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顶降落的死神-----野蜂自行榴弹炮.doc
2页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一部很有名的恐怖片叫《死神来了》,在那部片子里,所有的人都不能控制死神对人类的操作,让人甚是畏惧其实,真正的不是死亡让大家恐惧,而是那种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觉让人很害怕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碰到和自己悬殊特别大的敌手的时候,也会出现恐惧心理,就像在《坦克世界》中 5 级火炮野蜂以其高速、高效、高杀伤的特色被广大的玩家认可,而历史上的野蜂更是德军主要支援武器之一据史料不完全记载,德军当年在东线面对苏军传统的大炮兵中,发觉在战争中大口径火炮的运用很影响战局而作为进攻方德军缺乏跟得上装甲部队前进速度、能提供及时火力支援的大口径移动炮兵的支持因此,德军就想在三号坦克底盘上改造发展出一种榴弹炮载运车1942 年,率先在三号坦克底盘上安装带有炮口制退器的 105 毫米榴弹炮1942 年 7 月,军方又要求采用威力更大的不带炮口制退器的 150mm sFH 18 L/30 型榴弹炮配合埃克特公司发展出的新底盘 Geschutzwagen III/IV,它结合了三号和四号坦克的部件但又有种说法是说刚开始时,“野蜂 Hummel”是作为一种过渡期的方案,准备用到新的自行火炮专用车体/平台开发出来为止。
为了提供足够大的战斗室,就使用了加长的四号坦克底盘,发动机移到车体中部虽然保留了原有的悬挂系统但是调整了原有的悬挂组件的间距行动装置基本和四号坦克一样,只是采用了 3 号坦克的主动轮战斗时四周都有装甲保护,顶部开放在 1944 年生产的野蜂车体的左前部又多了个小驾驶室由于 150 毫米火炮装在发动机的顶上,所以火炮有很大的俯仰角这种改造的底盘还用于“犀牛 Nashorn”自行反坦克炮但“野蜂 Hummel”自行榴弹炮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只能携带 18 发 150 毫米炮弹,这也成了野蜂最大的限制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1943 年德军制造了大约 157 辆“野蜂 Hummel”弹药载运车战斗室中设置了特殊的弹架,原来顶部的开口被一块装甲板遮住,将火炮拆卸,战斗室用于运载物资很重要的一点是“野蜂 Hummel”弹药载运车在必要时仍可以搭载榴弹炮,而且这种改动在野战工厂就能完成1944 年早期,为给驾驶员和机电员更大的空间,重新设计了车体前部结构野蜂 Hummel”自行榴弹炮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机枪,通常一挺 MG34 或 MG42 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
野蜂自行榴弹炮主要装备装甲师和装甲炮兵营的重型火炮群野蜂火炮在 1943 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接受了考验,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产品它们装备了各级装甲炮兵单位,在前线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事实证明了这个“过渡期的方案”是一种对德军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武器正所谓,大起大落的事情总是众说风云,各抒己见的,有人无敌喜欢野蜂,但也有人因为它没有机枪,设计部精妙而对野蜂不屑一顾,不过无论怎样,野蜂都已进入了陈列馆,让世人瞻仰它的丰功伟绩了,当年的野蜂曾风靡一时,但终将会成为历史,我翻遍史书和资料都没有可以确切给野蜂下定论的说法,现在可能只有在我前段时间玩的一款以二战历史为题材的对抗游戏《坦克世界》里找到感觉吧,在那款游戏中,有种各样的坦克和陆战雄狮,还有很多国家的战队,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当年的场景,在那里,野蜂以 510-850HP 的伤害能力超越了同是 5 级车苏联的 SU-8 和美国的 M41,作为这个从天而降的死神的对手,尽早的打掉他的眼睛或者直接揪出他都是早先必须做的事不信,你就可以去试试,相信我此言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