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之道》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61270517
  • 上传时间:2022-03-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9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之道》瘩合笈习答及_(附试卷)(一、课内知识检测12题,二、考题链接7题,三、拓展练习6题,四《大学之道》的理解性默写33题所有古文均有详细译文答卷的课内知识检测第9-12题,调整在答卷的最后)一、课内知识检测题1.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把《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2.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堑生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空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②在鞋(亲近爱抚民众)④定而后能彗(心不妄动)⑥安而后能廖(思虑精祥)©)先修其身(修养)⑩致知在哭(推究事物的原理)(12)自天子以至于庶小(普通百姓)(14)齐其家(使…整齐有序)3.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 在咂德(彰明;美好的德性)③在由于至善(至,到)饲静而后能宏(性情安和)⑦虑而后能,(处事合宜)⑨先玫其知(获得)(11)物格而后奸(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13)先诚其意(使……真诚)(15)±A皆以修身为夺(一律,一概;本源、根本)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留意:明一彰显;明德一美德;亲民一亲近爱抚民众;止于至善一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大学之道》中,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句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9. 《大学之道》中,儒家提倡,治学的终极目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10. 《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1. 《大学之道》中论述了治国、齐家与修身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句子: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12. 《大学之道》中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句子:致知在格物;而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的句子:物格而后知至。

      13. 《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4. 《大学之道》中,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的句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15. 《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16. 《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的句子: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17. 《大学之道》中,写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的句子:虑而后能得18. 《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19. 《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0. 《大学之道》中,写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的句子: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1.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句子: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2.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的句子: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3.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的句子:箜修其身者,先正其心24.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的句子: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25. 《大学之道》中,写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的句子: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26. 《大学之道》中,写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的句子: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27. 《大学之道》中,写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的句子: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28. 《大学之道》中,写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的句子: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薄,未之有也29. 《大学之道》中提出了大学的宗旨和具体条目,并强调各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因为“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修身"关乎家国天下《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的句子: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0.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1. 《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承接课内知识检测第9题)“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八目”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接“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基础,做好这些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条件,"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修身”是根本10. 结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大学之道”?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我认为“大学之道”是讲修身的学问明德"相当于《道德经》中的上德,也就是最上等、最高明之德,甚至可以说是接近、等同于道的德,而“明明德"的第一个“明”,以及“亲民"可以这样理解,假如把“大学”只视为修身之学,那第一个“明"就是探索、明了,而“亲民"也是对自身的要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学之道在探索、掌握明德,并要去亲近民众,把这些事都做到最好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观点二:我认为“大学之道"是指传道大学”不只是修身的学问,其根本精神在传道,“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可以理解为揭示、昭示,而“亲民”也是让“明德”去亲近民众这句话就应该理解为“大学之道”在于揭示明德,让其昭示天下,让“明德"去亲近民众,使民众都能了解掌握它平天下”就是让明德昭示于天下,使民众都掌握明德,人人都成为圣贤,那天下白然太平11. 《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就都达到了“至善”的境地《火尝之道》猝奈笈习及一(附详细答卷)(一、课内知识检测12题,二、考题链接7题,三、拓展练习6题,四《大学之道》的理解性默写33题。

      所有古文均有详细译文)1.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中的一篇,朱熹把《大学》与《》《—》《》合称为“四书"五经”指《》《》《》《》《》五部作品2.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在明明德()②在麝()③在止于至善()④定而后能尊()⑨静而后能宏()⑥安而后能再()⑦虑而后能,()©先修其身()⑨先篡其知()⑩致知在格物()(11)物格而后美色()(12)自天子以至于唐白((13)先诙其意()(14)齐其家()(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③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6. 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三纲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7, 文章第一段起什么作用?8. “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是怎样的?9. 《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0“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11. 结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大学之道”?请谈谈你的看法12. 《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二、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 大学之逗,在枣明德,在童民,在止于羊着知止而后有尽,定而后能琶,静而后能苦,安而后能屋,虑而后能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垂道矣② 古之欲明明馋于天下者,先迨若国欲治其国者,先于其家欲齐其家者,先拿其身欲修其身者,先生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返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秘,零芯皆以修彳为本……③ 所谓诚其意者,举自欺也I、人闲居为不蔓,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按其不善,而量其善。

      人之视己,坦见其肺肝给,则何基矣!此谓诚于中,举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土目所视,十手所指,并严予厂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丝诚其意……④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愧,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⑤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壁焉,之其所眼卷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功茎登而辟焉,之其所救惜而辟焉故丝而知其建,恶而知其萋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旬《礼记•大学》)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 太竽之道②虑而后能传()③致知在修物()④之其所哀号而辟焉()1. 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 而君其善()A. 定居于一地B.附着,加上C.写作,写文章D.显露,宣传② 人之其所亲爱而壁焉()oA. 征召B.排除,驳斥C.偏向D.躲开,避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