤显祖评《花间集》:“桑田沧海,一语破尽红颜变为白发,美少年化为鸡皮老翁,感慨系之矣 卓人月《古今词统》引徐士俊:“蓬莱水浅,东海扬尘,岂是诞语 黄叔灿《唐诗笺注》:“不庄不俗,别有风情 吴世昌《词林新话》:“末句点题,正是咏浪淘沙状况 诗词: 皇甫松,唐代词人,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唐人称进士为“先辈”,大约他中过进士而未任官《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莲子二首》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第一首诗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而且还“更脱红裙裹鸭儿”(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怜物爱人之情状描摹得历历如画,极其生动逼真第二首写少女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干脆让船随风漂浮,还时而兴起“无端隔水抛莲子”,但发觉有人偷看后羞怯惶恐了老半天(“遥被人知半日羞”),那姿势真是让人又怜又爱。
《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