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辅导员视角的高职院几校大学焦心理璋碍干预策略的论文.doc
5页基于员视角的高职院几校大学焦心理璋碍干预策略的论文 基于员视角的高职院几校大学焦心理璋碍干预策略的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也引起了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资料显示,平均有3.07%的高职生存在心理异常,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心理障碍但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任教师人数少、力量薄弱,如何发挥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基于员视角的大学生心理障碍预防机制和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障碍干预体系一般采取四级模式,即心理健康中心为第一级,分院、系的员为第二级,大学生心理协会等社团为第三级,学生个体为第四级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心理健康中心,其取向以所有人群、特别是健康的正常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而以促进来访者的成长、发展和潜能开发为宗旨,强调发展和教育 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有效运转起来心理健康中心除了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并没有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障碍干预措施主要原因是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同层级之间出现脱节学生个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主动向员诉说或寻求心理健康中心的帮助。
本课题组曾做过一项“假如你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首先向谁求助”的调查,结果显示,81%的人选择向知心朋友和同学求助,只有11%的人选择向家人求助,5%的人选择向员求助,3%的人选择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求助由此可见,员并不是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首选的倾诉对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优势,没有确立合理的参与方法与策略 1.“第一线”优势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体系中,高校员处于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作用员是距离学生最近一级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最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员与大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区,并且通过班会、学生活动、早操、晚等与学生接触密切加之学生干部的辅佐,使得员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无论是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第一线”优势 2.“同龄人”优势当前我国高校员队伍大都是高校毕业,无论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比较接近,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同辈群体归属感,从而使员与学生的交流畅通无阻因此,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员,遇到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时,一般是先与员进行沟通或咨询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3.“知识”优势很多高职院校在招聘员时,从四五年后转岗考虑,并不要求员一定是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但是,在员岗前培训中,他们不同层次地进行了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匾乏的状况下,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指导学生的学业、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任务实际工作中,许多员热爱本职工作,通过业务学习与进修,已经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基本具备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的“知识”优势 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发展优化、预防保健、社会支持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多种干预方法的.综合干预系统就高职院校而言,员应主动采取措施,及时预防、发现大学生面临心理障碍的状况,成为有效消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佳切人点不能把心理障碍单纯地判定为现象,对有心理障碍倾向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合理引导,努力争取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心理障碍严重的学生,则应与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人员配合进行治疗与干预 1.主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丰富的课余生活等措施,提高学生心理障碍的自我消解能力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员承担,这非常有利于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而开展一些课余活动,比如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团体活动,或定期开展一些趣味游戏,等等,可以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彼此的信任,也能主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采取周到的心理服务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新生人学不久,员应配合心理健康中心对全体新生进行统一的心理测查,应根据反馈中的学生状况及时建立心理档案,与咨询中心共同探讨,进行重点干预二是利用网络手段了解学生动态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目前,许多员已经具备利用等即时通讯工具、bbs、电子邮箱、博客及贴吧等网络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而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建立快速有效的心理障碍应急机制尽管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只有3%左右,但对学生个体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制定并实施一套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流程,在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以化解危机,防止事态恶化与此同时,加强对周围人群的心理疏导,化解紧张氛围,防止连锁反应。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作为学生员,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周到的服务机制和快速的应急机制,以整体的思维和创新的手段,统筹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心灵的导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防微杜渐,把心理障碍的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员工作满意度不高,许多员在工作几年后,积极性锐减,缺乏长期从事员工作的信心和热情,离职或转岗的现象频频发生高职院校员队伍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