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被子植物1讲解材料.ppt
323页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药 用 植 物,山西师范大学 徐天明 :13593504423,13、毛茛科,【形态特征】草本或藤本,叶互生或基生,单叶或复叶,无托叶,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和圆锥花序,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为浆果显微特征】维管束常具有“V” 形排列的导管药用植物】 (1)毛茛属:毛茛、小毛茛 (2)乌头属:乌头 (3)铁线莲属:威灵仙 (4)黄连属:黄连、三角叶黄连、 云南黄连、白头翁、升麻,黄连,短萼黄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又名川连、味连、鸡爪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因其根如连珠而色黄,故名主要产于中国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以四川栽培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销全国各地,并有出口黄连是国家保护植物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形态特征,味连:株高20~25厘米,根状茎有数个分枝成蔟生长,须根多。
叶茎生,3全裂,中央叶羽状深裂,边缘有锯齿侧生叶不等的2深裂,花淡黄色 雅莲:与味连主要区别是根状茎不分枝叶片较短,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齿缘常较宽性味归经,性味:(根)苦,寒,无毒 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应用,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炮制,黄连: 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酒黄连 :取净黄连,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每100kg黄连 ,用黄酒12.5kg 姜黄连 :取净黄连,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每100kg黄连 ,用生姜12.5kg 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吸尽,炒干 每100kg黄连 ,用吴茱萸10kg 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照上述总灰分的方法测定,均不得过 4.0%配伍,湿热痞满,泻痢:配木香 肝火郁结,呕吐吞酸:配吴茱萸 血热吐衄:配大黄、黄芩 心烦不寐:配肉桂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木香、黄连)姜连散(干姜伍)变通丸(茱萸伍)姜黄散(生姜伍)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下血,大蒜伍治口疮,细辛伍皆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君臣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利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药性解》: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入心经主心火炎,目疾暴发,疮疡红肿,肠红下痢,痞满泄泻,小儿疳热,消中口疮,惊悸烦躁,天行热疾黄芩、龙骨、连翘、滑石为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白僵蚕,畏款冬花,解巴豆、乌头毒,忌猪肉、冷水 按:黄连味苦泻心,治心火诸病不可缺,泻痢虽属脾经,正由火不能生土,况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泻则小便亦利,而肠胃自厚矣。
因寒得泻者忌之,又久病气虚,心火不盛者,用之则心气愈虚,虚火反炽主要成分,根茎含多种生物碱, 主要是小檗碱, 又称黄连素(Berberine)约为5%~8%, 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碱(巴马亭, 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尚含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等.叶含小檗碱1.4%~2.8%.此外, 黄连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从三角叶黄连中分离鉴定了黄连碱、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研究表明,吸收、分布、排泄 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肠外给药, 吸收入血后迅速进入组织, 血浓度不易维持;人类口服0.4g 盐酸小檗碱后30分钟血浓度为100μg %(体外杀菌浓度大约为20mg%), 随后逐渐减少, 即使重复给药, 每4小时0.4g, 血浓度亦不见增高.在体内, 几乎所有组织均有小檗碱的分布, 而以心、肾、肺、肝等为最多.它在各组织中贮留的时间甚为短暂, 24 小时后仅有微量, 主要在体内进行代谢, 也有少部分(6.4%)经肾排出.兔口服后, 亦能吸收, 并能在血中停留72小时, 尿中亦有排泄, 组织中以心脏中浓度最高, 胰、肝次之.大鼠口服, 吸收甚微.注射给药, 则主要进入心、胰、肝、大网膜脂肪;24 小时后仅有胰、脂肪中仍可查见相当量的小檗碱.仅少量(1%)自尿排出.,白头翁,白头翁果,白头翁花,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毛茛科,银莲花属。
宿根草本,根圆锥形,有纵纹,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株高10-40厘米,通常20-30厘米基生叶4-5片,三全裂,有时为三出复叶花单朵顶生,径约3-4厘米,萼片花瓣状,6片排成2轮,蓝紫色,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鲜黄色;花期3-5月瘦果,密集成头状 ,花柱宿存,银丝状,形似白头老翁,故得名白头翁或老公花 原产中国,华北、江苏、东北等地均有分布多野生,亦可作花卉或药用植物栽培药品简述,性味: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归经:归胃经、大肠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 用法与用量:9 ~15g 白头翁药用价值,从上述历代本草专著看出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有诗曰: “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瘿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疮亦可平阴疝痊兮偏肿愈,秃疮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红痢能将毒性清肠垢搜刮堪竭净,佐之以酒效尤灵化学成份,白头翁根含白头翁皂甙(pulchinenoside)A、B、C、D,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3β,23-二羟基-△20(29)-羽扇豆烯-28-酸〔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3β,23-dihydroxylup△-20(29)-en-28-oicacid〕,白头翁皂甙(pulchinenoside)A3、B4,皂甙(saponin)1、2,白桦脂酸-3-O-α-L阿拉伯吡喃糖甙(betulinicacid 3-O-α-L-arabinopyranoside),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氧代白桦脂酸(3-oxobetulin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白头翁素(anemonin),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
常用配方,治热痢下重 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 升,不愈更服《金匮要赂》白头翁汤),乌头,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Ranunculaceae),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 Hutch,翠雀族(Delphineae Warming),乌头属(Aconitum). 别名:草乌、附子花、金鸦、独白草、鸡毒、断肠草、毒公、奚毒等 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治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主产四川、陕西目前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释名,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中药学上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块根通常2~3个连生在一起,呈圆锥形或卵形,母根称乌头,旁生侧根称附子。
外表茶褐色,内部乳白色,粉状肉质茎高100~130厘米,叶互生,革质,卵圆形,有柄,掌状2至3回分裂,裂片有缺刻立秋后于茎顶端叶腋间开蓝紫色花,花冠像盔帽,圆锥花序;萼片5,花瓣2蓇葖果长圆形,由3个分裂的子房组成种子黄色,多而细小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生长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强,海拔2000米左右均可栽培,不退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栽培阳光充足的高平地种植,前茬作物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忌连作,否则品种退化,选向阳较脊薄的沙壤土育种为好,块根健壮,支根细,作种栽植株生长良好,少病害,产量高,质量好相关传说,传说古希腊文明天下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到嫉妒成癖的天后赫拉的阻挠,要求他必须完成12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才允许他升格为神最后一件就是把冥王哈德斯的地狱看门狗带到天后面前冥王并未拒绝,但他提出了条件:制服地狱看门狗但不许使用武器地狱看门狗长有三个头颅,以身在冥界的死灵为食,异常凶猛,吼叫声如雷一般响亮赫拉克勒斯奋尽心思终于战胜了地狱看门狗,并把它带向天后要见天后必须经过人间,但是久居地狱的三头狗从未见过阳光,当赫拉克勒斯带着地地狱三头狗来到人间时,刺眼的阳光射入了三头狗的眼睛,迫使地狱三头狗凶猛的来回摆头。
它的口水洒落一地,这满地的口水生长出了诡异的绛紫色的花,这就是乌头药用价值,《金匮要略》乌头应用的特点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神农本草经》记载有祛逐邪气的作用,被列为下品《名医别录》记载“其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抑扬,目痛不可久视《药性论》记载“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金匮要略》对乌头的应用颇有特点,笔者临证如法应用,收效甚佳,且安然无恙 适应症:乌头能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乌头汤治历节病,散脏腑之寒而止痛,适用于寒邪所致心腹疼痛,如第九篇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第十篇赤丸治腹满痛,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痛炮制,乌头有大毒,内服应制用,禁生用如赤丸方用炮乌头,乌头煎方强调应“熬,去皮”用炮、熬即焙烤烘干之意 (1)盐附子 (2)白附片 (3)黑附片(黑顺片) (4)熟片(苏片),黑附片,白附子饮片,配伍:,乌头除单独为方外,多与它药配伍使用有相辅相成配伍者,如乌头赤石脂丸,方中大辛大热之乌头为主药,逐寒止痛,与大辛大热之附子、蜀椒、干姜合用,相辅相成,以加强其温阳逐寒止痛之力;也有相反相成配伍者,如治寒饮上逆腹痛的赤丸方中,乌头与相反药半夏同用,相反相成,以增强散寒化饮降逆之功。
剂量,因乌头有大毒,故其用量不宜大用于丸剂,比常用药剂量小,如赤丸方中为二两,是茯苓、半夏(四两)量的一半;用于汤剂,以枚数计量,如乌头汤和大乌头煎均用五枚据考证,川乌中等大者,一枚约7g,大者一枚约10g乌头汤中五枚按中等大计约35g,首日服三分之一约12g;大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