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184045727
  • 上传时间:2021-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1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1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 14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 27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举例说明、分析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人地协调观)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相互间的关系是什么?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有哪些?其意义是什么?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及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是什么?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选填序号)①岩石 ②生物 ③大气 ④土壤 ⑤植物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1)实现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2)结果: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微思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哪一种循环?[提示] 生物循环[教材思考] 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提示:图中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通过大气降水,生物、土壤、河流和湖泊获得水分补给;大气通过植物蒸腾、土壤和河湖蒸发获得水汽;土壤中的无机盐及养分,通过水的运动被植物吸收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含义: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2.内容整体功能内容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3.意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3)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4)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中,最容易受人类干扰而发生变化的要素是地形 ()(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特别提醒] (1)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2)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是单个自然要素所不具有的。

      如自然环境具有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但大气本身不具有该功能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2)统一性: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意义: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将黄山对应的要素组合连线[特别提醒]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即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环境产生影响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响应原理2.特点: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3.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环境变化加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微思考] 通过连锁变化,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后果[提示] 后果被放大,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不利于人类的适应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与整体性功能2020年8月21日凌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发生山体滑坡。

      原本覆盖绿色植被的山体表面露出一块斜长约880米、宽约280米的泥黄色破坏面此次山体滑坡造成省道435线交通中断,9人被埋,其中7人遇难,2人失联问题1 (综合思维)此次山体滑坡影响了哪些地理要素?提示:地貌形态的改变(山体滑坡)导致了水文状况的改变(形成堰塞湖)进而影响了人类活动(淹没村庄,摧毁交通)问题2 (综合思维)植被要素的变化与山体滑坡有何关系?提示:山区植被覆盖率的减少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1.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由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如下图所示:图1 水循环过程 图2 生物循环过程图3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图4 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1)水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地形、土壤、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河流多河流少地形多流水侵蚀、沉积地貌少流水侵蚀、沉积地貌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大土壤水分含量小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生物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2)生物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状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地形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水文含沙量低,径流量稳定含沙量大,径流量变化大(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地壳运动为中心,其中地形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

      地形条件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和水能资源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等方面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如下表所示: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概念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稳定: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②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形成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大气中氧气的稳定、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1.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图(图1)和某地貌景观图(图2),完成(1)~(2)题图1        图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图1中表示塑造图2地貌的箭头是(  )A.⑧  B.⑦  C.⑥     D.⑤(1)A (2)D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对;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是因为自然植被减少,进而使流水侵蚀掉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体现了植被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故D错。

      第(2)题,图2为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D对]2.(2021南京重点中学高二期末)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生物循环的图示,正确的是(  )(2)植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功能  B.稳定功能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1)B (2)D [第(1)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合成有机物植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故选D]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与要素组合及 其对干扰的整体响应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黄土高原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还有面积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这主要是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使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

      另外,人类因建筑和燃料用材而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幅缩小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问题1 (区域认知)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类型及气候类型是什么?提示: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问题2 (综合思维)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怎样形成的?提示:主要是人们破坏了黄土高原的地表植被,经流水长期的侵蚀而成的问题3 (人地协调观)人们在黄土高原的演变中吸取的教训应该是什么?提示:在生产、生活中应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整体表现及意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要素组合及对干扰的整体响应,均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具体分析见下表:整体性的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自然环境整体性问题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3.阅读材料,回答(1)~(2)题2007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节选自《世界博览》(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