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2).doc
8页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林州市九中 李侠老师一、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二、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上册三、时间:45分钟四、教材分析:本课向我们展示了根据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美术可以有不同的种类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对美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世界,对今后的美术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五、 学生分析:我们学校的初一新生在小学接受的美术教育很不全面,他们的美术课老师大都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在这些新生们的印象中上美术课便是简单画画而已,他们对美术的了解和对美术课的认识都很不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他们对美术材料和种类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加深他们对美术、美术课的了解,提升他们今后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能在美术世界中遨游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发展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七、教学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和实物,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的制作材料的分析。
八、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九、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教科书2、美术展室里的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素描、水粉、工艺、油画、雕塑、国画)美术作品3、国画用具和油画用具二)、学生准备1、自己收集到的美术作品实物或图片)2、教科书3、记录用的笔和纸十、教学过程:一)、回忆、感受、发表(谈一谈)1、让学生回忆以前上美术课的情景,谈谈学习美术的感受和对美术的了解2、想象在初中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将如何学习二)、观察、赏析(看一看,说一说)1、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门类及材料2、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作品进行观察和赏析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学习的愉悦和成就)3、观察并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美术种类欣赏、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术)4、引导学生赏析各美术种类的特点,探索各种材料所体现的美感,感受美术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享受5、进行美术作品材料和种类的竞猜,看看属于哪一类,采用了什么材料,具有什么特性6、师生互动总结各美术种类的特点7、参观美术展室,近距离地跟各美术作品进行接触更好地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体验美术文化,深化学生对美术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尤其是绘画类。
三)、归纳、延伸(说一说)1、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探索了什么问题?用一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2、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自己生活身边的美术材料,巧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注意环保探讨自然界与现代艺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欲望)十一、课外作业:1、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继续查找有关美术材料和种类的知识了解美术的其它种类,更多地欣赏各种新兴材料的美术作品2、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发现生活,发现美术材料,创造美术作品,生活美术化,美术生活化十二、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本的知识只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才是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通过在美术展室参观,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近距离的与一些美术作品的接触,尤其是绘画作品,他们都能从中体验欣赏美术作品的乐趣,开阔了视野可以说利用身边的美术资源有效地进行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但是我的课堂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原本想把它当作是推向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但学生们边参观边交流,我很难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且场面较乱,很难控制当时也没有安排带着问题欣赏,最后便草草收尾了再者各种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化性和人文性的学习,自己把握得也不到位。
尽管这堂课留给我们不少的遗憾,不过我相信我会慢慢整理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教学设想:《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学设计(成稿)一、课题: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二、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上册三、教学时间:45分钟四、教材分析:本课向我们展示了使用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美术可以有不同种类的区分为教学内容它旨在以丰富生动、具示范性的图片、简明的文字,提示主要教学内容极具开放性、选择性的教学要求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交流的? 五、学生分析:我们学校的初一新生在小学接受的美术教育很不全面,他们的美术课老师大都是非美术专业毕业的,在这些新生们的印象中上美术课便是简单画画而已,对美术的了解和对美术课的认识都很不够,所以我希望先通过课前带学生参观美术展室对美术材料和种类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学习本课加深他们对美术、美术课的了解,提升他们今后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能在美术世界中遨游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七、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八、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九、教学评价:1、能否快乐、积极地参与本次学习活动2、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3、是否了解美术大家族的不同种类?能否记住其中的代表作品?4、对材料的特性是否了解5、在遨游中是否对美术产生了兴趣?6、能否认识到美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十、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教科书2、一些教学范图和美术展室里的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素描、水粉、工艺、油画、雕塑、国画)美术作品3、国画、油画和版画的工具材料二)学生准备1、课前带着问题参观美术展室1)展室里的美术作品都运用了哪些材料?(绿豆、红豆、橡胶籽、沙子、鸡蛋壳、竹子、甜薯、菜籽等)2)展室里都有哪些美术种类?(素描、水粉、工艺、油画、雕塑、国画)3)喜欢哪件美术作品,为什么?4)这些美术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教科书3、自己收集到的美术作品实物或图片)4、记录用的笔和纸。
十一、教学过程一)、亲身体验,欣赏感受(看一看)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的美术学习比如可以说说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有学习有哪些内容,都是怎样上的正如我所想,这些学生们在小学的基础确实不容乐观,上课一般都是画画,通常是老师拿作品给他们画,要不就是看着课本上画,老师一般在旁边指导他们,把作品画得像一点,便是好作品了2、有做过类似美术展室里的豆画或沙子画等内容的工艺美术作品吗?你们会想过拿着这些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吗?脑子里是不是认为上美术课就只是单纯的画画呢?(学生看着这些美术作品,显得非常兴奋,很好奇,东摸西叫的,很好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3、这次参观,你们对美术学习有新的认识吗?又认识了哪些美术种类和材料呢?(因为事先有带着问题去参观,所以很多学生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讲出来突破陈旧的认识,迎接新的思考学生活动:1、携带参观展室的观后笔记.2、思考、交流、讨论、发言设计意图:1、通过提问初步了解学生的美术底子,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感受美术的种类和初步认识美术材料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引入新课.二)、展示汇报,交流探讨(说一说)教师活动: 1、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美术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寻得的)呈现出来,谈谈它们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因为是学生自己喜欢的作品,所以他们兴趣特高,争着表述2、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美术门类及材料;比较欣赏,课文中哪些美术种类在刚刚同学们最喜欢作品中没涉及到的3、观察自己的身边的都有哪些美术种类,列举一二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学生活动:1、 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说出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性.2、阅读课文,弄清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哪几种门类.设计意图:与美术作品的零距离,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特点的认识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感受自主学习的愉悦和成就三)、欣赏评述,拓展思维(赏一赏,辨一辨)教师活动:1、教师展示不同门类、不同材料的美术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各美术种类的特点,探索各种材料所体现的美感学习美术作品所传递的美术文化对作品进行分析,比如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个性、经历等;材质的不同,美术作品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区别;中国画为何姓“中”,宣纸外国有生产吗?看到埃及的金字塔,又让我们想到什么?只是一建筑物吗?)2、展示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对学生进行竞猜,辨析各美术材料和种类提供美术作品或美术工具,让学生分组选择对猜学生活动:欣赏,竞猜设计意图:欣赏各具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材料,拓展视野,感受美术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享受,并对学生的美术材料和种类掌握程度进行测验。
四)、归纳感受,拓展探讨教师活动: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这堂美术课的感受2、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身边美术材料,巧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注意环保,关注新兴的高科技材料3、浅谈现代艺术与大自然的以罗伯特.史密斯的防波堤为例)学生活动:谈课堂感受,说身边可以用来创造美术作品的材料及由此带来的思考设计意图:放飞学生的想象,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身边美术,让学生畅所欲言,成功展示自我,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十二、课外作业1、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继续查找有关美术材料和种类的知识继续探讨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关系2、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发现生活,发现美术材料;创造美术作品,生活美术化,美术生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