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2015年海淀区初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15页2014-2015 学年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5.1一、基础·运用(共 2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 6分)2014年 9月 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今后每年的这一天 ,郭嘉都将举行纪念活动,向英烈致敬近代以来,为了①________,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 ,开创了史无前 lì( )的光辉业绩,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唯有祭奠,才能谛听先烈精忠报国、无怨无悔的心声□唯有缅怀,才能继承先烈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唯有铭记,才能继往开来,奋发图强,②________地肩 fù( )起历史使命□纪念先烈,必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史无前 lì( ) 肩 fù( )谛听( )缅怀( )【答案】例 负 dì miǎn (2)结合语境,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①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②难能可贵B.①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②责无旁贷C.①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②难能可贵D.①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②责无旁贷【答案】D【解析】一定要按照历史事件发展顺序排序,先民族独立之后才可以国家富强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难能:极难做到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以指自己应当的不可推卸的事使国家富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故选 D(3)依次填入语段方格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B.!;;……C.:,;——D.!;,……【答案】B【解析】丰碑之后并不是阐述丰碑含义的语句所以,不能是“:”因此排除 A、C 选项,三个唯有开头的排比句句式相同之间必须用“;”故选 B2.初二(1)班刘阳同学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前几天,刚从超市出来的刘阳同学,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台阶旁,他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去扶起老人,并关切地说了一句话下列选项中最得体的一句是( )(2 分)A.老爷爷,大冷的天,您可不能坐这儿看风景啊!B.老爷爷,您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可得小心点儿啊!C.老爷爷,您年纪大了,上下台阶可得留点儿神D.老爷爷,您腿脚不利索,上下台阶您老不能注意点儿吗?【答案】C3.在学校开展的“寻访身边的民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某个山村发现了一座财神庙庙门处有一副楹联,但有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了缺失的字,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上联:通四海之□源,普占吉庆;下联:赐□□以福泽,永获盈丰。
A.水百姓B.财万民C.金江河D.福大地【答案】B【解析】既然是财神庙必定是代指财源,故选 B 4.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①炎夏已逝,秋雨渐凉,孕育一夏的田野,倾情献上一个丰收的秋天②一地玉米,挎着饱满的棒穗儿,高傲地挺直了腰杆③簇簇花椒,缀满枝头,远远望去,如是腾起的朵朵红云,煞是可爱④黄豆、绿豆、红豆,豆荚鼓鼓;高梁、谷子、黍子,弯腰低头⑤拔下干枯的豆秧,摘下熟透的豆荚;收割低垂的谷物,摘下沉实的谷穗⑥一筐筐、一袋袋,沾着汗珠,堆成一座座金黄的小山,映照着农人灿烂的笑脸⑦好一个色彩缤纷、五谷丰登的乡村金秋!A.第②句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富有情趣地将结满丰硕过时的玉米的挺立姿态人格化,表达了中作者的欣喜之情B.第③句将簇簇花椒比作腾起的朵朵红云,生动地写出了大片花椒成熟后的颜色和情态,勾画出一幅丰收的图景C.第④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描绘出秋天豆类和谷物成熟饱满、丰收在望的景象 ,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D.第⑤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各种庄稼大丰收的景象,热情赞美了乡村农人勤劳、质朴的精神品质答案】D【解析】排比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第 5句明显不是,故选 D5.默写(共 4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1 分)(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1 分)(3)在学校组织的登山活动中,同学们不畏艰难,一鼓作气到达半山腰仰望高耸的主峰,有位同学不禁吟诵起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以此表达登顶的决心2 分)【答案】(1)化作春泥更护花(2)蒙络摇缀(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6.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完成填空3 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作此诗时已经 68岁,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他当时凄凉的境遇然而,诗人并不感到悲哀,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怀答案】①僵卧孤村 ②为国戍轮台 ③爱国(或“报效祖国”)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填空4 分)他,这位健壮有力的革命战士,久经狂风巨浪的波罗的海舰队水兵,一九一五年就就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对年轻的锅炉工保尔讲述着严峻的生活真理。
保尔两眼紧紧地盯着他,听得入了神小弟弟,我小时候跟你差不多他说,“浑身是劲,总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气往哪儿使我家里很穷一看见财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爷,我就恨得牙痒痒的我常常狠劲揍他们可是有什么用呢,过后还得挨爸爸一顿痛打单枪匹马地干,改变不了这个世道保尔,你完全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好战士,一切条件你都有,只是年纪还小了点,阶级斗争的道理,你还不大明白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说说应该走什么路我最讨厌那些胆小怕事、低声下气的家伙现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奴隶们起来造反了,要把旧世界沉到海里去但是,干这种事,需要的是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而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而不是战斗一打响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样钻墙缝的软骨头他紧握拳头 ,有力地捶了一下桌子上面文段节选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①____________》节选的文段记叙了②____________的内容文段中的“他”指的是③____________,正是他引领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保尔又经历了被捕入狱、④____________等磨难,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答案】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布尔什维克党员(朱赫来)用自己的经历向保尔介绍革命道理 ③朱赫来 ④示例一:在战斗中负伤 示例二:在艰苦环境中筑路 示例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持写作二、文言文阅读(共 10分)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 8-10题。
一)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二)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自密 ① 徙徐 ② ,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 ③ 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④ ,吾侪 ⑤ 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 ⑥ 持畚锸 ⑦ 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 ⑧ 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①密:密州 ②徐:徐州③屦(jù):粗布鞋 ④潦:积水 ⑤侪(chai):辈、类⑥跣(xiǎn):赤脚 ⑦锸(chā):锹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流有缓急 事急矣B.自密徙徐使自招募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如好逸而恶劳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C【解析】A.流有缓急 快 事急矣 紧急B.自密徒徐 从使自招募自己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率领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率领 D.如好逸而恶劳 如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像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非咨询不穷其致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谁与守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我同谁守城呢?10.海忠介、苏东坡治水都做到了“躬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各自的表现4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海忠介:①亲自考察②亲自发给民工钱粮苏东坡:①表达与民同守的决心,驱使富民回城②调动城中军士一起治水③住在城上,过家门而不入共 4分两个人物的表现各 2分,每个人物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1分)【解析】先应读懂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概括题的解题模板来进行概括附两则故事原文: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长堤造成,水涨到长堤下,没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三、现代文阅读(共 22分)(一)阅读《往事回思如细雨》,完成 11-13题共 14分)往事回思如细雨林岫①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笔似有神力,写什么,什么都精彩写作余暇,汪先生做什么呢?唱京剧,哼昆曲,韵味十足兴致好时,也作书画其书画,简洁明快,遣兴自娱,颇见文人书画气息②我见过汪先生作画想画时,顺手裁张宣纸,就着案头笔墨,随心所欲地涂抹一番甲】画完,落款,钤印,歪着头,近看远观,然后一笑,起身往客人多的桌边坐下闲聊,再不管刚才大作的去向③汪先生人生坎坷,经常居无定处,可无论在哪儿,偏偏都跟画画连在一起。
当“右派”时去沙沟子劳动,栽葡萄,就画葡萄在沽源马铃薯研究站,画过马铃薯的《图谱》;后来种口蘑,又画《口蘑图谱》……反正只要想画,伸手又能抓着笔墨纸砚的话,必定挥洒一番最困难时,没有书画印章,怎么办?弄点红颜色,自己画印章在沽源,又称军台,清代官员犯了罪,敕令“发往军台效力”,多半从这儿开始流放之旅汪先生借此调侃遣兴,自得其乐④我最欣赏他画上的题款,那种文雅,那份率真,可亲可爱得感人至深犹记得他本欲写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意,先挥笔画了一柄白荷初苞,正想下笔画蜻蜓,因午时腹饥,停笔去厨间烧水,炉火不急,水迟迟不开,便转身回来,画小蜻蜓方振翅离去,题“一九八四年三月十日午,煮面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