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长沙.docx
1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沁园春长沙 (1)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翻译及赏析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所写的一首词,1926年秋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农人运动委员会主任,未去过长沙),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时代的毛主席“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梦想和乐观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气度,也显示出他诗词艺术的充分成熟和高度成就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原文,接待赏析!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示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解释 (1)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慨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2)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3)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注: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5)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邻近大量山峰 (6)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7)漫江:满江漫:满,遍 (8)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9)争流:争着行驶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强壮有力翔,本指鸟旋转遨游,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1)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指深秋 (12)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昂扬大气的心绪寥廓(liáo kuò):广远辽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3)苍茫:旷远迷茫 (14)主:主宰 (15)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到底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注: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毕竟理应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16)百侣:好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17)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好多的峥嵘: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18)恰:适逢,正赶上 (19)同学少年:毛主席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主席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头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0)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21)书生意气: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 (22)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力挥斥方遒,是说热心奔放,劲头正足 注:这两句是说,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3)指示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指示,评论江山,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浑浊的,赞扬良善的 (24)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人的赋税。
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25)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6)击水: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究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却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由于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承担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应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昂扬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称赞)这里指游泳 (27)遏(è):阻拦 〔长沙〕的青年时代,大片面时间在长沙学习和举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出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辽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到底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毕竟理应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心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究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却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自身伫立在橘子洲头,瞭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犹如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强壮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由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抉择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多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宛如粪土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拦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2)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 ①品评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重点及难点:①品评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对比法 一、导入 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瞭望远方,必定生出好多感慨曹操登上 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璀璨,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慨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板书:题目、) 二、写作背景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宏伟领袖,宏伟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优良的文学家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进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人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人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人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体验,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的学识 1、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步跟音乐分开,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抉择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既然“沁园春”是词牌,那“长沙”,就是这首词的标题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识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达,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透露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4、词的分类: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弥漫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力,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悠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遇到、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四、整体感知,熟谙内容 1.听录音,正音 舸 寥廓 峥嵘 稠 遒 遏 五、赏析课文上阕: 请问:上片描写了几幅图?请概述 明确: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先分析诗句,再导出每幅画的名称) 1、鉴赏第一句: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1)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所以可以概括为独立寒秋图 (2)诗歌语言腾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那么,那位同学能把它按正常的语序调整好,并把词的大意说一下? 明确:寒秋(节令),(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深秋节令,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注视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斟酌议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不仅说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冷静! 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决不妥协的决心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好像,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成同日而语的 2.概括研习其次、第三句:描绘绚丽宏伟的秋景图,即湘江秋景图 (1)一个“看”字,一向操纵到哪里? 明确:万类霜天竞自由在古诗中,这叫一字起领,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读诗词要留神找出这种领字请同学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