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题复习演示教学.ppt
48页日本专题复习,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日本史及中日关系,,,18941895年,大化 改新,1900年1961年,,,,,,,,,19211922年,1945年8月15日,,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巴黎和会(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发动侵华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日本史,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914年,1919年,1931年,1941年,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914年,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919年,1914年,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931年,1919年,1914年,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941年,1931年,1919年,1914年,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日本历史上三次腾飞 古代日本: 646年 大化改新 第一次腾飞 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近代日本: 1868 明治维新 第二次腾飞 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腾飞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启示:学习他国先进的文化;创新、开放、教育、 改 革、 科 技进步等是强国的因素;要积极吸纳他国先进的 文明成果,要善于抓住并利用历史机遇等。
知识梳理,,,大化改新,7C,,,,,,,帝国主义阶段,获得利益,危机侵略,遭到削弱,崛起发展,明治维新,1868,19C末20C初,一战,两次大战之间,二战,二战后,,二、好学的日本,三、好战的日本,五、二战后的崛起与强大,四、中日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一、日本的兴起,一、好学的日本,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大 化 改 新,时间:,,在位天皇:,,主要内容:,影响:,学习对象;,,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中国隋唐,(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 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 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 治 维 新,,时间:,在位天皇:,学习对象;,主要内容:,,影响:,19世纪60年代,明治天皇,西方(欧美),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黑船事件,二、好战的日本侵略中国,古代:,近代:,参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全面侵华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甲午中日战争,,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戚继光 抗倭,,时间:,人物:,主要业绩:,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其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甲 午 中 日 战 争,,时间:,18941895,重大战役:,黄海大战 辽东之战 威海卫战役,,结果:,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条约影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最能说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时间:,直接原因(导火线):,涉及国:,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影响:,1900-1901,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2、血腥的南京大屠杀,4、中国军民的抗战,5、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战的胜利,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日军占领沈阳城,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时间:,过程:,结果:,影响:,时间:,地点:,影响:,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时间:1937年12月 2、概况: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目的:,结果:,和平解决的意义:,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逼蒋抗日,在中共周恩来的调停下,事变最终和平解决,抗战期间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时间:,1937,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时间:,参战部队:,1940年秋,指挥者:,彭德怀,地位:,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38年春,指挥者:,李宗仁,地位:,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八路军一百多个团,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地位:,时间:,中共七大,,时间:,地点:,1945、4,延安,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抗战的胜利,,时间:,标志:,原因:,1945、8、15,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打败日本法西斯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 不同结局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驰、指挥失 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经济力量强 大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对胜利起绝对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对中国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 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 :(意义) 启示:要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等中日近现代化历程比较,近代化历程:19世纪60年代:中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 维 护封建统治,结果失败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30年后(1898年):中国百日维新,试图通过变 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结果失败 现代化历程:日本二战后重视科技教育,经济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走了些弯路,影响经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上升 启示:要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要符合国情等等。
二、好战的日本参与两次世界大战,参与一战,挑起二战,,华盛顿会议,参加协约国作战,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规定:,,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华盛顿会议,(美英日),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4-1929年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1、受 的打击,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参加 ,挑起二战 3、1941年12月7日, ,挑起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是 5、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结束,,19291933年经济危机,轴心国,日本偷袭珍珠港,,1945年9月2日,中途岛海战,四、二战后的崛起与强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阶段: 恢复: 持续高速发展: 减缓: 发展:,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 70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后,日本采取了“科技立国”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1、美国的援助 2、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3、发展科技,重视教育 4、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美国的援助 2、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3、发展科技,重视教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表现:,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但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定型,目前暂时表现为:一超(美国)多强(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当今世界政治局面,日本应牢记历史,正视历史,汲取历史教训 中国应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两国人民须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共创友好和平未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和战争据史说说中日应如何交往?,1、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击倭寇骚扰 B率部回归祖国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图中的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宝贵,考题模拟,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日本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它伙同英法美等国在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尼布楚条约,5、“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
东北全境沦陷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6、右图报纸中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后,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个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7、“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8、“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 B北京 C上海 D南京,9、中国近代100多年来抗击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百团大战 D抗日战争的胜利,,10、与右图事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苏关系紧张,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