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路难》 教学设计[1].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1698517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行路难》 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唐徕回中宝湖校区 靳艳茹一、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 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 赏析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二、内容与学情分析《行路难》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一首古诗它是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诗歌,抒写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本课教学旨在诵读和赏析在学生充分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诗歌形象、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进行感悟与鉴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进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解决策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优美的画面和适时的背景资料,在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追求的强烈自信四、教学流程图 聆听诗句 进入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展示画面 生动形象 图文并茂 理解大意 情境朗读 把握节奏朗读诗歌 整体感知观看画面 品味诗句图解诗意 突出重点赏图读诗 品味诗歌句式展示 解读李白深入探究 感情升华探究交流 领会感情联系实际 情感渗透练习检测 提升能力拓展延伸 随堂巩固布置作业背诵全诗,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五、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的活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及意图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教师朗诵余光中的《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及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导入诗歌《行路难》观看图片,听老师的激情讲诉,进入学习情境播放PPT页面①:诗题和作者营造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了解学习内容朗读诗歌 整体感知朗读要求:自由地放声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及作者情感的变化学生自由读诗,交流、展示诵读,师生互评以丰富的形式朗读诗歌,以达到读准字音、节奏,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的目标赏图读诗 品味诗歌引导学生赏图读诗, 启发学生思考:诗人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读诗,思考播放PPT页面②:思考题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讲解第一、二句,启思:金樽、玉盘,这是写什么?十千、万钱又是何意?李白为什么要离开京城?(穿插背景介绍)他快乐吗?读诗第一、二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难以开怀的苦闷心情播放PPT页面③:宴会欢乐场景重点词:乐?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感情讲解第三、四句,古人喜欢在酒宴上舞剑助兴,可是李白拔剑后,却四顾茫然、不知所措了抓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进行点拨读诗第三、四句,理解“停、投、拔、顾”等词语的表现力,体会诗人酒也喝不下,菜也吃不下的苦闷、抑郁、悲愤之情播放PPT页面④重点词:苦闷、抑郁、悲愤讲解第五、六句,启思:离开长安后,李白何去何从呢?抓住“欲”“将”二字进行点拨。

      读诗第五、六句,理解:诗人的想像,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川堵塞了;想要登上太行,却被大雪封住了诗人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体会:表达出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之情播放PPT页面⑤重点词: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之情讲解第七、八句,启思:难道人生就没有希望了吗?难道人生就没有方向了吗?暗用姜太公、伊尹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呢读诗第七、八句,理解:引用典故,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诗人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体会:提到姜太公、伊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激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播放PPT页面⑥重点词:用典,从古人那里得到安慰,对自己重回朝廷还抱有希望讲解第九、十句,启思:诗人在京城里是呆不下去了,瞻望前程,歧路甚多,出路在哪里呢?读诗第九、十句,理解:诗人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不禁发出了“行路”如此之“难”的痛心呼唤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一次困扰着他的心播放PPT页面⑦,重点词:忧虑、焦灼、不安、痛心、迷惘讲解最后两句,尽管李白暂时还拿不定主意,无法确定自己要走的路,但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读诗最后两句,理解:李白暗用宋人宗悫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展现出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播放PPT页面⑧,重点词:乐观、自信、倔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深入探究 感情升华此诗生动地表达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在失意中仍满怀信心1.本诗诗眼:行路难难在何处?面对困难,又会如何?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2.围绕诗眼,用“我从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 的句式交流读诗的体会 理解诗中感情,思考并回答:1.本诗的诗眼2.围绕诗眼,用“我从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__的李白 的句式交流读诗的体会示例: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面对挫折却自信豪迈的李白播放PPT页面⑨:句式体会感情;用具体的句式交流读诗的体会,认识诗人,回味感情3.思考:这首诗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千古名句是哪两句?请赏析这两句1.明确: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播放PPT页面⑩名句赏析:1.引导学生学会赏析诗句2.通过品读诗歌,激励学生为理想而奋斗拓展延伸 随堂巩固教师结合课堂检测题目,适时点拨学生练习出示课堂检测练习题通过检测,提升学生诗歌赏析能力;通过诵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板书设计:信心自信行路难 李白乐?希望苦闷焦灼迷惘痛苦失望教学亮点:第一, 诵读指导:诵读贯穿课堂始终,教师指导适度、到位自由诵读中,学生诵读,互相点评教师的提示,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情绪结合PPT画面,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情感方法得当,恰到好处如写“乐景”的一二句应读得高昂,写“哀情”的三四句应读得低沉在学生理解了诗人的感情变化一波三折后,齐诵全诗教师在情感饱满处,动情地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诵,诵读的氛围十分融洽第二, 循循善诱,突破重难点教师紧扣诗题,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层层设问、质疑,逐句点拨,咬文嚼字,含英咀华;结合PPT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情变化以及复杂情绪画面选用恰当巧妙,重点词句画龙点睛,图文并茂,诗句间的过渡与衔接贴切自然,加上教师的精彩讲解和板书,重难点就在循序渐进的诵读赏析中自然地得以突破第三, 关注中考:本课选自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正是初三学子迎接中考的关键时期。

      教师在教学中紧密地链接到了中考在名句赏析中,注重方法指导和中考解题步骤的讲解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中,关注了中考的背默题型,理解性背诵和应用型背诵课堂小结中,鼓励学生向李白学习,面对挫折依然要乐观自信,面对困难依然要努力拼搏,为我们的中考大家拼一拼!在古诗的赏析中融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