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5页《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重点)3.从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角度入手,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4.探究本文主题,激发爱善憎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一、自主预习(一)走近作者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 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写作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环境为背景来撰写的二)字词积累1.加拼音 jié jū Zhàn shù lì lán lǚ chuò拮 据 栈 桥 别 墅 牡 蛎 褴 褛 阔 绰2.写大意【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褴褛】(衣服)破烂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三)文体知识1.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 情节 )、( 环境 )2.小说的故事情节由(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等构成3.人物描写包括(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根据菲利普一家人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梳理故事情节1. 浏览全文,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评价 明确: 全家唯一的希望 5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5/6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8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 12这个小子,这个贼 31/38这个讨饭的,这个流氓 462.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体会情节的巧妙 明确: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3.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是在围绕什么发生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围绕“钱”发生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是嫌贫爱富,人情淡漠的人。
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便是菲利普夫妇,在“遇于勒”中,他们的性格十分鲜活一)菲利普夫妇1.示例: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教师范读思考: 通过 语言、动作,神态 的描写手法, 表现了菲利普先生 惊恐不安 的心理, 体现了他 金钱至上、亲情淡漠、虚伪 的性格特点让我们化身为菲利普先生读出他的 惊恐不安 生读、师范读)2.小组活动:遇于勒这一情节(20至47节)中还有很多类似精彩的描写,选一处你特别有感触的地方,揣摩菲利普夫妇的心理,品析他们的性格要求:确定段落,范读思考并回答:通过 的描写手法, 表现了菲利普夫妇 的心理, 体现了菲利普夫妇 的性格特点是否所有人都一样冷酷无情? (二)若瑟夫画出写若瑟夫的句子,从描写角度赏析这一人物形象。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思考: 通过 心理、动作 的描写手法, 表现了若瑟夫 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苦闷 的心理, 体现了他 单纯、善良、慷慨 的性格特点三)人物形象之对比1.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1.更加突出了双方的性格2.以若瑟夫的善良、单纯、慷慨,反衬出菲利普夫妇的虚伪、世故、刻薄3.深化主题四、主题探究1. 菲利普夫妇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群体,作者对这些金钱至上、亲情淡漠的人持什么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中金钱至上、亲情淡漠的行为2.作者对若瑟夫又持什么态度?赞美了若瑟夫的单纯与善良,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期望 3.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有可以被原谅的地方吗?思考:菲利普一家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如果他们相认,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明确:揭示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五、作业布置 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神态、动作、语言……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请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广大读者写作提示:①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