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大连23中田华瑞.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347447
  • 上传时间:2017-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2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大连 23 中学 田华瑞探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备考问题,首先要明确考点,然后再制定备考策略方案,最后提一提复习建议,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考点解析:(一)考纲解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所谓“作品结构”即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而考题也是以考生的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所谓“作品的主题”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2.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考点主要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

      鉴赏评价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在阅读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的一种能力层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了什么形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鉴赏语言通常指语言的风格,如优美、华丽、淡雅、含蓄、深刻等,或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鉴赏表达技巧通常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烘托、对比)、结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照应、铺垫)、修辞运用等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通常指能够概括分析文章所描写的事物、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通常指能够对作者观点看法作出中肯适当的评述,判断其正误,分析其意义,甚至要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和态度的体会与认识,要融进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某一方面的感悟3.探究,能力层级为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探究探究既不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也不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评说,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人文精神的发掘、探讨,以及自己特有的解读和质疑二)近三年辽宁省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分析:1.选取材料方面:(1)体裁:小说王安忆的《洗澡》 (2010 年) 、乌拉圭比亚纳的《怪人》 (2011 年) 、 《最后的黄豆》(2012 年) ,其中中国两篇,外国一篇。

      2)内容:内容厚重,作品大都是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揭示一种哲理或表达一定的思想的 (3)具有较强的审美趣味缺乏审美品味、艺术手法平淡的作品难以入选4)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2.题型方面1)题型:每个阅读语段一般设置四个小题,一道客观多项选择题(5 分),三道主观题(20 分),题型较为稳定2)设题:四个题目集中在重点语句的理解、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艺术手法鉴赏、对作品的分析评价以及对重点难点的探讨上最后一个题目一般为探究题探究题开放性强,往往没有统一答案,允许见仁见智示例:《最后的黄豆》(2012 年辽宁高考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6 分)(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6 分)(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 分)二、备考策略:小说阅读备考策略分四个环节:基础知识、解题技巧梳理----基础习题巩固----模拟题、高考题穿插----单元综合检测一) 梳理基础知识,明确解题技巧:  1.信息整合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概括内容要点;(2)解释某一事物;(3)理解文句的意义解读这类题目,应根据题目要求,先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然后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最后,根据答案要点之问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答案要注意摘取原文重要语句,一般不要求照抄原文2.情节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某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2)将某个情节抽去或置换;(3)重复写某某事件;(4)伏笔与铺垫解读这类题目,要从情节的构成与作用来寻找思路,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①是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其作用是发展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与前后情节形成对比以突出人物性格或主题。

      ④是艺术手法方面的作用,是为了引起悬念或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地3.人物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3)分析某种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解读这类题目,首先要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标画出文本中关于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再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根据描写手法、重要评价语句或情节事件概括出问题答案4.主题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文本内容或人物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文本主题或写法探究解读这类题目,其解题思路一般为:①从题目入手,有时题目暗示着主题、暗示着写法;②从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人手;③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人手,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5.环境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1)环境(自然环境 )描写对刻画人物和情节发展的作用;(2)景物描写对人物和情境的烘托与铺垫作用;(3)环境(社会环境 )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解读这类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 6.艺术手法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及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3)语言特点(如精炼传神、含蓄形象、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及其审美作用解读这类题目,要熟记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特征及其作用;联系具体内容,准确识别文本所用的手法并能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7.语言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1)某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某一词语对塑造形象的作用;(3)某句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解读这类题目,一要瞻前顾后,结合文义理解;二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三要联系人物性格或小说主题8.探究类题目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1)认识和评价文本的思想与感情;(2)认识和评价文本的情节结构;(3)认识和评价文本的艺术手法;(4)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

      解读这类题目,一是要有文本意识,根据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二是要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语句,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褒贬好恶三是要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如解读散文文本探究题就要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解读小说文本探究题就要注意掌握小说的三要素,等等四是要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探究性的题目,其问题设计往往采取“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受如何”、“谈谈你的理解”等形式,因此在解答此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 (二)基础习题巩固:)基础习题的材料来自于课内外课文是最好的阅读载体,即使在备考有效时间大大缩减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抛开教材当然,我们的教法、学法和高一、高二不同,我们要求每位老师根据高考小说阅读的考查要求,模仿高考阅读题的模式以课文为材料命制题目来训练、考查学生,落实知识点、能力点这种训练深受学生喜爱,可谓一举多得 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当然还体现在不仅重视必修教材课文的学习,还重视引导学生利用课堂、课外时间阅读课本外的优秀作品,并有的放矢地针对个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不但强化小说有关知识,而且扩大学生阅读面,教给他们评鉴方法,(三) 精读高考题与泛读模拟题相结合 学生在掌握了高考必备的阅读理论后就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精读的示范作用我们基于“最好的训练题莫过于历年的高考题”的认识将近十年的高考小说阅读全部收集起来,分类整理,让学生当作新题来完成,然后再发给详细答案及解题思路解说,让学生通过精读、精做高考题,消除对高考题的畏惧心理,并为泛读即大量的阅读模拟训练的深化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在现代文阅读备考中除了研究历年的高考试题,还注意搜集各地最新的备考信息对今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进行多方位的预测,并编拟适量的预测题对学生进行前瞻性的训练四) 单元综合检测:小说阅读备考时注意了“大面积撒网和重点捕鱼” ,并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中强化训练后,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单元检测反复检测使学生能凭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实用的阅读方法去读懂文章、品味文章,更能采用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去规范地解答题目,学生的阅读、解题意识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了将这一成果保持并扩大,我们在进行其它块的训练时,也注意穿插适量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作为调剂,让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感觉不丢失,热情不降低三、小说阅读复习建议: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常言道:语文难学,须日积月累,无法立竿见影这尤以现代文阅读为最。

      学生视阅读为畏途,认为平常花功夫比较多,而收效甚微因此阅读兴趣不浓,欲望不强许多老师也反映阅读问题讲与不讲差不多,靠的是学生的素养,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这种无效性已经很严重了为此,我建议在小说备考中,应在优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悬念”是小说情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高考常常出现的一个考点,为了讲好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清楚明白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在以后的阅读鉴赏中能够准确无误地辨析出这一技巧,形成一种迁移能力,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设置了这样一节课在讲课前留一个写作片段:“三个人坐在椅子上聊天,椅子下面有一个定时炸弹,五分钟爆炸 ”请你在爆炸前的五分钟内对这一情景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片段,要求在展开情节时设置悬念,引诱读者时刻关注着这五分钟之内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要让读者为即将要发生的事情而担心着急、坐立不安这一教学设计学生特别感兴趣,激发出了他们尘封已久的热情,第二天的课堂异常活跃,学生对这五分钟的情节做了无数个大胆的设想,有的设想为暗杀,有的设想为情仇,有的设想为谍战,有的设想为恐怖,也有的描写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