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研究分析.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研究分析 一.问题一的分析与求解 由附件二供给的南昌大学2022-2022-2学期II类通识课课程总表,我们统计出 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Z)、社会科学与人类进展(S)、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T)、人文学科与艺术审美(H)以及医学与生命科学(M)5大类别的所开课程总数、不同级别高校教师的数量和开课的课程所容纳的总人数这三个指标的数值,统计结果如下: 5大类别对应的所开课程总数统计图: 课程类别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传统文化 人文科学 医学 总的课程数 52 66 28 30 27 5大类别对应的不同级别高校教师数量的统计图表: 自然科学与现社会科学与传统文化与人文学科与医学与生代技术(Z) 人类进展(S) 世界文明(T) 艺术审美(H) 命科学(M) 教授 4 6 4 2 4 副教授 22 15 8 6 11 讲师 20 35 15 11 9 其他 6 10 1 11 3 5大类别所开课程容纳的人数统计表格: 课程类别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传统文化 人文科学 医学 容纳人数 7020 8407 4003 5284 3603 我们以上述的三个指标作为南昌大学通识选修课程的设置指标,进一步来衡量5大类别的课程设置。
对于不同级别教师的数目指标,我们通过简朴的赋值来定义一个教师质量的概念,概括操作如下: 我们将题目中供给的附件中提到的教师级别总的概括为4大类,分别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其他(包括助教、不定级等)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对上述4个级别的教师职称分别赋值pj=0.4,0.3,0.2,0.1 那么教师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pj*yi(i?1,2,..,5,分别表示Z,S,T,H,M;j?1,2,3,4分别表示4个教师职称) i?1j?154计算统计结果如下: 课程门数 教师质量 容纳人数 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 52 12.8 7020 社会科学与人类进展 66 14.9 8407 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 28 7.1 4003 人文学科与艺术审美 30 5.9 5284 医学与生命科学 27 7 3603 (1)首先我们对以上3个指标举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课程们数、教师质量和容纳人数3个指标基于5个类别的权数; 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xi'?xi xi?社会科学与人类进展 0.325 0.312 0.297 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 0.138 0.149 0.141 人文学科与艺术审美 0.148 0.142 0.187 医学与生命科学 0.133 0.147 0.125 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课程门数 教师质量 容纳人数 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 0.256 0.268 0.250 (2)然后分别对5个类别的选修课程对应的3个指标权值举行简朴的求和,得到5个类别的总的权值; 简朴求和得到如下结果: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传统文化与人文学科与医学与生命现代技术 人类进展 世界文明 艺术审美 科学 0.256 0.268 0.25 0.325 0.312 0.297 0.138 0.149 0.141 0.148 0.142 0.187 0.133 0.147 0.125 0.774 0.934 0.428 绘制频率直方图如下: 0.477 0.405 (3)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5个权值作进一步分析探讨,得出相应的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S的权值最大,Z值其次,T,H,M三个权值相差对比接近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对于社会科学与人类进展和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这两个类别的通识选修课程对比重视,而人文学科、传统文化和医学相对比而言,受重视的程度较低 留心分析每个类别下的概括课程,可以看出: 开设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的学院有:理学院、人文学院、生食学院、信工学院、建工学院、材料学院、机电学院和环化学院8个学院; 开设社会科学与人类进展课程的学院有:人文、法学院、公管、马列学院、经管、材料学院、信工、建工学院、环化学院、教导学院、理学院及其他(图书馆等); 开设传统文化与人类进展课程的学院有:人文、外语学院、法学院、经管、公管学院、理学院、生食学院、建工、信工; 开设人文学科和艺术审美的课程的学院有:人文、外语学院、艺术学院、经管、建工和理学院; 开设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学院有:生食学院和医学院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开设的学院较多,设置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志学生天性化的需求,普及科学的学识,以社会进展需求为中心来培养创办性人才; 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导,以及培养大学生读写、交流、鉴赏等方面的才能; 人文科学类课程主要是人文和科学教导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医学类的课程就是普及学生一些医学上的常识,学习最为根本的医学学识、食品安好健康的学识,拓宽学生的学识面,养成健康的习惯。
总而言之,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南昌大学对于传统文化、人文科学和医学3大类别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南昌大学提防的是课程设置理应旨在得志学生天性化的需求,以社会进展需求为中心来培养创办性人才而在通识选修课程设置中疏忽了对于学生自我修养的提高,缺乏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问题二的分析与解答 通过对附件二供给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通识选修课程教导和专业教导相比存在的缺乏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多数的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测验的形式举行的,几乎没有以同专业课程一样实行对学生实行考试的形式考核弊端在于,这种考核的方式会误导学生忽略通识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随意、马虎、不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样就不能达成真正实行选修课程的教导目的; (2)教学形式都是老师课堂传授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缺少真正亲身试验的机遇,师生之间交流与探讨的机遇几乎没有; (3)通识选修课程的学分占总课程数的学分比重偏低,缺乏均衡性根本上占到总课程学分的6%左右,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理应提防设置通识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合理性; (4)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考虑,虽然说是自由选择通识选修课,但是由于多个年级一起选课,造成有好多的学生选不到课,或者只能在规定的类别里面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学生自由选择度低,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对于所选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5)选修课程被安置学习的学期安置不合理,大一下学期才开头选选修课程,最开头只能选修一门,然后是每个学期最多只能选2门,造成好多前期没有选到 课程的学生在大三、大四对比忙的时候还要顾及选修课程,而根本没有什么负担的大一、大二的时候却限制选修通识选修课程的数量,这是分外不合理的。
由此我们依据南昌大学的办学理念给出的方案具有如下: 首先提高学生以及授课老师对通识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而不是开设通识选修课的学习就只是走走形式那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授课老师需要改正教学的方法,提防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变更传统的学识灌输的模式,为学生供给交流和深一步研究的机遇; 2)通识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尽量以考试的形式举行,测验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辅佐手段,比方说期中考试以测验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处境举行考核; 3)均衡通识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才能的同时也需要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宽学生的学识面,从而达成为社会供给优秀的创办性人才的目的 其次合理安置同时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课程的设置理应符合学生的要求,概括学习的学期理应依据学生的每个学期的课程而定; 2)选修课的选择理应具有较高的选择自由度,各个年级选课的时间理应尽量错开,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遇,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3)对于选修的课程不理应规定务必在5个类别中选择5门课程,学生选择理应是自由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举行通识课程的选择。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