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荔枝图序.doc
5页课题: 10—③荔枝图序 主备人: 冯立巍 教学目标:1、学习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打比方来介绍荔枝特点的方法5、背诵课文,初步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6、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教学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阅读感悟法学习方式: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2课时第 1课时10-3荔枝图序主备人冯立巍教学目标:1、学习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初步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杜牧《过华清宫》中的诗句,杨贵妃喂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到长安来,苏东坡也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从古至今就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出示荔枝图片) 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但荔枝不易保鲜,在唐朝时期,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 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二、自主探究 1.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帷 枇杷 绡 瓤 醴酪 2. 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字音和停顿 3. 跟读课文,熟悉文章朗读方式 4. 默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进行5、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程度 三、合作交流 指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借助相关资料四、拓展延伸学生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熟读课文扫清词语障碍,帮助理解大意,便于展开讨论,启迪个性化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第 2课时10-3荔枝图序主备人冯立巍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打比方来介绍荔枝特点的方法2、背诵课文,初步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3、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教学重点: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二、自主探究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投影展示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2.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3.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运用了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4.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三、合作交流1. 巧用比喻作者用人们较为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能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2. 层次分明作者开篇以“荔枝”二了总领点题,统领全文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了荔枝的特点3. 详略得当 作者坚荔枝的形、色、香、味介绍较为说尽,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作画的时间及作画者,还有作序的目的等介绍则一笔带过,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四、拓展延伸 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
2.交流作品五、巩固检测1、听写词语2、解释荣: 丹: 朵朵如葡萄 团团如帷盖总结出打比方的写作方法了解写作顺序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板书设计荔枝图序树形(帷盖) 叶 桂 华(花)橘 实 丹 朵 葡萄 核 枇杷 壳 红缯 膜 紫绡 肉 冰雪 浆液 醴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