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word论文】婴幼儿用药安全性探讨【药学专业论文】.doc
4页1婴幼儿用药安全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 (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安全 婴幼儿是指从 28 天-3 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1]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1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 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元影响。
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 3 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1.2 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2] 1.3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1.4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 7 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2] 1.5 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 8 岁以下儿童应禁用[2] 1.6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1]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2] 1.7 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2] 1.8 磺胺类对体内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缺乏的乳儿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应禁用。
幼儿使用应注意大量饮水防止引起结晶尿磺胺甲基异唑近报道过敏者较多,慎用 1.9 喹诺酮类该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应慎用但也有不良反应低的报道[3] 1.10 其他类抗真菌类药对肝、肾功能损害大,慎用乙胺丁醇婴幼儿应禁2用 2 驱肠虫药 2.1 阿苯达唑(肠虫清)广谱驱虫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2 岁以下儿童禁用,2-12 岁用量减半 2.2 甲苯咪唑 4 岁以下用量减半[4] 2.2 哌嗪(驱蛔灵)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5] 3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 3.1 解热镇痛类[6](1)非那西丁类:主要是指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可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肾损害,对婴幼儿尤其敏感,禁用 (2)氨基比林:首要损害是粒细胞减少,慎用 (3)阿司匹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慎用对小儿易引起瑞氏综合症,英国规定 12 岁以内儿童禁用 (4)扑热息痛类:相对安全,可用 3.2 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抵制作用,12 岁以下儿童禁用[7] 3.3 镇痛药吗啡、芬太尼贴片:婴幼儿禁用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1 岁以内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或行人工冬眠[2] 3.4 抗癫痫药一般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是安全的,药物毒性反应轻微而且是可逆的,但应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表现,定期做血、尿常规等多项检查[8]。
4 呼吸系统用药 4.1 祛痰药氯化铵一定要计算好用量,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停药后反应消失必嗽平一般无不良反应,可用[1]喷托维林(咳必清)有报道可造成呼吸抑制,故禁用[9]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粉成分,应注意剂量 4.2 平喘药作为非处方药,不推荐儿童应用,儿童哮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此类药物的给药途径多种多样的,可以口服、静脉、喷雾吸入给药喷雾和吸入给药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4.3 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均须严格计算好剂量 5 消化系统用药 5.1 抗酸药婴幼儿胃病较少见西米替丁 8 岁以下儿童禁用[10] 5.2 胃肠解痉药婴幼儿的急性腹痛,以肠道寄生虫、胆道蛔虫、阑尾蛔虫等多见,不应轻易使用此类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应在全面尤其是腹部检查后酌情应用[1] 5.3 助消化药乳酶生可用,但不与抗菌药合用干酵母不良反应少,可用,但大剂量可引起腹泻[2]多潘立酮: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未完全发育,可能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1 岁以下慎用[11] 5.4 泻药一般来说,儿童不应用缓泻药,有些父母错误的认为必须每天排便而给孩子使用泻药,这样可能会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如必须使用,应严格掌握剂量,并配合饮食与运动治疗[12]。
酚酞片:婴儿(1 岁以下)禁用,幼儿(1-3 岁)慎用[2] 5.5 止泻药洛哌丁胺(易蒙停)1 岁以下婴儿应禁用严重脱水的小儿不宜使用[2]蒙脱石散剂:疗效好,可用[13]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影响吸收,婴幼儿如长期腹泻或腹胀禁用=妈咪爱:疗效确切,可用[15] 6 抗贫血药 硫酸亚铁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致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可饭后服用[2]叶酸不良反应较少,可用[2] 37、抗变态反应药物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盐酸苯海拉明、富马酸酮替芬等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作用,婴幼儿应慎用[16] 8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可引起肥胖、多毛、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等反应,因此婴幼儿应慎用[2] 9 维生素类 9.1 维生素 A 长期大剂量可引起维生素 A 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停药 1-2周可消失 9.2 维生素 D 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婴幼儿为预防维生素 D 缺乏补充时,应掌握好剂量 9.3 维生素 C 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
10 外用药 由于小儿皮肤、粘膜面积相对较大,吸收功能强,注意剂量鼻眼净治疗婴儿鼻炎,能引起昏迷、呼吸暂停、体温过低,慎用皮质激素软膏大面积外用,可引起全身水肿,慎用阿托品滴眼剂:婴幼儿对此药中毒,滴时应压迫泪囊,以防止进入鼻腔吸收而中毒,慎用 11 其它类 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人参蜂王浆含有激素样物质,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至宝锭、一捻金等儿科类中成药主要成分中含有朱砂,服用过多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汞水中毒症状综上所述,婴幼儿用药应注意如下事项:(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 (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一般若无消化道和其它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以口服或局部用药较好,如口服不便可考虑肛门给药或其他 (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剂量不足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易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不良反应 (5)无病时别乱服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
3 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孩子健康不利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钱漪,沈时霖.儿科临床药物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 [3]许重远,舒俊芬.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药事,2001,15(5):345. [4]张石革,孙定人.肠道寄生虫病与驱肠虫药,中国药房,2001,12(12):767. [5]龙.临床药物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646. [6]谢惠民.小儿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解热镇痛药,中国药事,1994,8(4):4241. [7]孙定人,张石革,镇静助眠药,中国药房,2001,12(2):125. [8]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646. [9]孙定人,张石革.咳嗽与镇咳药,中国药房,2001,12(2):126. [10]孙定人,张石革.抗酸药与胃粘膜保护药,中国药房,2001,12(4):255. [11]张石革,宋菲,沈素.胃动力与促进胃动力药,中国药房,2001,12(9):575. [12]张石革,徐小薇,郝红兵.便秘与缓泻药,中国药房,2001,12(10):637. [13]惠郁,李琪.思密达治疗婴儿腹泻疗效观察,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5):430. [14]张石革,彦玲,郝红兵.服泻与止泻药,中国药房,2001,12(8):511. [15]贾凤英.妈咪爱治疗小儿服泻疗效观察,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6):29. [16]孙定人,张石革.过敏与抗过敏药,中国药房,2001,12(2):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